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成於河道敗於河道:桓溫北伐,東晉帝國的軍事極限暴露

公元354年,東晉權臣桓溫率軍北上,拉開了自永嘉之亂以來的最大規模北伐。這次軍事行動的目標,是遠在關中的長安。由於戰前的形式一片大好,東晉從表面上看就要光復西北要地。但隨著北伐部隊的不斷深入,大量不可抗因素開始發揮作用,最後迫使南朝方面選擇了撤軍。

路線之爭

桓溫的躥起 源自他對巴蜀的再征服

早在公元347年,東晉王朝首先對位於巴蜀地區的成漢王國用兵。利用對方內亂所造成的勢力衰微,成功控制了成都等地。經過2年的漫長拉鋸,逐漸將依然公開支持成漢的地方勢力也逐個拔除。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東南朝廷的戰略危局。

東晉王朝在衣冠南渡後,便以長江下遊的建康為都城。雖然依靠北府兵等流亡者部隊暫時穩住陣腳,卻無法突破地理因素給其帶來的諸多限制。例如,一旦江淮流域失守,則長江各處的渡口都可能成為北軍南下的突擊點。介時,數量有限的東晉守軍將因為顧此失彼而陷入極度被動。同理,若長江中上遊為任何強勢的北朝掌握,那麼順江而下的艦隊會很容易複製另一場西晉滅吳。最後,東晉自身的控制力也完全依託長江及其支流水系展開,使得帝國看上去更像是眾多分布在河道周圍的軍事屯墾點。這也決定了東晉軍隊的前進後退,都離不開水流給予的巨大支持。

整個南朝時代 建康都是沒有城牆的

因此,東晉逆流進攻成漢就顯得非常具有戰略價值。但對成都平原的控制,又反過來要求東晉派兵直面來自關中地區的威脅。否則,任何對手都可能趁著地方勢力更迭之際,從漢中的山麓殺出,再沿江直取建康。桓溫的北伐,也是其奪取巴蜀成功後的必然之選。

但在桓溫獲得授權之前,他還需要面對同僚相輕所帶來的路線之爭。由於自己已經攻滅成漢,反而成為了建康朝廷需要防備的對象。無論是坐鎮下遊計程車族大家,還是位於淮南和荊州的地方將領,都害怕桓溫在獲得足夠的權勢後會倒戈一擊。因此,他們在公元352年決定直接北伐中原。利用後趙帝國的崩潰,奪回許昌和洛陽兩地。但桓溫的最大政敵殷浩,卻在第二年遭至慘敗。北方的半壁江山,也順勢落入氐人所建立的前秦之手。

東晉滅成漢的同時 前秦也在關中等地興起

進擊關中

桓溫在北伐前 首先乾掉了東晉內部的政敵

利用政敵的重大失誤,桓溫趁機上疏攻擊,並將殷浩徹底逐出政壇。隨即,建康方面也就沒有了可以阻攔他繼續北伐的政治勢力。公元354年,這位東晉大員終於開始了由自己主導的進擊關中戰略。

為了避開巴蜀與漢中之間的惡劣道路,桓溫選擇以靠近長江中遊的江陵為北伐基地。40000大軍依託長江水系所提供的運力保障,沿著漢水和丹江北上,直取關中南部的商洛與藍田。這樣的行軍路線,不僅可以藉助水運保證補給,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陷入平原或高山地形。雖然其主力是流亡者後裔組成的北府軍,但騎兵數量還是比較有限,步兵也多習慣了水道沿岸作戰,缺乏硬抗騎兵衝擊的能力。從這點來看,桓溫的路線考慮了如何最大程度的規避北軍優勢。

在南方 可以練習騎射的貴胄畢竟是少數

起初,這次北伐進展的順風順水。在公元354年的2月,主力軍攜帶大量船隻從荊州的營地出發,隻用一個月時間就已經沖入了關中。由於當時的北方正處於新一輪動蕩之間,所以地方防務部署的相對粗糙,給了厲兵秣馬的晉軍以很大優勢。許多受夠了衝突頻發的本地人,也在桓溫的部隊抵達後選擇投誠。這種的過於順利,也給晉軍造成了可以輕易獲勝的假象。

已經入主長安的前秦方面,立刻從各地抽調了50000兵力,駐屯在都城以南的藍田。桓溫要向繼續前進,就必須將之擊潰。好在前秦方面實際上比他更為焦急,在4月就選擇同晉軍發生決戰。長期與羌人混居的出生,讓氐人擁有非常不錯的山地騎兵和步兵,堅韌程度勝於普通的匈奴或鮮卑輕型機車。但面對靠著河道布防的東晉軍隊,他們也必須以效率最低的強攻方式作戰,忍受大量弩矢的密集射擊。期間,前秦的淮南王苻生表現英勇,帶著騎兵數十次沖入南軍步兵陣列,險些造成東晉方面的全面潰敗。只是面對陣勢嚴密的對手,終究無力回天。

北伐初期 桓溫依託河道北上的戰鬥非常順利

戛然而止

越遠離水系而靠近內陸 南朝軍隊的戰力就直線下降

然而,桓溫的好運也就到此為止。在藍田的勝利並沒有讓長安的大門直接敞開,反而讓東晉方面開始變得畏手畏腳。補給線問題,則更是他們所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和很多今人所設想的不同,水系在給予南方軍隊優勢的同時,也極大的限制了其活動範圍與作戰模式。從長江下遊一路逆行,本身就需要大量的人力拖拽船隻,消耗的糧食非常可觀。加上船隊與河道需要重兵把守,就又限制了晉軍的機動兵力部署。整支軍隊只能以最簡單而機械的路線前進,非常容易被對手阻截或預測推進方向。因此,晉軍的高歌猛進本身也很快造成了補給困難,新的物資還需要從後方的荊州等地再次運輸。但前一批船隊是無法單獨離開兩岸部隊保護的,所以整個運輸工作的耗費就可想而知。

東晉軍隊的最靠譜補給線 就是源自長江的漢水流域

前秦方面也從最初的震驚中反應過來,皇帝苻健料定對手已是強弩之末,決定不在長安地區部署重兵。當數萬重新集結的軍隊分頭南下,整個城市裡只剩下6000老弱軍屬防禦。桓溫因為需要等待糧草與援軍支持,不得不繼續在附近保持觀望。他的下一批物資,正從子午谷方向走陸路北上,卻遭打了擅長山地伏擊戰的氐人主力強攻。在一線拉長的故地,北府軍的步騎兵都無法及時展開,瞬間被對手拖入了慘烈的近身格鬥模式。這支運糧隊的戰敗,也預示著桓溫的北伐將很難獲得最終勝利。

公元354年5月,桓溫被迫做出最後一搏。他下令全軍在休整一個月後再次出發,朝著長安方向緩慢推進,一直走到今天的白鹿原附近。此時的前秦主力,則已經陸續從附近折返,再次與東晉軍隊形成對峙。和前一次類似,氐人主動發起了正面會戰,誓要同缺衣少糧的南軍決一雌雄。桓溫的部隊不僅士氣低落,還因為需要戰鬥需要而逐漸脫離了河道與船隻掩護,最終在不斷衝擊的前秦騎兵面前顯出疲態。桓溫的這次北伐,也因為這次白鹿原之戰的失利而徹底告吹。

桓溫的首次北伐 最終被定格在長安城外

6月,桓溫率領數萬殘軍後撤,並不忘將關中一帶的3000多百姓也帶回南方。雖然這不會是他最後一次率軍北上,但東晉將不再把北伐的目標設在關中。桓溫的後兩次進軍,都將避免在這個方向上用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