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洞察者| 汽車投資管理機制調整 幾家歡喜幾家愁?

文/ 大鵬

大家總念叨的政策風險,沒想到說曹操曹操到。

今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新規自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其中明確了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及其余由省級政府核準的汽車投資項目均不再實行核準管理,調整為備案管理。

一時間,石破天驚,鴉雀無聲。相信已“上車”的諸位,心裡已是天雷滾滾,臉上熱淚盈眶。為了新能源生產資質,天曉得他們花了多少錢又做了多少揖。

就在昨晚,力帆發布公告稱,力帆集團擬作價6.5億元將持有的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而該公司是車和家100%控股子公司,希望後者沒有付太多的定金。

如果力帆不能為車和家提供整備生產線,不到24小時,力帆的殼資源理論上貶值成零。哭暈的還有威馬、電咖、拜騰,他們都通過收購搞定了殼資源。

不過擦擦眼淚仔細看看《規定》,“殼資源”並未完全清零。《規定》指出,“汽車整車和其他投資項目均由地方發展改革部門實施備案管理。其中,汽車整車投資項目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備案。”

核準製變成備案製,理論上意味著準入製變成了“過程管理”製,而並不是毫無管理。換句話說,這個“案”,不是你想備就能備上的。

在省一級行政區劃內,有省級發改委綜合權衡,既不能一擁而上,也不能掐尖取精。那怎辦?省級政策部門必須要制定出新的遊戲規則,實際上仍須在資質上篩選,但條件應該大大放鬆了。此前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拿到牌照的“十五勇士”,所擁有的資源照著未來的標準,可能大大過剩了。

省發改委能不能把所有申請者都放進來?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斷不可為。因為《規定》還指出,要發揮市場在產業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同時仍然“發揮政府作用”,堅持“誰投資誰負責、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

顯然,雖然審批權下放了(不是取消),但問責製和追溯制度意味著要將“合格的生產者”扶上馬。放任“空頭公司”備案將來是要承擔責任的。但帶來的影響是不再有名額問題,入口變寬,“殼資源”大幅貶值是毫無爭議的。

此前有很多人非常不理解,有些新能源造車企業搭了好大的架子,從全球研發團隊到新建設的嶄新生產線,從試車跑道到中心城市的體驗店一應俱全,就是缺一紙牌照。沒有資質生產個毛線?現在看,耐心等待的老闆們真是高瞻遠矚。等靠要的成了人生贏家。那麽,後者僅僅是懶癌發作,還是洞悉天機?

從上市公司改革的脈絡可知,政策管理改革的方向越來越傾向於讓市場決定。也就是讓“看不見的手”來決定資源配置,雖然不可避免的導致糾錯機制後置,貌似浪費一些資源,但最終資源利用的結果往往好過人為篩選。

政策的手越閑,“看不見的手”就會越積極。同理,缺乏核心競爭力、財務瀕臨崩盤,靠販賣資質過活的殼資源們,貶值是早晚的。

看清楚這一點並不難,難就難在篤定自己資金到位、生產線就位、產品下線的當口,資質管理政策剛好放鬆,誰也沒有神奇水晶球能預卜未來。

目前的趨勢是,涉及到市場,輕捷者先得;涉及到政策準入,急切者易損。歸根結底是實力說話,政策促使“殼“貶值,只不過是讓“殼”回歸市場價值。從這一點上,儘管不少企業付出了機會成本,但備案製的積極意義不可忽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