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電多品牌搶灘成常態,企業如何激活碎片化需求

不同於產品品類多元化,面對品牌數量的多個化,當前大量中國家電企業在多品牌運營上,還缺乏“一盤棋”的思考和規劃,更沒有“如何做好多品牌”的能力和體系。雖然一些企業已經邁出“多品牌運營”第一步,但如何經營好卻是難題。

池欒||撰稿

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太快。一個不注意,手機、家電市場就湧入了很多新的品牌,並進入不少新的領域。儘管大都是些新面孔,但他們背靠的大樹卻往往是用戶早已熟知的企業集團們。

當需求趨向飽和,市場競爭越發白熱化,在化妝品行業、食品行業、汽車行業中早已運作嫻熟的“多品牌”策略,被手機、家電業的頭部品牌看做求變的錦囊。方向雖然沒錯,但是,怎樣將“1+1”的效果做到大於2甚至更大,仍然是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無論是收購的洋品牌,還是自建的新品牌,或是租賃的老品牌,以及合資的大品牌,對於家電企業來說,當前只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的擴張問題,接下來馬上面臨著“從有到優”的經營問題。

品牌多元化,迎來行業爆發期

今年年初,小米旗下品牌紅米宣布將正式獨立運作;進入2月,vivo通過官方微博微信推出子品牌iQOO,這一新品牌的邊界即:突破消費者對vivo的固有品牌印象。算上此前華為將榮耀獨立為“華為潮牌”,OPPO運作子品牌Realme。至此,中國四大手機品牌“華米OV”全部完成多品牌運作。

而梳理家電行業轉型發展的戰略關鍵詞,在傳統的全球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之外,從去年開始,以並購、新建等方式強化的“多品牌運作”也是其中之一。除了互聯網品牌小米以生態鏈體系構建的華米、雲米、米家、紫米等品牌群,傳統家電企業的品牌多元化之路也漸漸明晰。

比如,海爾擁有海爾、統帥、GEA、卡薩帝、斐雪派克、AQUA,去年還收購意大利Candy,構建起家電品牌集群;美的集團也不甘其後,在傳統的品牌美的、小天鵝、比佛利、凡帝羅之外,去年發布高端子品牌COLMO,華凌以“新物種”亮相,將家用中央空調酷風系列升級為子品牌、還推動互聯網品牌布谷的布局;格力旗下則擁有晶弘、大松,凌達等品牌;

同樣海信收購Gorenje、東芝電視,整合構建日立、約克、海信、容聲、科龍等多品牌陣營;創維在CES 2019上對外發布高端品牌Metzclassic;TCL也將旗下系列產品升格為子品牌EXSS;包括老闆電器也擁有老闆、帝澤、名氣,安泊、金帝等品牌。

儘管在手機、家電行業,多元化的品牌運作才剛剛迎來爆發期。但在化妝品行業、汽車和食品等行業,早已是一種公開的規則。像寶潔旗下就擁有近40個品牌,6個洗發水品牌、8個香皂品牌、4個牙膏品牌,還有SK-II、Olay等不同定位的化妝品和彩妝品牌。同樣的,聯合利華、上汽通用、娃哈哈、統一集團,無不是這樣的品牌運作模式。

多品牌運作,是市場的靈丹妙藥?

不管是將產品系列升格為子品牌重新塑造,還是激活原有的老品牌,亦或者是通過並購引入洋品牌,中國手機和家電市場的品牌數量不斷增加,而且基本都集中在行業巨頭的發力。這也反應出,為應對外界環境和需求變化,巨頭們正在探索一輪新的市場變陣。

在消費者尋求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滿足的時代,任何一個品牌定然無法通吃市場,通過多品牌運作,精準定位、精準滿足特定消費群體的目標更容易達到。以剛剛發布子品牌iQOO的vivo來說,對子品牌的期望就是突破vivo一直以拍照手機、音樂手機主打年輕市場,隻聚焦線下和二三級市場的品牌印象,補足一線城市和線上渠道短板,從而增強競爭力。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求變的姿態沒錯。而且在“馬太效應”漸顯的手機和家電行業,領頭者們擁有的產業鏈整合、創新研發、用戶基礎、資本等都相對強勁、豐富的,盤活子品牌的能力強。但不得不說,在新品牌具體推向市場時,也並非一定可以“功成名就”。從產品設計到品牌定位,怎樣以完全不同的風格和調性完成區隔,並黏住用戶,仍需要企業巧發力、下苦力。

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差異化”:產品要差異化,品牌形象定位更要差異化。拿P&G旗下的洗發水來說,“沙宣”是品位的代表,“海飛絲”吸引潮流一族,“潘婷”更顯優雅,“飄柔”則展示新一代的自信。而在化妝品的品牌細分中,SK-II就是頂級品牌,瞄準的就是追求品質和美的高端用戶。對於試圖以新品牌搶位高端市場的企業來說,更是需要圍繞產品、服務、乃至文化等全維度進行創新。

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家電企業的多品牌運營,才剛剛起步。一方面,只是推出了不同的品牌,以及相應品牌定位下的產品風格和市場定位。但最終消費者的反應如何,還是一個未知數;另一方面,當前更多的家電企業推出多個品牌,解決的還只是數量和規模增長,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並沒有真正進入用戶細分下的品牌精耕細作。

任何時候,企業的任何變革都需要以市場需求為指導。手機和家電行業之所以一致將“多品牌運作”作為抓手,正是看到用戶細分和需求多元化的市場變化後的選擇。但接下來,如何保證新品牌不曇花一現,真正達到“多品牌協同”格局提升競爭力,突圍成功,才是對企業經營智慧的最大挑戰。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