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溫回升,腸胃疾病多發,可能是因為這個小東西

隨著氣溫回升,食品衛生安全備受關注,特別是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汙染食物。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國內陸地區也以沙門氏菌為首位。小孩、老人、孕婦以及免疫系統受損人員感染沙門氏菌,癥狀會更為嚴重。

沙門氏菌是一大群寄居在人和動物腸道內的相似細菌的統稱,是一個菌屬。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大多數都是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感染可分為腸炎型、傷寒型、敗血症型和局部化膿性感染四類型。最常見的為腸炎型,其導致的急性腹瀉以黃色或黃綠色水樣便為主,有惡臭。

感染沙門氏菌後的6至72個小時內會出現相關癥狀,包括發燒、腹瀉、嘔吐、頭痛、胃痙攣、失去食慾等,癥狀會持續3至7天。

沙門氏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通常寄居在人或動物腸道內,可通過糞便汙染環境和動物製品。動物性食品,如豬肉、雞肉、內臟、雞蛋、生奶等,都是很可能攜帶沙門氏菌的食物。對於使用糞肥的蔬菜,沙門氏菌也可能從肥料傳遞到蔬菜進入食品供應鏈。飲用水汙染也是常見的傳播途徑。另外,攜帶沙門氏菌的人,也是重要的傳染源。

食物攜帶的沙門氏菌被吃進去以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再通過淋巴進入血中;隨後,機體開始反抗,腸道和血中的沙門氏菌被機體的免疫衛士破壞,從而釋放出大量內毒素,使人體出現中毒癥狀。嬰幼兒被感染,往往更嚴重,有可能發生敗血症,甚至死亡。

沙門氏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在乾燥的糞便、土壤中能存活數月。但是60℃條件下,20分鐘就能殺死它們。所以,高溫烹煮是剿滅它們的必殺技。歸納起來,生活中我們應該這樣做:

一、勤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接觸了禽畜、生肉、生蛋以後也要把手洗乾淨。

二、生肉、生蛋要煮熟。購買的生肉、生蛋、生奶等一定要加熱到足夠溫度。肉類切的塊兒不要太大,防止加熱不徹底。有些人喜歡吃不熟的雞蛋,甚至生雞蛋,這是很危險的。

三、生熟分開。廚房裡刀具、案板都應該至少準備兩套,切生肉的跟切熟食的一定要分開,防止交叉感染。

四、食材清潔。購買的蔬菜水果要洗凈,去除可能從土壤中汙染的細菌。

五、外出就餐需謹慎。外出就餐要選擇正規的、資質齊全的、衛生條件好的餐廳。烤串要烤熟烤透、避免冷盤,切不可貪圖口味吃沒有熟透的食物。

簡而言之,在食材選擇、烹飪、食用、儲存過程都需要保證食品的潔凈,不吃生肉或未經徹底煮熟的肉,不生吃雞蛋,不喝生奶。廚房的砧板要生熟分開。尤其是加工生鮮海產品和生肉類食品後,務必將砧板洗凈晾乾,以免汙染其它食物。

萬一不慎被沙門氏菌感染,應防止脫水,食用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