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暑至,暑濕交加,宜防暑、祛濕,清火養心!

播放GIF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2019年7月23日農曆六月廿一 大暑

此時太陽位於黃經120°,正值三伏之「中伏」前後,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

一般地,農曆6月初,小暑先一步到來,大暑緊隨其後,之後氣象便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而且此時濕氣也是一年中最重的時節。

h?7

二候土潤溽暑;

三候大雨時行。

苦夏時節,三伏天裡,高溫多雨,暑熱與濕氣交加,難免使人心浮氣躁。因此,大暑節氣養生應注重防暑祛濕,清火養心

防 暑

防暑是大暑節氣中養生保健的重要方面。

大暑節氣氣象炎熱,暑氣逼人,心氣易於虧耗,是中暑的高危期。此時尤其要注意防暑,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

如果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癥狀時,多為中暑先兆。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患者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老人及體質虛弱者,應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門,出汗後及時更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

同時,室內要注意通風,空調房內與室外溫差不要超過10℃,避免出汗後直對風扇或空調吹風,以免感冒。

此外,氣象炎熱,人也比較容易疲倦,所以,這時候要注意睡好午覺,適當的睡午覺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祛 濕

古人雲:暑不離濕。大暑時節,往往雨水也多,濕和熱夾雜一起,使人感覺特別的悶熱,這時身體也很容易積累大量的濕氣,所以,大暑時節重在祛濕!

播放GIF

中醫講,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也就是說,只要和濕氣有關的問題,都和脾臟相關。

因為脾臟是運化水液的,而濕是水液凝聚而成的。也就是說,本來是有用的東西,但是脾沒有把它運送到需要的地方,最後變成了致病因素——濕氣。

人體內濕氣重,在上則頭重如裹;在中則胸脘脹滿、胃納不香;在經絡則周身困重,四肢、關節酸痛沉重。而脾的特性之一就是喜燥惡濕,故濕邪易傷脾胃。

因此,大暑祛濕,當先健脾以袪濕,可選擇艾灸脾俞穴。

脾有運化水谷的功能,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刺激脾俞穴,能起到健脾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進而治療脾失健運、胃氣失和所致的腹脹、納呆、嘔吐、泄瀉、黃疸等病症。

刺激脾俞穴,還可以提升脾臟的功能,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使脾運化水濕功能歸於正常,將身體內多餘的水分轉輸到肺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液和尿液,排出體外,令濕濁消散,諸症解除。

另外,也可艾灸或點揉:承山穴、三陰交、陰陵泉和足三裡,健脾胃,助運化;內濕過重的人,還可以用艾條灸肚臍處的神闕穴。

溫馨提示:節氣當天以及前後三天,適宜做大暑節氣灸。

清火養心清火

夏季本來就是一個火熱的季節,尤其暑天更是達到一年中最「火」的的時候,所以清火成為了重中之重的關鍵。而「清火」又有清內火和清外火之分。

  • 清外火

「外火」即是指自然界高熱的氣溫。它可使皮膚鬆弛、多汗,亦可導致體溫中樞的散熱障礙,使溫熱蓄積而發生中暑。

暑天要盡量避免烈日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時戴好遮陽帽,必要時在皮膚上塗一層防曬護膚品,注意室內通風降溫,以防「外火」內侵。

  • 清內火

「內火」即機體內陰陽平衡失調而出現的內熱症,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腎火。暑天重點是清「心」火

夏天暑熱,最易腎水不足,心火過亢,水火失濟,而出現心悸、心煩、失眠、頭痛、腰酸軟、大便秘結,舌尖痛,口腔炎等症。

因此,夏天必須注意補腎之水,以清過亢的「心火」,這樣才能水火相濟,陰陽平衡。

養心

按照中醫理論,季節和五行五臟是對應的,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所以「養心」是夏季養生關鍵點。

在暑天,氣溫過高容易使人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所以養心是防止情緒起伏,預防疾病發生的好辦法。

  • 睡覺寧心

「熱天睡好覺,勝吃西洋參」。睡眠好,心情好,有利於心神的寧靜。

所以應該在作息上符合當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而相對不足的睡眠則可以用午休做適當補償。

  • 大笑放心

笑是夏天養生的良藥。「笑一笑,十年少」,不無道理。

笑是精神愉悅的一種標誌,夏季氣候悶熱,易使血壓升高,心煩意亂,這時若能笑口常開,就能改善情緒,從而協調人體各臟器的功能。

  • 飲茶安心

清心茶:用金銀花、金蓮花、百合花這三種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熱解毒的作用,是夏季非常簡單且實用的養心茶。

  • 喝粥健心

喝粥養生是大暑時節比較好的選擇,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大暑養生宜忌

?宜:清熱補氣,冬病夏治。

大暑厭食,多為脾胃寒涼。俗話說「晨起三片薑,百病消災殃」。此時可吃些生薑,暖胃。

推薦:生薑紅棗粥。

  • 暖胃食物還有山藥、大米、小米、糯米、高粱、黃豆、香菇、桂圓等;

  • 綠豆是清熱佳品;

  • 馬鈴薯、蕃薯、香菇、山藥可起到益氣的作用;

  • 可吃應季水果蔬菜如苦瓜、絲瓜、黃花、生菜、蘆薈、西瓜、蘋果、桃子、香蕉等。

?忌:食欲不振,嚴防暑濕。

若因天熱而喝冷飲,雖能解一時之熱,但寒涼入體,卻要消耗大量陽氣去化這團寒濕邪氣。

若反覆消耗陽氣,則機體漸趨陽虛,進而陰濁凝滯,百病叢生。大暑節氣,天地之間炎熱之極。陽氣外散,內陽反而不足,因此千萬不要因熱而貪涼飲冷。

感覺累了,就不用了?

趕緊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