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收入重慶力帆“資質”,李想步步為營?

  力帆股份(601777,SH)12月17日的一則公告,讓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力帆)成功“易主”。

  對重慶力帆來說,這則公告來得稍微有點遲。早在今年8月,江蘇環保公眾網網站的一則《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年產10萬輛增程式純電動SUV項目》公示,已經提前暴露了重慶力帆和車和家的秘密“戀情”。只不過,與預想的不太一樣,本以為這只是一場各取所需的合作,沒想到車和家斥資6.5億元直接將重慶力帆“娶”進了門。

  為了讓這段姻緣結合得更徹底,力帆股份聲稱,未來將參與車和家的新一輪融資。從尹明善到李想,重慶力帆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完成“易主”的?

  “蓄謀已久”的收購計劃

  12月17日晚間,力帆股份發布了一則《關於出售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公告》,同意將公司所持重慶力帆100%股權以人民幣6.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新帆)。重慶新帆背後的實際控制方,正是北京車和家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則轉讓公告倒像是車和家步步為營的例行收尾動作。

  8月2日,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力帆常州分公司)在江蘇環保公眾網網站對《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年產10萬輛增程式純電動SUV項目》進行公示。

  有意思的是,重慶力帆常州分公司的注冊時間距離該項目公示日期僅不到1個月,注冊地點也與車和家常州工廠地址相同。彼時,有傳言稱重慶力帆將為車和家代工。但李想在接受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採訪時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們不會選擇代工”。

  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11月26日發布的一則公示中,車和家露出了“蛛絲馬跡”。該公示顯示,受政策因素影響,車和家原定“年產15萬輛電動場地車項目”已停止建設,該項目及工廠已由重慶力帆汽車常州分公司租用並承接,車和家遺留的廠房、大部分生產設備、公輔設施和環保設施也由其一並接收。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車和家和重慶力帆的“戀情”已經暴露無遺。直到12月17日,力帆股份的一紙公告,將這對地下戀情正式公開。

  “國家是不允許生產資質買賣的,但可以通過兼並方式獲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說,車和家收購重慶力帆後,可以使用其生產資質進行生產。

  從重慶力帆常州分公司年產10萬輛增程式純電動SUV項目,到租借車和家常州工廠,再到車和家收購重慶力帆,每一步看似走得順理成章,實為步步為營。

  花6.5億元買“資質”李想有沒有撿到大便宜?

  車和家6.5億元買下重慶力帆,有人說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我們不妨來比較一下。

  去年12月,寶能集團以66.3億元收購觀致51%股權;今年2月,威馬花費11.8億元人民幣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大連新敏雅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了大連黃海汽車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由此“曲線”拿到了SUV和MPV產品的生產資質;今年9月,拜騰以承擔8億元債務的代價收購了天津一汽華利汽車100%股權。

  確實,與威馬等花大價錢獲取生產資質相比,重慶力帆算是很“便宜”了。但實際上,重慶力帆旗下已經沒有其他資產。

  根據審計報告,截至今年11月30日,重慶力帆的淨資產僅為161.05萬元,資產負債率鋼彈99.68%。今年前11個月,重慶力帆淨利潤為虧損2.37億元。

  此外,根據審計報告,淨資產僅為161萬元的重慶力帆,最終確定的評估結論為83.56萬元,但交易雙方協商確定的交易價格為6.5億元,較估值溢價超過770倍。由此來看,車和家6.5億元買下重慶力帆,並不便宜。

  再來看看車和家斥資6.5億元買了什麽?

  重慶力帆及其子公司全部印章實物、各類檔案、資質證書、全套工商檔案……唯獨沒有土地、廠房和設備。捨得花6.5億元,車和家真正看上重慶力帆的恐怕只是那個生產資質。

  不過,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18日正式對外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對汽車投資項目從核準管理改為備案管理,同時對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設定了一個“3萬輛/30億元銷售額”的門檻。這也意味著,一家新造車企業是否能夠活下去將真正由市場來決定。

  以6.5億元的代價獲取生產資質,對車和家來說,或許只是造車萬裡長征路上的第一步。

  李想“造車路”剛剛開始

  力帆股份的這紙轉讓股權公告,其實也是力帆的現實需求。

  尹明善一直鍾意於跨界、多元化的路子。2000年以來,力帆股份對足球、酒業、防盜門、礦泉水以及資訊設備製造等行業輪番涉足。但自從2015年力帆股份發布總額52億元的“史上最大”增資方案,希望借此轉向新能源後,尹明善對新能源汽車越來越癡迷。

  2017年初,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控股)甚至突然將重慶力帆足球俱樂部90%的股權出售給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僅保留10%股權。彼時,有觀點認為,力帆控股之所以出售力帆足球,意在轉戰新能源汽車。

  根據力帆股份財報,力帆控股在2009年淨利潤開始超過3億元,2010年時的淨利潤達到4.4億元,此後力帆控股的淨利潤一直在3億元到4億元之間徘徊。2015年,由於在新能源等領域的投入增加,力帆的淨利潤縮減至1.1億元。

  此次6.5億元的轉讓價,對力帆股份來說,也足夠有吸引力。根據力帆股份三季度財報,今年前三季度,力帆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4億元。

  此外,今年以來力帆股份頻頻質押股權。據統計,截止到今年9月,力帆控股已經進行了16次股權解押和質押操作。業內有分析認為,股權質押雖然屬於正常行為,但難免會讓市場懷疑力帆股份存在資金或經營方面的問題。

  據了解,力帆股份旗下有兩家汽車公司,分別為重慶力帆和力帆乘用車,都有獨立的汽車生產資質(含新能源)。其中,重慶力帆在2014年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此次“放棄”重慶力帆,意味著正全力衝刺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力帆股份,把“寶”全押在了力帆乘用車上。

  為老東家盡完最後一份力後,重慶力帆進入“李想時代”。成立於2015年的車和家,風頭曾不遜於蔚來和威馬,但由於對政策判斷錯誤,小而美的SEV項目失敗,車和家不得不推倒重來。李想應該很清楚,留給車和家的時間不多了。

  按照車和家的計劃,今年10月亮相的首款量產車理想智造ONE,首批交付時間是2019年第四季度。據李想透露,車和家常州工廠將於明年年初開工。

  與新造車企業相比,車和家從量產、交付時間來看,都走在了包括蔚來、威馬、電咖、小鵬等企業後面。6.5億元收購重慶力帆,拿下生產資質,對車和家來說只是交了巨額入場費,接下來的路也不一定好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