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 艾灸是中醫三大療法之一。古人認為,艾灸可以透諸經而治百病。《扁鵲心書》就有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小小艾灸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

夏季艾灸好處多

中醫指出,夏季是最適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這也是夏天施灸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適應範圍十分廣泛。

宜艾灸這幾個穴位

科學地進行艾灸保健可以達到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陽氣,調和氣血的目的。而艾灸不同的穴位,效果也各有不同。

身體調理類

肺俞穴:調節呼吸系統

肺俞穴是肺氣轉輸、輸注之處。艾灸該穴對改善肺臟功能,消除肺臟功能失常等證候具有一定功效。如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症。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豐隆穴:健脾祛濕

此穴主治頭痛、眩暈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每日艾灸15分鐘可以有效健脾祛濕。另外,艾灸谷穴艾、足三裡、解溪穴等也都有祛濕的功效。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取穴方法: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

中脘穴: 調節腸胃

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和腸道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癥狀,例如腹瀉、腹痛、食欲不振、噁心、燒心、噯氣等。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取穴方法: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體質改善類

足三裡:改善機體免疫力

灸足三裡,得長壽的養生秘決,一直為古今醫學大家和養生大家所珍視。

中醫認為,人體足三裡是一個滋補強壯穴位。艾灸該穴位,可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增強抗病能力。

女性艾灸足三裡則面色紅潤,常保年輕;男人艾灸足三裡,則筋骨強壯,精力充沛。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取穴方法:可以以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關元穴:調節內分泌、治痛經

關元穴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常艾灸關元穴,可起到治痛經、補腎虛、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取穴方法:用仰臥的姿勢,四手指併攏,將併攏的手指橫放在肚臍下方,肚臍下正中線與手指交叉的地方就是關元穴。

恢復放鬆類

合谷穴:鎮靜止痛、治感冒

據經絡理論以及實踐證明,艾灸合谷穴,頭痛、發熱、口乾、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取穴方法: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當虎口與第一、二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即是。

膻中穴:活血通絡

膻中在人體軀乾的黃金分割點上,是臟腑之氣匯聚的地方。艾灸膻中穴,可以擴張血管,調整心臟功能,還可調節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咳嗽、呃逆等症。

艾灸的作用很多,但由於個人使用方法及艾灸的穴位不同,同時加上每個人體質的區別,在效果上也會存在差異。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取穴方法:仰臥平躺,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就是膻中穴,它位於胸前第四肋間隙與前正中線之交點。

艾灸注意事項與禁忌

艾灸期間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飯後不宜艾灸,建議2—3個小時後進行,注意保暖;

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艾灸過程中可多喝溫開水,便於排毒;

艾灸完,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故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宜用冷水洗手洗臉,隔幾小時後再洗澡。

艾灸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多休息。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艾灸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會發燒、牙痛、耳鳴、流鼻血、咽喉發乾發癢,有的女性則會出現月經過多或者過少的現象。其實這是正常的,如果這些現象反覆出現,可以減慢艾灸的頻率,隔日施灸,直到癥狀減輕後,改為保健灸。

皮膚潮紅

因為艾灸的熱力刺激毛細血管,使之擴張,從而促進血液加速流動。這時只要不受涼,不久即會自行消退。

艾灸出水泡

這也是艾灸中很正常的現象,是體內排毒的過程。而且艾灸出水泡也是有規律性的。水泡大都分布在人體虛弱處和下半身的某些穴位上,如破腹產的刀口處、關元穴、足三裡。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使用禁忌】

大醉大怒、大恐大驚、情緒不穩、過勞過飽時禁艾灸;

皮膚過敏者、孕婦、經期不宜艾灸;

嚴重心臟病、局部紅腫熱痛慎灸;

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艾灸時出現頭暈,噁心,驚慌出汗,顏面長白,是為暈灸,應該立即停止艾灸,或適當開窗通風。

如何挑選好的艾灸產品

艾灸產品有很多,到底怎麼選才對?其實艾條品質的好壞主要由生產艾條的原料和陳艾的時間決定。

1、三年以上陳艾

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陳艾可以從氣味和顏色來鑒別,陳艾一般呈淡黃色,而新艾一般呈青綠色,陳艾因其中的艾油大量揮發,含量低故氣味純凈溫和;新艾因艾葉含油量高,故聞起來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

燃燒時陳年艾絨熱力溫和,能穿透皮膚,直達深部,經久不消。明代醫家李時珍也指出「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著」所以施艾需用陳年艾,這也是歷代醫家所反覆強調的。

2、艾絨純度越高,品質越好

現在很多賣家標明艾絨等級為:6:1,10:1,15:1,還有更高的比例等,這個比例是什麼?這個比例其實就是艾葉提取的純度,6:1即6公斤艾葉提取1公斤艾絨。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那麼艾絨純度高有什麼好處呢?中醫古典書籍多有雜質多易傷肌膚,枝梗損經脈的講法。所以直接灸身體的艾條一定要選用高品質的。

3、看設計

針灸要避免直接燙傷,現在有一些艾條採取了新式設計,不僅可以阻燃,還有自動熄滅設計,可以很好的防燙,如:新型的阻燃鋁。

夏季艾灸不僅能祛濕,還可以調理身體,找對穴位,效果更加倍!

4、看證書

艾條作為輔助保健產品,一定要買合格的有品質保證的艾條,如檢驗報告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