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歷經114年,西泠印社7任社長的印事風雲

2011年12月14日,一代鴻儒饒宗頤先生被推選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結束了西泠印社長達近七年社長空缺的時代,而今,饒宗頤擔任社長也恰好近7年時間。

西泠印社,自1904年創建至今,在它114年的歷史中,僅有過七任社長,但每一位社長任位,都會給西泠印社帶來新的飛躍。

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西泠印社被確認為中國篆刻的綜合保護、傳承、交流和研究中心;2009年,西泠印社又積極努力,作為主要申報部門和傳承代表組織的“篆刻”,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如今,西泠印社被譽為“天下第一社”,名家薈萃,人才輩出。首任社長是近代中國藝術大師吳昌碩,歷任社長為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個個都是學界精英,天下奇才,今日,我們就來看看114年來,這7位社長於西冷印社的印事風雲。

第一任社長吳昌碩:近代末年最後一位藝術大師

自古文豪多狂士,大師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自身登峰造極,然則獨善其身,門人弟子惟仰望而已;一種是自身無比強大,然能口出金言,一語中的,引人深思。吳昌碩便是這樣一位大師,他一生治印無數,並把書畫篆刻融為一體,自樹一幟,開“樸野”之風。

齊白石五十七歲接受陳師曾指點,決定“衰年變法”,學習吳昌碩的風格,曾賦詩: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

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願意轉世為狗,投胎到吳昌碩家裡,真算是佩服的無以複加了。

然,吳昌碩回曰:“北方有人學我皮毛,竟成大名。”

此後,齊白石在繪畫上更是精深專研,並在刻章上與吳昌碩隔空往來甚密。

吳昌碩自身在藝術上已是登峰造極,又善於啟發引導,使晚輩後生不斷攀登,乃至超越,這便是近代最後一位大師。

吳昌碩絕世印章

且飲墨沈一升 3.5×3.5cm 日本藏

園丁墨戲 2.4×2.4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聽松 3.4×3.5cm 日本藏

第二任社長馬衡:故宮的守護神

1927年缶翁謝世後,西冷印社掌門人一度虛席以待。時隔20年後,才推選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為社長。

馬衡一生銳志於金石學、考古學研究,在石鼓文、度量衡、漢魏石經等方面多有建樹,1924年11月,入故宮參加“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清宮文物工作。

馬衡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侵佔我國東北後,國民政府計劃將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運。此消息一發出,就遭到各大文士的反對,其中不乏魯迅,胡適等人。

他們認為,遷運文物猶如棄國土於不顧,勢將造成民心浮動,社會不安。然馬衡始終認為:國土淪喪猶可力圖恢復,任何文物之損失,終將萬劫不複,有必要把故宮重要文物轉移到南方安全地帶。

此後,他開始盤點故宮各大文物,分5批次踏上了驚天地泣鬼神、歷時16年的萬裡大遷移,使國寶免受於戰火之亂,史稱這次國寶大遷徙為“南遷”。

馬衡印

馬衡篆刻 I 大龍

馬衡篆刻 I 願生安養

馬衡.首山靈都石印章

馬衡.印章

第三任社長張宗祥:低調三絕大家

張宗祥,西冷印社第三任社長,書壇泰鬥、文史巨擘。圈內人士都知道他有“三絕”:一是他為中國現代書法的開創者之一;二是他鑒賞字畫只需一眼,即辨真偽;三是1902年在嘉興府中學堂教地理時,自己親手繪製地圖,這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相比於其他幾位社長,大家對張宗祥可能了解得少些。但西泠印社的命運卻與他緊密相 連。在1956年5月26日浙江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張宗祥為西泠印社鐵肩請命,才使沉寂一時的西泠印社再度受到關注。

他逝世後,把家中書畫,印章盡數捐贈給西冷印社,西泠印社社長趙樸初曾為他題詞:“讀書觀其大意,為善不求人知,立德立言不朽,豈惟文藝堪師。”

張宗祥印

張宗祥印章

第四任社長沙孟海:“新時期”文藝複興者

沙孟海出生於名醫書香之家,幼承庭訓,早習於篆刻。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擔任家庭教師期間,有幸接觸康有為、吳昌碩等大師,受幾位大師指點後的孟沙海更加精進於篆刻和書法事上,之後,通古融今,形成自己獨特書風。

80年代後,隨著“新時期”文藝事業的復甦,終於迎來沙孟海先生書法藝術蓬勃向上的春天。他精神勃發,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書法藝術創作之中。他說:“我雖80之年,還是壯心未已,正想與中年人一道來繼續上進,昌碩先生講‘謂我何求顙有眥,八十翁猶求不已。”

