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弒母案吳謝宇被抓的背後,很多家庭開始自查,我們的教育錯了嗎?

光頭俠說:痛!痛!除了痛還是痛!和尚我不知道該如何寫這篇文章,作為一位兩個孩子的父親,除了心痛,也許還有一絲悲哀吧。用吳謝宇的至親謝瑤的話概括「他把高智商用在算計親人身上,能說什麼好。」

反思:我們的教育是否出了問題?

在吳謝宇沒有弒母之前,他們母子二人在外人面前「母子情演繹」的是多麼完美。完美的兒子,吳謝宇從中學、高中一直都帶著「學霸」的光環。在親戚的眼中,吳謝宇是他們教育孩子的榜樣,在鄰居眼中,吳謝宇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就是這麼「完美的家庭」,這一切被「弒母」打破了。這種感覺就如同在孩子面前一件心愛的玩具被「撕碎」,如同一個堅信了十年的信仰突然有一天被人告知「這一切都是騙局」,這種感覺很痛苦。反覆咀嚼有關「吳謝宇」的碎片信息,雙目凝淚,一夜無眠。

很顯然,吳謝宇是個高智商人才。用吳謝宇的至親謝瑤的話概括「他把高智商用在算計親人身上,能說什麼好。」

但是,一個真正意義的「人」,絕對不只是「高智商」,還應該有「情商」,有處理生活、交際的能力。顯然,在這起「弒母」案件中,吳謝宇並沒有採用「溝通」、「交流」的方式坦白自己對母親的不滿,而是使用了直接純粹極端的方式,這並不是一個正常人的選擇。

而讓吳謝宇做出「弒母」決定的,無非是「硬性教育」的結果。我們在處理孩子教育問題上,一味的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父母而言,能讓他們高興的不是孩子們今天交了幾個好朋友,或者堆了一個大大的玩具城堡,而是一張「100」分的試卷擺在父母面前。亦或者得到了老師、學校的嘉獎,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父母滿意……

只是,生而為人就是為了被培養成「高智商」,錯!錯!大錯特錯,教育的目的絕非僅僅如此,真正重要的應該是健全人格的培養!

健全的人格應該是生理、心理、道德、社會各要素完美地統一,並且與智商、學習能力平衡協調的發展,這才能稱之為合格的「教育」,難道不是嗎?

反思:我們的家庭是否出了問題?

「我們就是太疼他、太相信他了。如果對他哪怕有一點點懷疑,他也跑不了。」謝瑤回憶道,因為本來他們是可以更早的發現吳謝宇「弒母」,但是出於對吳謝宇的信任,讓他可以在作案後一次一次的欺騙著他的至親。

殘忍的手段,周密的計劃,高智商犯罪,給這個極端的案件帶來諸多疑團。雖然我們可以推斷是教育問題導致吳謝宇「弒母」,但是是什麼原因讓吳謝宇「忍」了那麼久,久到上了大學,久到馬上就要北大畢業,按理說他完全可以繼續忍下去,但是他並沒有,到底誘因是什麼,讓吳謝宇「忍無可忍」?

太多問題沒有答案,太多謎底未能揭開……當吳謝宇掌握著大量信息的人被抓消息傳出,人們彷彿找到了一個久違的出口:激動?焦慮?心痛?遺憾?我們的心裡可謂五味雜陳,這不得不讓我們去思考,「我們的家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如何維護親子關係?

亂!亂!亂!《韓非子》中說:「慈母有敗子。」果真如此嗎?

根據謝瑤的回憶,吳謝宇的母親謝天勤性格低調內斂,對人對事不爭不搶。然而她似乎將「嚴厲」「苛刻」強加到了孩子身上,也就是說她對吳謝宇要求非常嚴格,那麼韓非子的「慈母敗子」推論是錯誤的!

吳謝宇是個天才,有著學霸的光環。而學霸的背後是母親「嚴厲的敲打」,我們從其母子倆的日常生活中推斷。在日常生活,吳謝宇的母親是絕對的強勢,當吳謝宇做一些決定的時候,母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學習、生活、交友都被母親嚴厲的控制著,吳謝宇就如同一只被關在籠子裡的小鳥,想要怎麼飛也飛不高!

也許就是這種對待母親的極度克制,一直壓抑著的吳謝宇,當有一天這種壓抑「爆表」時,也是他「報復」的開始!

也許,他就是一只為了獲得「自由」的小鳥,他要打破牢籠,唯有「利器」才是最有效的方法,這是吳謝宇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不健全的人格,他沒有選擇向朋友、親人求助,作為成年人,他也沒有選擇與母親開誠布公的交流,唯有「流血」!

然而,獲得自由的小鳥所付出的代價太大!細極思恐,各位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你們或許已為人父母,或許在成為父母的路上,無論如何,請三思!原創聲明:本文作者「光頭俠」,和尚說教育,靠譜的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