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英帝國是怎麽瓦解的?真相讓人想不到,大侄子太苛刻無情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下來,德國、日本和意大利這三大軸心國當然是戰敗國,美、蘇、中、英、法這五大戰勝國籌建了一個聯合國,自己就封了自己成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這件事大家都知道。

但是“五常”也不都一樣。其中美國蘇聯當然是貨真價實的戰勝國,各自佔了半邊天,中國也就是個“慘勝國”,至於法國和英國二戰到底是勝利還是失敗還真不好說,如果從單純的得失來計算的話,這兩個國家雖然不是戰敗國,但卻是失敗國。真要說“二戰最大的失敗國”,那還非英國莫屬,二戰之後,這個曾經旗飄七大洋的日不落帝國解了體,到現在成了個三流國家。

“三流國家”說法的由來是這樣的:1997年是印度獨立50周年,英國女王和菲利普親王在這年10月訪問了巴基斯坦和印度。

女王在巴基斯坦訪問時,陪同的英國外相羅賓·庫克提出要幫助調解印巴喀什米爾衝突,但是印度首相因德爾·庫馬爾·古傑拉爾諷刺道:“一個三流國家有什麽資格來乾預大國間的事物呢?”

古傑拉爾首相的一句話真的傷害了英國人民的感情

這很傷英國人的自尊心,於是英國人要求印度道歉,印度再“哼”了一聲:“又不是1937年了,道什麽歉?”

於是英國人就只能去努力爭取忘記那件事了。

德意日三大軸心國在戰後處理中也就日本被迫吐出了台灣、朝鮮半島以及在一戰後從德國接收來的赤道以北太平洋上的大量島嶼,損失慘重,德國和意大利其實沒有什麽損失。

德國人該損失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都已經損失了,非洲的大量殖民地和太平洋上的大量島嶼都被日本、英國和法國瓜分了,二戰結束後除了被分裂為東西德之外,被波蘭等國拿走的領土並不多。而意大利幾乎可以說沒有受到什麽處罰,比如意屬索馬裡在1941年就已經被英國佔領,但在戰後依然交還了意大利,直到1960年才獨立。

但是大英帝國呢?

紅色部分是大英帝國曾經有過的版圖,在二戰之前,除了籃圈標出的北美13塊殖民地和佛羅裡達成了美國的一部分之外,其余都還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雖然有人在19世紀末英國在布爾戰爭失利之後就主張“大英帝國衰亡論”,但大英帝國數據上的巔峰時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之後,英國憑借接受來的德國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使大英帝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空前的3400萬平方公里,臣民人口達到了4億8千萬,佔當時全球人口的1/4。

然而這個史上最強大的帝國還沒有來得及從一戰的創傷中恢復過來立刻又被人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兩次世界大戰耗盡了大英帝國在數百年中積累的全部海外財產,還在大英帝國內外欠下了巨額債務。

英國在二戰中喪失的海外資產達11億英鎊,外債從開戰時的7.6億英鎊膨脹到了33億英鎊,要知道英國在1938年的國民總收入才只有46億英鎊。

英國進行二戰在大英帝國之內最主要是依靠印度殖民地所給出的物資、勞務以及兵役支援,但這一切都不能免費強征,帝國必須付出對價。1947年印度殖民地以印巴分治的方式獨立,第二年開始印度就聯合巴基斯坦要清算他們擁有的英鎊區債權。印度擁有9.6億英鎊對英國債權,巴基斯坦也有1.7億英鎊的債權,經過艱難談判,英國答應了以每年付給這兩個國家各5000萬英鎊的方式來解消債務。

英國人有錢向印巴支付債務嗎?沒有,只能向別處舉債。向已經欠下了巨額債務的美國人借。

英國欠美國的債務都是因為二戰,開戰初期,英國人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巴哈馬、牙買加、百慕大以及紐芬蘭等地的基地為代價換來了50艘美國的退伍驅逐艦,而且那些像浴盆似的老式驅逐艦到1940年底就只有9艘還能動彈了。而且美國吸收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吃力不討好的教訓,堅持在武器交易中按照1939年中立法(Neutrality Act of 1939)一手交錢一手才交貨,1941年3月,美國的驅逐艦去南非開普敦拿走了大英帝國幾乎是最後的50噸黃金。

