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喝水也有講究?這樣喝水才養胃

喝水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養胃、健康的第一步。

但是你喝水的方式是否正確呢?

喝水時,要注意三個關鍵:溫度、水量、時間。


溫度

水溫過高,會把損耗口腔和食道黏膜的功能;水溫又會刺激胃腸道。

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接近人的體溫是我們最容易接受的。

水量

健康的成年人,一天內要喝2.5L左右的水,除去飲食中攝取的水分,每日大概喝個1.8L的水就可以。


時間

1)起床後6:30——經過一夜的睡眠,身體會開始缺水,起床後可以先喝一小杯水,可促進排便還可幫助清潔胃腸道。喝完等待半小時讓水融入每個細胞,進行新陳代謝後,再吃早餐。

2)工作和學習前8:30——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時間總是特別緊湊,情緒也較緊張,身體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後,先別急著泡咖啡,給自己一杯水

3)吃飯前11:30——飯前喝水能夠給腸胃「預熱」,使腸胃快速進入工作狀態,促進消化吸收。據研究,堅持飯前30分鐘喝500毫升的水,能有效減少食量,對減肥也很有幫助。經過一上午的工作,可以在這個時候起身活動下。

4)午飯後(1300——吃完午飯的半小時後,可以喝一杯水,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飯後不要立刻喝水,否則會沖淡、稀釋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減弱,影響消化吸收。建議一般人飯後半小時飲水,200毫升左右。

5)疲乏時(15:00——經過一天的工作,下午3點屬於睏乏期,可以喝一杯水提神醒腦,恢復清醒,繼續工作。

6)下班前17:30——下班前可以喝一杯水,補充水分,同時可以緩解飢餓感,等待晚餐的到來。

7洗澡前2000——許多人洗澡後頭暈,甚至暈倒,其實多數都是因脫水導致的。尤其在冬季,熱水洗澡會導致全身皮下毛細血管擴張,脫水時身體調節不好,就會突然低血壓,繼而心率加快。建議在洗澡前喝200毫升左右水,能避免脫水情況的發生。

8睡覺前(22:00——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則頻繁起夜會影響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應該抿兩口再睡覺。因為當人熟睡時,體內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變高。老人臨睡前適當喝點水,可以減少血液黏稠度,從而降低腦血栓風險。

建議喝水時小口吞咽。飲水速度過猛對身體非常不利,可能引起血壓降低和腦水腫,導致頭痛、噁心、嘔吐。同時,要主動喝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少量多次,才是對胃最好的保護。

腸胃調養微信:jiankang805,有問有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