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日俄戰爭中,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的表現真的很糟糕嗎?

李三萬

摘要:對於日俄戰爭,很多人都覺得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戰術呆板,只知道讓士兵發動人海戰術一波接一波不計傷亡地強攻硬打,那麽他的表現真的很糟糕嗎?

對於日俄戰爭,很多人都覺得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戰術呆板,只知道讓士兵發動人海戰術一波接一波不計傷亡地強攻硬打,那麽他的表現真的很糟糕嗎?

說起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的表現,最常見的看法,豈止是糟糕而已,簡直就是一頭蠢豬,日本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肉彈將軍”,除了乃木希典,再無別人了。

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成就了日本20世紀初所謂的“四大軍神”,這其中除了當時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之外,還有兩位死於旅順港戰役中的廣瀨武夫海軍少佐以及陸軍少佐橘周太,最不可思議的是,乃木希典居然也名列其中,相比於其他三人,乃木希典的“軍神”稱號是最為人詬病的。

乃木希典的成名之戰是旅順戰役,也正是旅順戰役讓乃木希典一戰封神,但在旅順戰役中乃木希典的指揮明明就是典型的“人海戰術”,“肉彈將軍”之名就是由此而來。將5萬日軍送入鬼門關的乃木希典又為何會被奉為“軍神”的呢?

乃木希典是個中國通,不但能寫漢詩,而且對中國古代典故也了熟於胸,對於中國古代將軍抬棺上陣的做法頗為讚賞,在日俄戰爭爆發之後,臨危受命的乃木希典被任命為第三軍司令官,終於有了表演機會的乃木希典決定效法中國古人,於是在率軍登陸中國之前,就早早準備好了三口棺材,因為乃木希典的兩個兒子也隨同他一同出征,所以準備父子三人一起馬革裹屍而還。乃木希典抬棺上陣的高調做法自然容易引起別人的敬重,至少乃木希典是這麽想的,而諷刺的是乃木希典的兩個兒子都先後死在了旅順戰場上,反倒乃木希典卻獨自偷生。

旅順戰役開始後,手握3個步兵師團和2個野戰炮兵旅團,擁有386門大炮的壓倒性火力優勢下,面對沙俄軍隊苦心經營多年固若金湯的旅順口,不是去發揮炮兵的優勢,反而固守著步兵集團衝鋒的陳舊觀念,過度迷信於“人海戰術”,其結果可想而知。

旅順戰役乃木希典足足打了150天,發動了3次對旅順的總攻,得到的結果卻是日軍損失了5萬餘人,而旅順仍然牢牢的控制在沙俄軍隊手中。

乃木希典“肉彈”戰術的失敗引起了日本國內普遍不滿,紛紛要求撤換乃木希典,但明治天皇卻力排眾議,仍然力保乃木希典,而明治天皇的理由也頗為奇葩,居然說如果撤了乃木希典的指揮權,乃木希典會剖腹自殺的,雖然明治天皇的借口實在不怎滴,但卻實實在在的保住了乃木希典可憐的臉面。

雖然明治天皇力保乃木希典,但鑒於旅順口久攻不下,實力派的滿洲軍司令官大山岩還是派出了參謀長兒玉源太郎,接替了乃木希典的戰場指揮權,名義上乃木希典仍然是第三軍的司令官,但實際指揮權已經落到了兒玉源太郎的手中,兒玉源太郎充分發揮了日軍的炮火優勢,僅僅用了8天時間就攻下了乃木希典連續幾個月進攻沒有得手的203高地,而且日軍的損失也僅有6000多人。

戰役制高點203高地的失守讓盤踞在旅順的沙俄軍隊鬥志全無,很快就派人聯絡乃木希典協商停火,乃木希典就坡下驢派他的參謀長伊地知幸介與俄軍達成協議,俄軍退出旅順,日軍順勢佔領旅順。

旅順戰役最後等於是兒玉源太郎指揮的,但因為乃木希典仍然是名義上的第三軍司令官,因此佔領旅順的功勞仍然落到了乃木希典的頭上。

乃木希典回國後,在明治天皇為他舉辦的慶功集會上,乃木希典的第一句話就是“吾乃殺乃兄乃父的乃木是也”,這說明乃木希典對於自己在旅順戰役中的指揮錯誤還是有所承認的,只是錯誤歸錯誤,榮譽面前還是不遑多讓的。為了報答明治天皇的所謂知遇之恩,在明治病死之後,乃木希典也只有剖腹自殺,來為天皇殉葬這個唯一的選擇了。

乃木希典雖然被刻意的美化為“軍神”,但仍然掩蓋不了乃木希典愚蠢的本質,因此說乃木希典是日本歷史上最廢柴的“軍神”,一點也不為過。

這應該就是對乃木希典最主流的看法了。

日俄戰爭前期,日本方面打得確實糟糕透頂,日軍最著名的所謂“豬突”戰術,也就是這時開始發揚光大的,我想這種純粹靠用士兵血肉堆砌的戰鬥,正是後來很多人對乃木希典的指揮最有質疑的地方,問題在於,日俄戰爭實際上並不是乃木希典指揮的!

