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末民初畫家吳昌碩的花草畫:清香淡雅,濃淡相間

吳昌碩(1844.8.1-1927.11.29),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原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缶廬、苦鐵、大聾、老缶、老蒼、缶道人、石尊者等。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吳昌碩幼時隨父讀書,後就學於鄰村私塾,10余歲時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點,初入門徑。1865年中秀才,1869年赴杭州就學於詁經精舍,從名儒俞樾習小學及辭章,編成《樸巢印存》。1872年赴上海,識高邕之。1880年寓吳雲(平齋)兩礨軒,識吳秋農、金心蘭、顧茶村、胡三橋、方子昕等,與楊峴(見山)訂交。1882年居蘇州,與虞山沈石友訂交。1883年在滬識任伯年。1899年11月任安東縣令,一月即辭。1904年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王一亭結為至交,因王一亭的推介,使其名聲大振。1914年任上海書畫協會會長,1915年被推選為上海“題襟館書畫會”名譽會長。1927年逝於滬寓。

吳昌碩中年後始作畫,繪畫題材以花卉為主,亦偶作山水。前期得到任頤指點,後又參用趙之謙畫法,並博采徐渭、八大山人、石濤和揚州八怪諸家之長,兼用篆、隸、狂草筆意入畫,色酣墨飽,雄健古拙,亦創新貌。設色大膽,別開生面,用色混而不髒,豔而不俗,自有一種古樸的美。作品重整體,尚氣勢,主張“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富有金石氣。講求用筆、施墨、敷彩、題款、鈐印等的疏密輕重,配合得宜。

吳昌碩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氣勢雄強,布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字格局,或作對角斜勢。用色上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濃豔。因以“草篆書”入畫,狀物不求寫實,形成了影響近現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漓的“大寫意” 筆墨形式。

他酷愛梅花,以寫大篆和草書筆法為之,墨梅、紅梅兼有,畫紅梅水分及色彩調和恰到好處,紅紫相間,筆墨酣暢。又喜作蘭花,喜以或濃或淡的墨色和用篆書筆法畫成,剛勁有力。畫竹竿以淡墨輕抹,葉以濃墨點出,疏密相間,富有變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為“雙清”或“三友”。菊花也是他經常入畫的題材,伴以岩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與菊花情狀相映成趣。菊花多作黃色,亦或作墨菊和紅菊。墨菊以焦墨畫出,菊葉以大筆潑灑,濃淡相間。

轉自:工筆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