陳振濂先生在《沙孟海書法篆刻論》文中分析沙先生80年代書風特徵時說:“有意為之強調氣勢和刻意求全的強調技巧,逐漸地為爐火純青地信手拈來所代替。一切猶豫、彷徨和偶有小獲的喜悅,被一種更為大氣的風度所淹沒。”

沙孟海印

沙孟海 鑿山骨白文

沙孟海 悲回風朱文印

第五任社長趙樸初:生命的奉獻者

說到趙樸初,很少有人提起他跟西泠印社的關係,因為,他的頭銜太多,他是中國社會活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此外還擔任著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顧問,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在各人興趣上,他是詩人、書法家、佛教居士。總得來說,趙樸初先生,是一位生命的奉獻者,他受佛教思想的啟發,把一生的時間,都奉獻在了事業上。

在他擔任宗教領袖的時候,曾告誡佛教弟子,佛教的利益必須與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我們的生命好比一滴水,只要我們肯把它放到人民的大海中去,這一滴水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他曾和毛主席談論經書理論,毛主席說:“佛經裡有些語言很奇怪,佛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佛說趙樸初,即非趙樸初,是名趙樸初。先肯定,再否定,再來一個否定的否定,是不是?”

他笑著說:“不是。是同時肯定又同時否定。”

平常,趙樸初喜歡研究佛法般若,他發現其中有很多辯證的哲理和辯證方法,如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就與禪有一致性,因為一旦真理可以用語言來表達,就不是原本的、永恆的真理了;趙樸初甚至認為黑格爾的辯證法與佛教存在某種關係。

後來,在提到趙樸初時,毛澤東曾很感慨地說:“這個和尚懂得辯證法。”

他把這種禪理運用到書畫,工作中,他的一生,也在這樣的這樣的信念中奉獻。

趙樸初印章

趙樸初.白文

趙樸初.雙印

趙樸初.香港義之堂收藏印

第六任社長啟功:最具皇家氣度的文史

啟功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913年,父親去世,隨祖父生活。為祈福,祖父曾讓他拜雍和宮的一位老喇嘛為師,做記名的小喇嘛,取名“察格多爾劄布”。當時正是辛亥之後,清帝遜位,其曾祖絕意政治,不願居京城,以示不再過問國事。

啟可以說是一位集書法、文物、史學等為一體的文史家,但他說,所有的光環和名譽對他來說都是副業。

啟功

啟功在成為大名鼎鼎的書法家後,老百姓也好,名人也好,每天都有人慕名來求字的,啟功不論尊卑,凡上門求字者,都會在當下寫一幅贈與他們。

所以當時有人評價啟功:先生作書,不擇硯墨,宣紙下墊幾張舊報紙,口佔詩句,握管直書,珠璣滿紙,章法天成。

盛名之下的啟功很累,但啟老先生卻始終以這種寬容大度、豁達幽默的態度處事。

啟功印章

啟功印.近代

啟功印.近現代

啟功.書畫印

啟功.書法印

第七任社長饒宗頤:學界的“一代通儒”

饒宗頤是我國當代的文化明星,其對於歷史、考古、文學、經學、教育、書畫等不同領域均有涉獵,又是傑出的翻譯家。

香港大學副校長曾引用余秋雨的話說:“香港如果出了一個饒宗頤,就不會是文化沙漠了。”有人以為饒先生可以與季羨林齊名,並稱之為“南饒北季”。

有人說:饒宗頤“有三顆心,第一顆叫好奇心,第二顆叫孩童心,第三顆叫自在心,一顆比一顆高”。

持著這三心,饒宗頤在智慧的求索中執著,而不為執著所累。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饒宗頤印章

饒宗頤印1

饒宗頤印2

饒宗頤印3

饒宗頤書畫印

從金石書畫名家到文化名人,再到學術泰鬥、藝術大師等,7任社長為西冷印社114年撐起一個時代軌跡。

而對於歷任社長的評價,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曾有這樣的說法:倘以印社的主業“篆刻”(印學)論,則歷任社長中以吳昌碩成就為最,沙孟海繼其後,馬衡、張宗祥隨之;但若論印社希望將篆刻與印學引向大文化層面,則馬衡、張宗祥、趙樸初、啟功先生的作用並非常人可以取代。

因為他們的存在,西泠印社才成為了作為唯一具有孤高氣質的組織,承當起一項存亡繼絕的事業:重汎合金石學,提倡詩、書、畫、印綜合,更成為中國非遺技藝中的一座“孤山”。

編輯整理 | 爺叫虎毛

圖片來源於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