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操和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發生在哪裡?

東漢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發生在官渡(今河南鄭州中牟縣東北)的這場袁紹和曹操兩大割據勢力之間的官渡之戰,是東漢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曹操以劣勢兵力以弱勝強,大敗袁紹,從此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公元199年,袁紹佔據幽州、冀州、並州、青州,勢力如日中天,欲南征以奪天下。曹操北渡黃河,搶佔了黎陽(今河南鶴壁市浚縣東);派部下攻佔臨淄、壽光等地,鞏固其右側,以防袁紹右路出擊;派一部駐守延津(今河南新鄉延津縣北)、白馬(今河南滑縣東),以阻袁軍。隨後曹操返回許昌,並在官渡部署兵力設防。

公元200年一月,曹操率軍向東擊敗劉備,劉備被打散,隻身逃往河北,投入袁紹陣營,關羽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在鄄城留下部分兵力設防,主力回到官渡。

二月,袁紹經過準備遂親率步兵10萬,騎兵1萬,總兵力約11萬南下,攻下曹操佔據的黎陽,渡過黃河進攻延津,並派顏良攻白馬。

曹操兵力較少只有約2萬人,沒法硬拚只能智取。先是聲東擊西,襲擊了白馬,袁紹大將顏良死於關羽之手。曹操兵力不足,所以打完就跑,袁紹派文醜和劉備率5000多騎兵追擊曹軍,結果曹操以600騎兵突然襲擊,使得袁紹又折了一員猛將文醜。演義上說關羽斬了文醜,正史上並無此說,但是不管怎麽說,顏良文醜是袁紹的兩員虎將,勇冠三軍。在官渡大戰正式對決之前,袁紹就先折了兩根台柱子,卻不是好事。

曹操還派於禁率兵5000,奔襲汲縣(今河南新鄉衛輝市)和獲嘉(今河南新鄉西),滅了袁紹幾千人。曹操兵力不足,小股兵力襲擾之戰做得很順手。這些都是官渡大戰之前的小插曲。

到了八月,袁紹主力部隊從陽武(今河南新鄉原陽縣東南)渡過黃河,行軍至官渡扎營,和曹操在官渡陳兵對峙,官渡大戰即將開打。初戰不利,曹操只好堅守待機。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袁紹只想正面和曹操對決,拒絕謀士分兵襲擊許昌的建議。曹操一方面堅守,一面派小股兵力對袁紹進行襲擾,徐晃帶兵在故市(今河南鄭州西北)燒袁軍糧草數千車。這些小戰對袁軍來說,雖有不利,但不至於傷筋動骨。

決定袁紹官渡之戰失敗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一個人的叛出。袁紹的大謀士許攸,因屢次建議都不被袁紹所用,再加上家屬犯法被下獄,一怒之下投奔曹操。許攸的叛出,對袁紹來說可謂致命的,袁軍的部署等情報都被曹操知悉。許攸獻計曹操偷襲烏巢(今河南新鄉市封丘縣西)---袁軍的糧草基地,正合操意,畢竟兵力劣勢情況下,不能正面相搏,長久相持都不行,只能用奇謀。

曹操親率5000步騎兵夜襲烏巢,在烏巢大敗淳於瓊,一把火把袁紹的糧草給養燒了個精光,然後又撤回官渡。在得知曹操偷襲烏巢時,我們看看袁紹都幹了什麽?張郃建議重兵救援烏巢,而袁紹卻沒采納,而是派張郃和高覽率主力部隊進攻曹軍的官渡大營,卻沒攻下來。曹操既然分兵偷襲烏巢,就不可能不防備袁紹會攻他大營,必然有所布置,一時半會兒也沒那麽容易攻下來。

烏巢和袁軍大營隻不過才20公里,如果袁紹能及時派大軍馳援烏巢,即使烏巢的糧草會損失部分,但不至於燒得那麽徹底。甚至有可能把曹操這條大魚給困在烏巢也說不定。可惜啊,袁紹吃了剛愎自用的虧,這個虧吃得有點大,大到他從此失去了爭雄天下的本錢。

烏巢糧草被燒,袁軍軍心動蕩,張郃、高覽等率兵投降曹操,這又給了袁紹致命的一刀。曹操對時勢的把握卻恰到好處,趁勢發動大反攻,一舉打爆了袁軍,滅了袁紹7萬多士兵。

袁紹帶來11萬大軍,結果卻被2萬兵力的曹操給打爆了,降的降,死的死,最後只剩800騎兵跟著他逃了。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此戰的重要意義我們也說了,讓我們也來了解一下官渡,這個因這場戰爭而出名的地方。由於歷史的變遷,只能找到其大概的位置。官渡在如今的河南省許昌市北面約100公里的黃河以南,在鄭州市中牟縣東北方向約2.5公里的官渡橋村一帶。按如今的地理情況來看,官渡一帶地處黃河和賈魯河之間,有河水之利確實是個戰略要地。

但是在東漢末年,黃河河道和如今並不相同,黃河在鄭州以西滎陽一帶就開始改為東北流向,過新鄉、汲縣以東。因此,要看明白官渡之戰這場戰爭就需要搞明白黃河改道的問題,要不然會很暈。

官渡一帶有鴻溝水,而鴻溝水有人認為是如今賈魯河的前身。鴻溝在歷史上出現的頻率很高,是條有歷史的河流。史料記載為戰國時期魏國所開鑿,引黃河之水流經開封(魏國都城大梁),再注入潁水。後來慢慢和濟水、泗水等相聯通,具有比較重要的戰略地位。楚漢爭霸時劉邦和項羽就是以鴻溝為界分天下。

官渡之戰以後,曹操正式在北方稱雄,而袁紹則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可以說官渡之戰不僅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是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戰,對後來的歷史進程影響深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