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出來的病?吃貨要當心了

食源性疾病,字面意思:吃出來的毛病o(╯╰)o

聽見這句話,吃貨們瑟瑟發抖。該面對的總該面對,今天就和廣大吃貨們聊聊這個事,還不趕緊仔細看看,記得收藏,吃得安全,才不鬧心!

食源性疾病,是有正經概念的。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凡是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病原體,使人體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統稱為食源性疾病。」其中的中毒性疾病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物中毒。我國將食物中毒的概念定義為「攝入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後出現的非傳染性的急性、亞急性疾病」。

食品汙染而引起的疾病直接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是世界上廣泛的衛生問題。下面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1996年日本發生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涉及上萬人的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食物中毒暴發流行,引起全世界的震驚。1999年我國蘇皖地區發生大規模感染性腹瀉,估計有2萬人被感染,195例病例患溶血性尿毒綜合症,死亡人數高達177人。

2011年5月,德國爆發了一場由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引起的疫情,隨後波及法國、瑞典、美國、加拿大等16個國家,有3941人發病,909人患溶血性尿毒綜合症,死亡人數為52人。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世界每年大約有數億人因食物汙染而患病,食源性疾病發生率為5%-10%,以食源性因素為主引起的5歲以下兒童腹瀉的發病率高達每年15億例,死亡約300萬人。

摸著良心說,有時候也不全是吃貨的罪過,這病防不勝防。由於食品生產及流通的全球化、貿易化,新的食品加工技術的應用,東西方飲食習慣的交融,以及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的改變,還有各種新的病原體的流行和發現,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斷推陳出新,給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

國家為了吃貨們,也是操碎了心!各省市有關機構每年都會按照汙染物的汙染特性和分布情況進行對各類食品的監測,以及對各大醫院中就診的食源性疾病病例進行統計分析,從而達到對食品汙染的監控,判斷可能存在的流行趨勢,並及時做出乾預措施,減少和避免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根據權威統計,從2009年至今,食品中致病菌的汙染主要來自於副溶血性弧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而沙門氏菌的汙染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致病性很強的大腸桿菌O157:H7的汙染雖然歷年都有檢出,但是微乎其微,少有發現。

據統計,江蘇省每年大約有825萬人罹患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多發生在集體食堂和餐飲服務部門。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節。其中因誤食被副溶血性弧菌汙染的食物而導致的食物中毒高達40%,其次在病例中檢出較高的致病菌為變形桿菌,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防不勝防的情況,小編不是上帝,一樣沒辦法。下面簡單舉一些常見的食物中毒情況,供吃貨們參考。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主要汙染肉類食品,如病死的牲畜肉,冷葷熟肉等,也可由魚、禽、奶、蛋類食品引起。夏秋季多發,吃了沒有煮熟煮透的牲畜肉或在宰後有其他環節被汙染的牲畜肉是引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劃重點!燒烤、鐵板啥的,記得要熟了才能吃!

食入汙染食品後,常在一天內發病,兒童和青壯年較多,初期為噁心、頭暈、頭痛、腹痛、出冷汗、無力,隨後發展為嘔吐、腹瀉、腹脹、發熱,嚴重者可出現痙攣、脫水、休克等癥狀,年老、兒童及病情嚴重者熱不及時搶救可發生死亡。腹瀉以黃色或黃綠色水樣便為主,病程3-4天。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強,中毒食品主要為乳及乳製品、蛋及蛋製品、熟肉製品,其次為含有乳製品的冷凍食品,個別也有含澱粉類食品。

劃重點!要吃新鮮的,過夜的、時間長的不能吃!

葡萄球菌中毒起病急,一般在2-4小時內發病,特點為嚴重的嘔吐,甚至可見膽汁及血性胃液,並伴有頭痛、噁心、腹痛、腹瀉等表現。病程較短,一般1-3天可痊癒,死亡率較低。

志賀氏菌食物中毒

志賀氏菌即痢疾桿菌,志賀氏菌耐寒,在冰塊中可生存3個月,在牛奶、水果和蔬菜中可生存1-2周,被汙染的衣物用具等可帶菌數月之久。中毒食品以冷盤和涼拌菜為主,熟食品在較高溫度下存放較長時間是中毒的主要原因。

劃重點!好吃的要注意保存好!

該食物中毒一般在6-24小時內發病,突然出現劇烈的腹痛,腹痛多在下腹和臍周,嘔吐和頻繁的腹瀉,水樣便,混有血液和黏液,並伴裡急後重感,畏寒、發熱、高燒。嚴重者出現中毒性腦病癥狀(驚厥、昏迷,多見於兒童)或中毒性循環衰竭癥狀(手腳發冷,發紺,低血壓,脈搏微弱,多見於成人、老人)。治療首選藥物為喹諾酮類抗菌葯(諾氟沙星)。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為目前發病率較高的食物中毒,其致病菌來自於海洋,該菌對酸敏感,普通食醋中5分鐘可殺死。中毒食品主要是海產品,其次為鹹菜、熟肉類、禽類、蛋類,且多數為醃製品。

劃重點!海鮮和醋更配哦!

感染後10小時左右發病,起病急,主要癥狀為上腹部陣發性絞痛,繼而腹瀉,多數患者出現噁心、嘔吐,水樣便多見,重者為粘液便和黏血便。大部分病人在病後2-3天恢復正常,少數嚴重病人由於休克、昏迷而死亡。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怕酸不怕鹼,怕熱不怕冷,可在-20℃存活一年,但在58℃加熱10分鐘就可殺死,中毒食品主要是奶及奶製品、肉製品、水產品和水果蔬菜等。

劃重點!少貪涼,多加熱!

感染該菌後一般在8-24小時發病,初期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但嚴重者可表現為敗血症、腦膜炎和心內膜炎,孕婦可發生流產、死胎。如有神經癥狀者,特別是累及腦乾者預後較差,病死率可達20%-50%。

致瀉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

致瀉性大腸桿菌又被分為產毒型、侵襲型、聚集型、致病型、出血性。O157:H7型大腸桿菌便屬於出血型,O157:H7型大腸桿菌耐酸,感染力強,可抵抗胃液的侵蝕,2-3個細菌到達腸道便可致病。常見的中毒食物為各類熟肉製品、冷葷、牛肉及牛肉製品、生牛奶,其次為蛋及蛋製品、乳酪及蔬菜、水果、飲料等。

重點劃不過來了,好自為之吧!

感染後一般在8-44小時發病,因菌型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胃腸道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出血型腹瀉、發熱,並發引起溶血性尿毒綜合症和栓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同時引起腎臟、肝臟、腦部病變。

來源:江蘇疾控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