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內蒙古通遼市某政信項目違約 聯儲證券踩雷

  政府平台又炸雷!內蒙古通遼市某政信項目違約,聯儲證券踩雷

  來源:愉見財經

  今天是張先生投資的“聯儲證券-政融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4期)到期日(6月8日)之後的第10個工作日。由於協定條款約定本息“於分配日後10個工作日內劃至客戶账戶”,所以今天,是張先生本該收到錢款的“最後期限”。

  可是,張先生告訴“愉見財經”,他今天一分錢都沒有收到(截至我們發稿),他擲出500萬投的政信項目違約了。

  違約

  “聯儲證券-政融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是由聯儲證券成立發售,由上海金元百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子)作為實際通道方的一款標準政信類(地方政府平台)產品:

  融資主體是通遼市天誠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內蒙古科爾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科爾沁建設投資”),系經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人民政府授權,通遼市科爾沁區國資委全資設立的公司,成立於2006年,現注冊資本10.08億元;

  資金用途是專項用於科爾沁區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園區路線及相關輔助附屬工程建設;

  按照該資管計劃成立時公告,設擔保方,為通遼市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亦即城投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而除了平台背景、城投擔保外,當時讓張先生投資感到放心的還包括項目方承諾給投資人的多項額外風控措施:

  科爾沁建設投資以其持有的對科爾沁區政府的約5億元應收債權,作為轉讓給到該資管計劃;

  科爾沁建設投資、科爾沁區財政局簽署《債權債務確認書》;

  科爾沁建設投資、科爾沁區財政局簽訂《應收債權轉讓合約》、《應收債權轉讓登記協定》,並表示會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應收債權登記公示系統辦理轉讓登記手續;

  科爾沁區財政局出具支持本筆融資還款的財政承諾函。

  然而到了今天,項目到期後的第10個工作日,曾讓張先生感到高枕無憂的“五道還款防線”全部突破——科爾沁建設投資該用於還款的經營收入、科爾沁建設投資後續再融資的借新還舊、通遼市城投曾承諾過的連帶擔保、對科爾沁區政府的應收債權、科爾沁區財政局的財政承諾——這些都沒能在最後時限前湊出錢來把債還上。

  “當時我們收到過一份‘資管業務實施細則’,裡頭說科爾沁區財政局出具蓋章檔案,會把償付本次融資的資金安排納入年度政府財政預算的。”張先生告訴“愉見財經”。

  儘管他也很明白,產品說明書裡亦寫得清楚,類似的集合資管計劃本不保本保息。剛兌信仰總有被打破的一天。

焦慮

  焦慮

  張先生是在上周五(6月22日)接到聯儲證券客服的電話,告訴他本周會付利息,至於本金,客服的說法是“方案還在協商”、“還在溝通”。

  張先生腦袋嗡的一聲。言下之意,借款人至少是逾期了,技術上已經違約。

  到了今天(6月25日)上午,客服的說辭仍是“沒有進一步消息”、“還在溝通”;今天下午,聯儲證券的客服電話已經長時間遇忙,張先生多次撥打電話都無法接通。“愉見財經”在下午3點至5點間也試著連續撥打了該客服熱線,亦遇“客服全忙”,不停按1號鍵以便保持“繼續等待”,但等待超過15分鐘均無法接通。

  而兩年前向張先生推介產品的客戶經理已經離職。

  按照公開資料可查的銷售管道之一安貞財富的相關銷售材料,“聯儲證券-政融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整體融資規模3億元。但張先生說,這一計劃前後分為4期募資,他投的是第4期。

  前3期已經完成兌付,但第3期的還本付息已經險象環生。在一個“聯儲證券-政融1號”的網上貼吧裡,多名3期投資人亦稱他們那期產品險些兌付不上,拖到最後時刻才打款。

  一名3期投資人稱,第3期產品到期日期是5月27日,但借款人延後了多日才打款,因此實質上也算違約。另一名3期投資人稱,6月8日聯儲證券出過一個違約公告,但很快就撤了(亦即推算借款人至少拖到6月8日才還款)。

  到了張先生所投的第4期,問題更大了。這一期產品成立於2016年6月8日,期限24個月,每半年付息一次。前三次付息張先生全部收到了。但最後一期利息和本金雙雙逾期。

  產品分為兩檔:認購金額在100萬元(含)至300萬元檔,預期年化收益8.0%;300萬元(含)以上檔,預期年化收益 8.5%。投資門檻100萬。

  截至“愉見財經”發稿,張先生未收到任何形式的集合計劃展期通知。查詢聯儲證券和金元百利兩家名義上的“共同發行方”網站,亦未見此項目進展公告。

環境

  環境

  整體上,當下正值一輪緊信用的周期,正值地方債務過快增長、地方舉債亂象被嚴格治理的階段,正值城投公司替地方政府融資要切斷、城投公司和地方政府的關聯要摘清的階段。

  地方政府杠杆風險控制已成為財政政策的重中之重,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今年“防風險”主題硬仗之一。

  逾22兆地方債,違約是否會次第產生,已讓市場眉頭緊鎖,嚴陣以待。

  風險積聚,金融機構風險偏好就陡降,於是外部感覺錢緊——從民營企業,到中小房企,再到也曾經被金融機構競相追逐、踏破門檻的:主體評級相對較弱的地方平台。

  屋漏偏逢連夜雨,往昔風光已不再。

  根據“聯儲證券-政融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募資時的一份資料顯示,借款方天誠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科爾沁建設投資前身)主體信用評級AA,擔保方通遼市城投為AA 級政府平台。

  看到“AA”,固收圈的朋友便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了。平台融資處處受限,雖然發債的路理論上還通著,但AA的評級已經不受市場待見。

  “就算拿得到許可證,也賣不出量了。”一名券商承銷業務人士如是向“愉見財經”評價。

  2018年3月26日,財政部公布了《關於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的通知》,用13項舉措來加強地方債全鏈條管理,妥善化解累積的債務風險。設定地方債總額天花板,2018年限額約為21兆。

  2018年3月30日,財政部財金司發布23號文《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金融企業除了購買地方政府債券外,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地方政府提供融資,並明確了國有金融企業在參與地方建設融資時的兩大重點,一是加強“穿透式”資本金審查,二是審慎評估還款能力,確保其自有經營性現金流能夠覆蓋應還債務本息,並對投資基金、資管業務、金融中介服務、PPP等具體模式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舉債進行了規範。

  2018年 4月2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要求,地方政府和國企要盡快降杠杆。

  ……

  高壓降杠杆之下,資金續命難。撐不住的地方違約便會浮出水面。

  本文所及的科爾沁建設投資,不過是又添了一例。

責任編輯:何凱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