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文化:修身立德,古人的讀書觀

古代社會,教育條件比較簡陋,教師比較短缺,讀書學習門檻較高。然而古人非常喜歡讀書學習,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檢驗這種重要性。

修 身 立 德

通過讀書,可以正心、育德,更好地從事自己的事業,更好地為社會和國家作貢獻。傅玄說:“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讀書可以為“正心”提供涵養源。明朝末年有一個叫楊維嶽的人,“生而孝謹,好讀書”,這對他養成正確的道德觀有著很大的影響,“毅然自守以正”。他在讀書中,將古人的道德仁心銘記於心,讀到感觸之深之處,流淚以敬之,“嘗讀書,至忠孝大節,往往三複流涕”。他對文天祥的自愛、有節、忠誠的人格非常景仰,“畫像祀之”。等到崇禎自縊,清軍南下,下令剃發,“維嶽不肯”。周圍的人們勸告他暫避風頭、妥協退讓,楊維嶽以“吾死耳”而答之。他的兒子走到他跟前哭泣,他下定決心以死殉國:“小子,吾平生讀書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義不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隨後,他“不食七日”“頃之遂卒”。如果不讀書或者讀書力度不夠,就不可能有如此之決心,正心、育德之事就不可能做好。

道光時期的名臣陶澍在給好友周石芳的回信中,告誡他要讓子女多讀書:“尊府深仁厚德,積累自不待言。惟於讀書一事,悠悠忽忽,毫不介意,大有倚恃名父坐享富貴之意。不知名門世家之子,京師中落寞何限?一旦失勢,欲如常人而不可得。世俗炎涼,大抵如斯。求其可久,惟有精進之一法。”出身名門世家,更應該讀書正心養德,如若沾染不良習氣,一旦政治氣候突變,沒有好的品德和才華作支撐,很快會走上衰微之路。

解 決 難 題

《圍爐夜話》中說:“士既多讀書,必求讀書而有用。”這裡的“有用”是指通過讀書能夠解決實際難題。《呻吟語》中說:“學識一分不到,便有一分遮障,譬之掘河分隔,一界土不通,便是一段流不去,須是衝開,要一點礙不得。”有了更多的“學識”,才能更好地“衝開”障礙。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提倡經世致用之學,他所提倡的“通儒之學”就是面向社會、實踐和現實的:“綜貫百家,上下千載,詳考其得失之故,而斷之於心,筆之於書。其術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謂通儒之學。”陶澍則將讀書解決實際難題概括為“實學”:“有實學,斯有實行,斯有實用;非是,則五石之匏,非不枵然大也,其中乃一無所有。”陶澍的這段話意在強調學以致用、解決實際難題的重要性。

明成祖時期,有一個官員叫周忱,於永樂二年(1404年)中進士,後“進學文淵閣”,閱讀大量皇家藏書,不斷累積自己的知識和學問。周忱被任命為刑部主事,“浮沉郎署二十年,人無知者”。然而,人生前期的知識沉澱和閱歷積累,為其後來才華的施展奠定了基礎。明宣宗時期,江南財稅沒有得到系統梳理,缺一個能吏進行管理。當時大學士楊榮推薦周忱,“遷忱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糧”。等到周忱去了江南之後,從實踐中了解到許多豪族“不肯加耗”、許多貧困群眾逃亡這些重要的事實。他把讀書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到解決江南“稅額益缺”問題中,處理得遊刃有余。周忱創設制度,“令出耗必均”;分解調配糧長權力,將屯糧、驗糧、收糧程式設計得更加科學合理;整合財政、交通等部門資源,確保國家對江南稅額收取順利進行。任職期間的周忱政績卓著:“終忱在任,江南數大郡,小民不知凶荒,兩稅未嘗逋負,忱之力也。”

以 學 資 政

古代有才華的思想家在經歷複雜人世之後,靜下心來讀書,收獲頗豐。南宋思想家陳亮從獄中出來後,“歸家讀書,所學益博”。陳亮鑽研典籍,窮極義理之說,“以積累為工”“以涵養為正”,學問人生名於一時。陳亮的才華得到皇帝賞識,“禦筆擢第一”,被授予官職。比較可惜的是,陳亮還沒有大展巨集圖就去世了,但其學術文章留了下來。西漢名臣黃霸因事被關進監獄,在獄中,秉持“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理念,向經學專家夏侯勝學習《尚書》,體現了他不畏困難、堅持學習的精神。在獄中,黃霸學習積澱,為日後出獄成為幹練循吏奠定了扎實基礎。

開 拓 眼 界

古人求學讀書,有一類是為了開拓自己眼界。許多有作為有眼光的官員亦喜歡與博聞多才的人交往,目的亦是為了開拓眼界,充實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宋朝的林逋,是當時有名的詩人,其志向不僅在於仕宦,而且在於通過自身學識的增長來實現人生理想。青少年時期的林逋致力於學,他能避免章句之學,做學問追求達到古人提倡的恬淡高雅的境界,雖然“家貧衣食不足”,仍然能夠守於學業、安於貧困。後來,他定居西湖孤山,專心務學,寫出許多詩文傳世。宋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史歲時勞問”。杭州知州“每造其廬,清談終日而去”,羨慕其學問文章,與其探討切磋,充實人生體驗、開拓自身眼界,令人稱羨。有了學問文章,品人論世自然有其獨到之處。林逋遊臨江時,見到剛中進士但是“未有知者”的李諮時,當即論李諮:“此公輔器也”。後來,李諮果為國之重臣。其品人之準可見一斑。林逋去世時,宋仁宗“嗟悼”“賜諡和靖先生”。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作者石志剛),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