乃木希典,是日本古代軍隊朝近代軍隊轉化時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明治維新中最早出國留學,學習國外先進軍事技術的潮流人物,他也帶領日本近代軍隊參加過國內的西南戰爭,以及甲午戰爭,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戰經驗。大家都知道,近代軍隊的標準戰術就是排隊槍斃黨,火力密度就靠人多槍多,射擊整齊來保證。然而,日俄戰爭是一場近代軍隊朝現代軍隊轉化的戰爭,連乃木希典自己都知道,自己那一套戰爭方式已經過時了,日本軍方同樣也知道這一點,但是論資歷、論職位,當時的日本只有乃木希典適合擔任這個指揮職位,所以他就成了這一戰的日方元帥,而具體指揮,實際上是他的參謀長伊地知幸介中將。

伊地知幸介是乃木希典的晚輩,同樣也是曾經留學德國,學習過現代軍事戰術的日軍新銳將領,軍方大本營正是擔心乃木希典不了解現代軍隊的指揮,所以特意派他來負責具體指揮,乃木希典本人也知道自己已經是個過氣陳舊的老派指揮官,因此在戰爭中傾力支持伊地知幸介,然而伊地知幸介指揮下的卻是剛剛具備現代軍隊雛形的日本軍隊,火力密度還是不及當時的俄軍,要知道遠東俄軍雖然遠離本土,和本土漫長的交通線讓後勤保障和增援都是一種讓人絕望的事情,所以遠東俄軍歷來不敢指望增援,都是圍繞以建設一個要塞堡壘為中心,不斷的加固,囤積物資,憑借堅固的堡壘和充足的儲備物資來抗擊日軍的進攻。

日俄戰爭中日本人面對的就是這樣建設出來的俄軍要塞群,當時的日本也還沒有達到帝國主義列強的水準,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當時日本軍隊單論裝備,尚不及腐朽的大清,很戰役除了靠屍山血海去拚,也沒有別的好辦。要說日俄戰爭前期,伊地知幸介也不是沒組織過夜襲奇襲,土工作業之類的花招,可是沒用,俄軍的堡壘戰術他們自己還沒有完全整備,火炮老舊,可是對付日本人,質量上沒落後,數量上也不匱乏,就是在這一戰中,有個俄國工程師發明了可以曲射的迫擊炮。

日軍打了150天,死了五萬多人,包括乃木希典的兩個兒子,也沒攻下俄軍旅順要塞群,不過仗是伊地知幸介具體指揮的,屍山血海的鍋則是乃木希典幫他背著,一直被人詬病的203高地之戰,我鬧不清為什麽一直被人拿來批評乃木希典的血海戰術?其實203高地之戰,反倒是日軍在日俄戰爭中的一個亮點,是在日本大本營實在看不下去伊地知幸介的全面開花送人頭戰術後,派來另一個新銳軍官兒玉源太郎,他採用火炮集中,從而提高局部戰區火力密度,八天之內,用六千多人的代價,就拿下整個戰局關鍵的203高地,最終逼降了俄軍,跟前期的屍山血海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日俄戰爭中,乃木希典其實沒有負責什麽具體指揮,就是個背鍋的,還死了二個兒子的老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法軍總司令貝當在凡爾登戰役中也同樣指揮了一場血腥的“笨仗”,人數並不佔明顯劣勢的114萬協約國軍隊在守勢作戰中面對125萬德軍,卻打出了一場傷亡比54.2萬對43.4萬的戰役,通常實力相差不大情況下,守方傷亡會遠遠少於攻方。但防守的法軍傷亡超過了德軍,卻僅僅將德軍攻勢擋住,未能將對方逐出國境,甚至都未能解除德軍對自己首都巴黎的威脅。

但戰史界卻公認貝當圓滿履行了自己總司令、戰役總指揮的職責,因為他用一句“他們是過不來的”把德軍擋在了大巴黎門戶之外,牢牢控制了凡爾登這個“法蘭西島的鑰匙”,從而使得協約國在此後幾年裡雖始終內線作戰,穩穩立於不敗之地。簡單說,貝當仗打得笨,代價也實在慘重,但在戰略層面他卻完成了目標,奪取和保住了主動權,為日後整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正因如此,在其它戰局中表現更糟的貝當就此一戰成名,雖然二戰中有組建偽政權的冤罪殺機,但戰後仍能憑借一戰的戰功獲得特赦,至少保住了一條性命而並未因此受到太多爭議。

那麽回過頭來看乃木希典:作為第三軍司令官,他的職責是打贏旅順戰役,奪取整個日俄戰爭的戰略主動權,而打贏旅順戰役的勝負手,則是奪取二百三高地,取得俯瞰旅順口、咬住當地俄陸海軍咽喉,這兩個目標一旦達到,俄羅斯在整個日俄戰爭中就先手盡失,無力回天,甚至不惜舉國之力搞“太平洋艦隊環球增援”,和讓陸軍沿西伯利亞大鐵路增援,都只能是“添油送餅”。乃木希典的二百三攻擊乃至整個旅順口攻勢,戰術層面極為笨拙甚至不妨說愚蠢瘋狂,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但戰略層面上他的確完成了自己作為第三軍司令的職責:二百三拿下了;旅順口俄陸海軍被置於死地了;整個俄羅斯遠東戰略格局因此不可逆轉地惡化了;日俄戰爭中日軍奪取並最終保住了戰略主動權,基本達到了當初發動戰爭的目的——如果我們可以承認貝當在凡爾登戰役中的表現是基本合格的,那麽我們也應該承認,乃木希典也是如此。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