甚至有人說是在二戰初期從英國吸來的大量現金才使美國最終從大蕭條中脫身,不管這種說法是不是正確,這種說法的存在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英國在美國參戰之後依靠租借法案可以賒账了。但是美國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連英國的國際貿易也要受到美國管制,比如英國一直進口的阿根廷罐頭牛肉就被命令禁止進口,理由很簡單:現在是在戰爭,請忘掉帝國的奢侈。

戰後英國人派出了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率團對美進行經濟交涉,英國人當初計劃從美國得到6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起碼是無息貸款。美國人的回答是可以提供37.5億美元的年息2%的低息貸款,但同時大英帝國必須撤銷其將殖民地作為經濟圈而設定的“帝國優惠關稅”,對全世界(其實就是美國)實行門戶開放,取消1939年制定的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無法無天的兌換率”,使“英鎊早日能夠兌換”,就是說以後大英帝國不能再靠印英鎊騙東西了。消息傳來,倫敦的貴族和平民兩院先是一片怒號再是一片哀嚎。因為大英帝國別無選擇。

 1945年12月,《美英金融協定》成立。英國從美國獲得37.5億美元的貸款,另外從加拿大得到11.9億美元的貸款,英國就靠了這筆錢活了下來。

如果英國人不肯放棄1:4.03的匯率的話,從美加借來的錢連還印巴的債務都不夠。

可憐的英國人一直過了六十多年,到2006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12月29日才算完全還清因第二次大戰而欠美國人的債務。那一天英國財政副大臣愛德華·波爾代表聯合王國(大英帝國已經沒有了)政府寄給美國財政部一封正式的對美國戰時給予支援的感謝信,附上了最後一張8330萬美元的支票。但這筆錢不是租借法案債務,只是戰後從美國那兒借來的救命錢。美國挺大方,免除了英國人6.5億美元(相當於2017年的90億美元)的租借法案債權。

英鎊區一旦解體,英國就無法維持帝國的向心力了,再也無法對抗戰後由美國主導的非殖民化浪潮,帝國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潰。

所謂“百足大蟲死而不僵”,史上空前規模的大英帝國的崩潰也是一個漫長到幾乎使人沒有耐心去觀察的長期過程。大英帝國真正的崩潰始於1947年的印度獨立而終於1997年的香港回歸中國,花費了整整50年的時間。

1992年克林頓戰勝了老布什當選美國總統,那年和老布什競爭共和黨提名的是帕特·布坎南。這個布坎南是美國最著名的舊保守主義政治評論家、作家、政治家和媒體人,他是尼克松、福特和裡根這連續三位共和黨總統的高級顧問。1992年和1996年因為美國的舊保守政治後繼無人,他曾經兩次親自出馬競選總統,當然都失敗了。

帕特·布坎南

布坎南的政治生涯 不是我們所關心的,就想提一下他在2008年出版的一本書,《丘吉爾,希特勒和不必要的戰爭》。那本書的副題是“不列顛是如何失去了帝國,西方又是如何失去了世界(How Britain Lost Its Empire and the West Lost the World)”。 

不列顛失去了帝國,西方失去了世界

這本書在美國是暢銷書,對近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有相當大的影響,其實川普提出來的“使美國再次強大”的口號就是布坎南對溫斯頓·丘吉爾式傻蛋式帝國主義以及傻蛋式愛國主義的反思。

丘吉爾,親手埋葬他最愛的大英帝國的帝國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和他那句有名的雞湯

 現在不少美國人保守主義者對丘吉爾的評價非常低,他們認為正是丘吉爾那最堅定的帝國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的特性使他成為了造成大英帝國崩潰的元凶。

也有美國人把小布什比作美國的“丘吉爾”,正是小布什主導的阿富汗和伊拉克這兩場戰爭把美國從冷戰後的巔峰拉向了衰落。

不管是不是同意這個觀點,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承認,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英帝國不會那麽快地崩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