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工業富聯近3000億市值蒸發 富士康的探戈有點沉重

工業富聯面臨四大風險,總市值從最高的5100億跌至2300億,郭士納的探戈,看起來好像有點累

《投資者報》記者 李斌 高方方

船大難掉頭的世界代工大王富士康,近些年來一直在做轉型。從今年在A股分拆上市的最高市值子公司工業富聯(601138.SH)聚焦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就可見一斑。然而,轉型中的陣痛,往往不可避免,尤其是對於在全球擁有百萬員工的富士康而言,最近的裁員風波,從中國到美國,加上郭台銘的表態,難免讓市場對於工業富聯2019年的業績產生擔憂。

在轉型主乾道上不斷嘗試的富士康,猶如郭士納那本著名的《誰說大象不能跳舞》中的IBM。只不過,在今天看來,富士康的轉型難度遠比當年的IBM要大。

01

富士康裁員風波

據相關媒體稱,富士康在美國的兩家公司計劃未來三個月之內裁減155名員工。

被裁減的崗位涉及到製造部門、組裝部門以及部分有關聯的辦公室人員。

此前不久,富士康被傳出計劃裁員 34 萬人,明年削減 29 億美元運營成本。富士康解釋稱,費用縮減主要針對集團經營績效未達標部門及獲利表現不如預期的對外投資,並涉及如行政、事務、物流等周邊費用,但不包括集團研發及新產品開發經費。

連富士康知名度最高的老闆郭台銘也公開表示,至少在明年1月份之前,公司的經營情況還會保持很好。公司沒有削減研發支出,正在為明年乃至長期的經營情況做調整。

《投資者報》記者工作時間多次聯繫富士康A股上市平台工業富聯董秘郭俊巨集,截至發稿前,郭俊巨集並未就相關問題回應記者。富士康新聞媒體辦負責人史禎寰則向記者表示:“並不清楚美國裁員一事,關於中國裁員方面,以此前公司回應為準。”

常年對富士康有深入觀察的、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對記者說,富士康美國裁員很正常,因此富士康今年以來就減少了在美國的原計劃投資。投資與裁員多少受到中美貿易問題的影響。

劉步塵指出,中國部分減少開支,包括裁員,主要與富士康目前轉型遇到的困難有關。“一方面富士康從2008年就提出轉型,近兩年明確了工業互聯網概念,子公司也A股上市了,但資本市場對此卻並不買账,主要原因是,富士康並沒有把概念轉化為現實商品。這跟美的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一樣,不僅沒有帶來盈利增加,反而是下降。商品市場,人們仍然看不到貼有富士康的產品;另一方面,富士康收購夏普後,直接把它的定位從中高端下降到低端,同樣導致了夏普定位嚴重錯誤,品牌受損,銷量也沒有起來。”

劉步塵透露,夏普的戰略定位失敗,引發了郭台銘今年9月份對夏普高管的清一色換人。他強調,工業互聯網不被市場看好以及以夏普為核心的自主品牌推進也不順利,是富士康當前面臨的最主要挑戰。而勞動力成本又高,外部訂單又受中美貿易問題影響,蘋果訂單還在下降,最終的結果就是長期依靠數十萬勞動密集型模式的富士康,必須要裁員,改換成本更低的機器人。

根據工業富聯今年中報,2018年上半年,公司人力成本同比下降12%,顯示應付職工薪酬下降28%。郭台銘在今年6月22日的股東大會上也表示,公司內部計劃在5年內,用機器人替換掉80%的人力,如果5年做不到,10年內也會做到。

曾到富士康總部進行過訪問的經濟學者、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異也認為,機器人成本比人力成本低,對於富士康來說最好的方式當然是採用機器人。

02

工業富聯面臨四大風險

從公眾眼中沒有技術含量的代工大王轉型為頗具技術優勢的高科技公司,這可能是郭台銘目前最大的夢想。從一個小細節可以看出:今年2月,郭台銘在年會上為公司提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海量大數據”,下聯是“雲端人智慧”。

今年6月8日,富士康分拆三分之一業務以工業富聯名義正式登陸A股,總股本達197億,上市當天,工業富聯大漲44%,總市值鋼彈3905億,此後更是漲超5100億,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5個多月下來,截至11月29日盤中,工業富聯股價為11.63元,股價低於發行價13.77元,總市值也縮水至2288億。相比最高點縮水鋼彈近3000億。

今年前三季度,工業富聯實現營收2839.2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97.56億元,銷售毛利率及淨利率分別為8.15%和3.44%,前三季度毛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2.07%,淨利率下降0.98%,每股收益0.53元。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前三季度淨利潤為248.8億新台幣,該數字低於分析師平均預計的282.6億新台幣。

平安證券分析師劉舜逢在11月初發布的報告指出,當前除了境外經營風險外,工業富聯還面臨三大風險:第一,行業波動帶來的風險。如果富士康的技術和產品更新更新及生產經營未能及時適應行業的波動特性,公司的經營業績將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第二,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為印製電路板(PCB)、零組件、集成電路板(IC)、玻璃、金屬材料、塑料等,主要原材料採購額佔公司主營業務成本比例80%左右,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公司的毛利率水準。

第三,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過去三年公司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合計數佔當期營業收入的70%以上。如果未來主要客戶的下遊需求下降、主要客戶的市場份額下降或是競爭地位發生重大變動,或公司與主要客戶的合作關係發生變化,公司將面臨主要客戶訂單減少或流失等風險。

03

大象可以跳探戈嗎?

轉型很難,不轉等死。郭台銘今年5月份在清華大學演講時曾這樣形容富士康轉型:“大象不僅能起舞,還能跳探戈。”很明顯以郭士納的那本《誰說大象不能跳舞》自勉。

在金心異看來,富士康的確有點像郭士納時期沉重的IBM。而這個轉型過程,要比外界想象中更長更久,比如聯想算轉型成功嗎?中興通訊算轉型成功嗎?海爾算轉型成功嗎?似乎都有很大爭議。

劉步塵則認為,如果以今天富士康類比當年IBM,有些地方可以比,但自主品牌知名度方面,富士康不如當年IBM,這也意味著富士康今天轉型難度更大。(思維財經出品)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