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牛冠全球!3200點拉鋸戰,尋找市場突破口

滬指再次站上3200點

周三(4月24日),A股V型反彈,創業板表現明顯強勢,藍籌股整體表現較弱。上證綜指收盤漲0.09%報3201.61點;深成指漲1.1%報10236.27點;創業板指漲2.08%報1718.85點;萬得全A漲0.64%。兩市成交6523億元,創兩個月新低。

A股年內漲幅領跑全球

4月以來,滬指在3200點附近來回拉鋸,自2400點底部以來漲幅達30%。截止4月24日收盤,上證綜指年內累計上漲28.38%、深成指累計上漲41.39%、創業板指累計上漲37.45%包攬了全球主要股指漲幅前三位。

產業資本高位瘋狂套現

A股行情持續回暖的同時,產業資本減持也隨之升溫。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止4月24日,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累計淨減持375.08億元,其中僅在1月份獲得淨增持。2月-4月單月淨減持金額分別為79.19億元、275.69億元、58.75億元。

今年以來,隨著A股各大指數的持續上行,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趁機減持。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止4月24日,有1027家A股公司公告重要股東進行了減持操作,總減持金額高達1070.93億元。而同期只有624家A股公司公告有重要股東進行了增持,總增持金額為695.86億元。總體來看,年內A股公司重要股東淨減持金額為375.08億元。

電子元器件、計算機居減持前列

行業層面,今年年初行情中增長較快的電子元器件、計算機、機械等板塊位居減持前列。

而在4月以來,減持數額較大的行業包括生物製藥、技術硬體與設備、材料、耐用消費品與服裝等行業。淨增持行業主要有公用事業、資本貨物等。

具體來看,在重要股東實際減持方面,今年以來重要股東淨減持金額超過1億元的個股有165隻。其中,重要股東減持金額超過2億元的個股有76隻,超過5億元的個股有23隻,中興通訊、立訊精密、信維通信、同方股份、智飛生物5家公司重要股東淨減持金額均超過10億元。

對於今年上市公司大幅減持的現象,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桂浩明表示,大股東要考慮市場的實際情況,合情合理減持,不應該率性而為,反對無原則的清倉式減持;而投資者方面,要盡量避開大股東持股比例很高、同時有明顯減持意願的公司,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銀河證券認為當前產業資本對公司盈利情況仍不看好,雖然近期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定程度上優於預期,但在政策利好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基本面底部可能尚未達到,後續行情存在不確定性。

可轉債發行快速上升

2017年2月份,再融資新規頒布後,近兩年定增融資大幅下降,上市公司融資需求紛紛轉向了可轉債市場。2018年股市下行中,可轉債發行時快時慢,5月、9月、10月僅發行寥寥數隻,而11月和12月逐漸好轉。

2019年隨著大行情回升,今年不到4個月時間裡,目前共有49家上市公司發行了可轉債,合計募資1472.95億元,創歷史新高。相對於2017年和2018年均有大幅增長,預計全年增長翻倍已無懸念。

可轉債規模快速壯大,與銀行加快大額發行密不可分。Wind數據顯示,今年共有3家銀行發行了可轉債,分別是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和江蘇銀行,合計募資860億元,佔了總發行規模的60%。

緊隨其後技術硬體與設備、公用事業等6大行業發行規模超過50億,而募資較少的商業和專業服務、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等行業發行規模不足10億元。

機構頻繁調研科技型行業

市場高位整理,經歷了年初以來的一波迅猛拉升後,未來的發力點會在哪裡,投資者正在尋找答案。

面對高位的行情波動,機構亦加大對上市公司的調研力度,想通過第一手資料,來尋找市場突破口。從機構調研及給出買入評級的公司行業來看,科技型和消費類是兩大關注焦點。

Wind統計顯示,4月以來,截止4月24日,有170多家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其中,有95家公司調研機構數超過5家,從相關公司行業分布來看,資本貨物最多,有20家,佔比21%;其次是技術硬體與設備,有17家,佔比18%。材料、軟體與服務行業公司數亦較多。

具體來看,匯川技術接受了417家機構調研,公司計劃收購貝思特100%股權,被絕大多數機構看好。此外,大華股份、勁嘉股份、四維圖新、大北農、海大集團、健帆生物、中順潔柔調研機構數均超過80家。

調研機構數超30家的公司如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