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封若率兵去救關羽,能救出來嗎?

很多讀者認為:關羽之所以會失荊州敗走麥城並身首異處,跟劉封不發兵相救有莫大關係。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先看下史書記載: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三國志》

這裡面有兩個關鍵點:

1.關羽是命劉封孟達前來相助,而不是相救;

當時關羽水淹七軍,於禁的三萬援軍全部打水漂了,曹仁也被圍困遭到重創。

但是關羽也遇到麻煩了:兵力不足,

他的三萬野戰軍,既要圍攻曹仁,又得堵截曹操的下一波援兵。

經過擊敗曹仁、消滅於禁等一系列戰鬥,關羽部下也多有疲憊,並且隨著戰線的拉長,補給也出現了問題。

上庸距樊城不過200裡,如果劉封第一時間率兵前來馳援,快被炮塌的樊城豈能攻之不下?

戰機轉瞬即逝,本來可以速戰速決的戰鬥變成了持久戰,關羽抽調了江陵的防備軍,讓呂蒙背後得手,而前方徐晃援軍又已抵達,關羽只能跑路了。

2.劉封竟然敢不遵從關羽的命令

很多人認為關羽無權利調動劉封,劉封也沒有收到劉備集團中央的命令,所以劉封有理由不出兵。

其實不然,根據《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關羽假節鉞!這個假節鉞不是劉備給關羽裝樣子的!假節鉞不僅有斬殺節將的權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權利就是代替君主出征。

劉備給關羽這個權利是有道理的,畢竟三國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

荊州又與成都千里之遙,且交通不便,如果打個仗還要來回請示、稟報,黃花菜都涼了。這一點可以參考下司馬懿擒孟達。

劉備向來要麽不分兵,要分兵就跟關羽分兵,關羽具有獨當一面的能力,所以劉備信任他,給他這樣的權利,相機行事。

所以關羽作為荊州軍區的統帥,是有權利指揮劉封的,如果沒有,他何必三番五次的“連呼”劉封發兵。若沒有這個權利,劉備又為何要恨之。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哪能左一個借口,右一個難處的不執行。

支援了,盡力了,成沒成功至少表現了你的忠心,結合當時的形勢尚可寬宥;而抗命不遵、見死不救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劉封於情於理都應該去援助關羽,就算丟了上庸三城也在所不惜。

第二:按照理想狀態,是可以協助關羽攻下樊城的。

上面說的是理想狀態,實際上戰場形勢是非常複雜的,有很多我們容易忽視的細節。

接下來我們結合地圖以及當時的形勢來看看:關羽兵敗的時候,劉封若出兵相救,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先理清下時間順序: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5月,劉備攻取漢中;

6月,劉封、孟達到上庸;

9月,關羽圍襄樊,攻曹仁受阻;

10月,呂蒙偷襲荊州;

隨後關羽節節敗退,急忙從樊城撤兵西還,駐扎在麥城。

呂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逐漸離散。關羽孤立無援,堅守麥城。具體堅守了多久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從關羽兵敗到敗走麥城,還是有一個較長時間的過程。完全具備營救的時間條件。

從上圖看,劉封派一支輕型機車一天即可抵達麥城,而呂蒙的主力當時尚在江陵方向,徐晃的主力在襄陽方向,上庸方向並沒有大軍堵截。

憑關羽的實力帶一千騎兵逃到上庸完全是可行的。廖化能跑到上庸去求援,也說明這條路是通的。

當然了,有人又說了:後來孫權和曹操在南北水陸都布下了天羅地網,切斷了後路,關羽怕是很難突圍。

這點也確實是要考慮的實際情況。

不過百密必有一疏,自古以來在戰場上突出重圍的案例也不少。

另外從政治角度來說,孫權和曹操都不希望關羽死與自己的部隊。

實在不行,劉封可以全軍出動,從兵力上講,完全能應付追兵。

關羽若逃回成都,當然不會自殺,要自殺在麥城就自殺了,也不會在跑路時讓人擒住。

最大的一個可能,關羽會再次請兵,甚至會同諸葛直接殺回荊州,以關羽在荊州統治十年的聲望,更兼吳國立足未穩,奪回荊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別的不說,江陵城中淨是關羽舊部,這對吳國就是一個大炸彈。

只可惜,歷史不容假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