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東北電氣資不抵債,A股“鐵公雞”已到懸崖邊

連續兩年虧損之後,東北電氣已逼近“資不抵債”的邊緣。

第一財經記者近日查閱發現,東北電氣除了經營狀況面臨困難之外,其債務狀況也十分不理想。東北電氣在A股上市平台*ST東電(000585.SZ)最新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其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165.75%,相較於2017年年報的163.56%又有增加,按照一般定義,東北電氣已經進入“資不抵債”的危險境地。目前東方電氣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不在正常的範圍區間,顯示公司償債能力正在承壓。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稱,截至2017年底*ST東電負債總額超過資產總額1.95億元,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2.3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1.99億元。同時公司面臨的已決訴訟的賠償金額還有2.72 億元。

事實上每隔幾年,地處遼寧的東北電氣就要“披星戴帽”,其上市名稱也多次在東北電氣和*ST東電之間切換,而今年東北電氣再度吹響“保殼”衝鋒號。

據其3月29日晚披露的年報,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299萬元,同比減少3053萬元;淨利潤虧損3.98億元。東北電氣已連續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為負值,且2017年年末淨資產為負值。按照相關規定,深交所將對東北電氣A股上市平台*ST東電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而公司也將在2018年打響“保殼戰”。根據相關規定,*ST東電也被調出港股通股票名單。第一財經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東北電氣,截至記者發稿時,電話無人接聽。

東北電氣接連遇到經營困局與當下的行業環境不無關係,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2017年國網投資額近幾年來首次下滑,對應輸電設備招標量縮減,板塊景氣度較低。長江證券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經營數據來看,2017 年和2018年一季度環節營業收入分別下滑3.5%和2.5%,此外兩個時期內期間費用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上升,拖累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降幅分別擴大至13.0%和46.5%。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東北電氣的主營業務為電氣機械及器械製造,營業收入佔比達到98.17%。因此東北電氣受到行業基本面波及從而出現經營困局並不難理解。

雖然固守主業,但顯然東北電氣並未很好地守住自己的“江山”。目前東北電氣在行業中的地位可以說是江河日下,總市值僅為16.27億元,在整個輸變電設備行業上市公司中排名104位,營業收入也排在行業末位,2018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僅為475.6萬元,相較於行業龍頭特變電工,僅為其營業收入的5.93%。

記者注意到,東北電氣之所以盤子越來越小,除了經營不斷萎縮之外,也與其在2001年虧損時,就開始賣資產保殼有關。十幾年間,相繼完全或部分出售了沈陽變壓器有限公司、錦州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的股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