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學旅遊丨西安:長安古道馬遲遲 周秦漢唐從此過

文/姚海濤

了解一個人,要了解他的過去。品讀一座城,則要知曉它的歷史。

談及歷史盛世,人必稱漢唐。論及開明帝王,人道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提及中國文學,周詩、漢賦、唐詩、宋詞則往往繞不開。所有這一切,都與西安分不開。

周、秦、漢、隋、唐,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從藍田古人到仰韶文化,從周之鎬京到秦之鹹陽,從西漢長安到明代西安,多少風雲變幻,幾多美麗哀愁。西安就這樣與歷史交織在一起,濃得再也化不開了。

時光悠悠千載過,韶華戀戀是長安。當你踏上西安的土地,觸目所及皆為陳跡,盡是歷史。一幅幅千年古都的歷史畫卷向你鋪展開來。其中有西周,有大秦,也有盛唐。

周代是中國禮樂文明的奠定時期。而大秦,尤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立了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從此統一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唐代又將中國古代歷史推向無法企及的高度。

周代禮樂文明之博大淵蘊,大秦帝國崛起衰落之波詭雲譎,盛唐天氣之雄渾壯美,都是你此行不可錯過者。

當你走進一座座歷史博物館,看過一個個古建築,總能串聯起百萬年的人類文明史,總能觸摸到漢風唐韻。在它面前,你無需言語,只需認真體味。你只需四處“打撈”目不暇給的周秦與漢唐。

歷盡風雨的秦磚漢瓦、大明宮遺址,還有民間風俗中的霜雨風煙……讓你不得不折服於它的雄渾與博大。

品讀西安,必夢回大唐。無論是“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還是“以饑寒之身而懷濟世之心,處窮迫之境而無厭世之想”的杜甫,都曾在這裡等你。而蘇武、顏真卿、閻立本、杜牧、韋應物等則乾脆就是西安人。

詩人有“長安情結”,常人則有漢唐情結。“長安”大量出現在詩人筆端,塑造出了西安的豐厚意蘊。如賈島的“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李白的“長安不見使人愁”,韓愈的“絕勝煙柳滿皇都”,黃巢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等。

《世說新語·夙惠》中“長安遠近”著名問答,則將長安與家國聯繫在了一起。

東晉時期,明帝司馬紹當時只是一個幾歲大的孩子。一次,他坐在元帝司馬睿的膝上。當時有人從長安那邊過來,元帝問起那邊的情況,不覺傷心流淚。

明帝很懂事,就問父親何事傷心哭泣。元帝就把西晉覆亡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並問明帝:“你看長安和太陽相比,哪個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過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顯然可知。”元帝對他的回答感到驚奇。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飲,就把明帝的回答告訴大家,並且重問他一遍。不料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驚愕失色,問他:“你為什麽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現在抬起頭就能看見太陽,卻看不見長安。”

是的,“長安不見使人愁”啊。長安的遠近與家國之悲聯繫在了一起,使它增添了更多的歷史韻味。

西安小吃天下聞名,是一美食之都。來到這裡,你能吃到正宗的肉夾饃、涼皮、油潑面、羊肉泡饃、岐山臊子面等。也許只有如此厚重的歷史才能積聚起西安如此多樣的風味小吃吧?其實,在這裡本不當談“吃”,因為西安為你布設的文化盛宴遠比它所擁有的小吃來得更有味道。

城頭變幻大王旗,而西安還是西安。它不悲不喜地立在原地,波瀾不驚地守望著這片黃土地,守望文明的歷史,也守望著古老與現代的隘口。

如今,西安經歷了古都風雲,走入現代。你不必擔心它能否適應現代。因為它有足夠的經驗,也有足夠的耐心,更有足夠的智慧與底蘊去引領西部。如同經歷風雨而又屹立不倒,歷經苦難而又其命惟新的中華民族一樣,與日月同輝,也天地同在。

西安,不僅僅是個地名,也不僅僅是幾段歷史。它看過的、知道的、經歷過的實在太多太多,像個飽經風霜的智慧老人。

此去長安,你打算問他點什麽呢?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敬請關注騰訊儒學微信公眾號“ruxue_qq”,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