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美團估值可能超小米?

9月4日,美團點評更新了招股說明書,增加了截止到2018年4月30日的最新業績數據。據媒體報導,美團點評的IPO定價區間已經確定為每股60港元-72港元,定價區間為3575億港元-4290億港元(大約455億美元-547億美元)。未來9天,美團點評將啟動全球路演。

肯定會有些朋友覺得美團點評的這個估值高。要知道,此前小米上市的發行價是17港元,估值也不過539億美元。

根據美團點評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2017年美團點評實現收入339.28億元,當年虧損189.88億元;2018年1-4月收入則為158.24億元,當期虧損更是高達227.95億元。當然,與小米類似,美團點評的巨額虧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優先股的特殊會計處理。看來,國際會計準則確實也需要與時俱進了,要不然會造成上市公司損益數據的失真。

不過,即使把優先股、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投資公允價值虧損等全部扣除,美團點評2017年“經調整虧損淨額”仍然高達28.53億元,2018年1-4月則虧損了201.97億元。

與美團點評相對應的,小米經調整之後至少還是盈利的:今年上半年,小米的“經調整利潤”為21.17億元。

如果簡單地用利潤來對比的話,美團點評似乎根本不值這麽多錢。問題是資本市場對於硬體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估值方法不同;即使都是互聯網公司,流量型互聯網公司和電商型互聯網公司的估值也有不同。

對於硬體公司,資本市場要求盈利,然後按照盈利乘以PE(市盈率)估值;而對於平台型電商,資本市場則不太看重盈利,而是按照收入乘以PS(市銷率)估值。

最典型的就是亞馬遜,這麽多年一直都不怎麽盈利,市值照樣很高,最近都快要步蘋果的後塵突破1兆美元大關了。

正是因為資本市場的這種“種族歧視”,今年第二季度亞馬遜的淨利潤只有25.34億美元,相當於蘋果的22%,市值卻幾乎要跟蘋果並駕齊驅了,心疼蘋果公司CEO庫克一下……

老冀認為,資本市場對於美團點評的估值,主要還是參照阿里巴巴集團。這是因為,兩家公司都是平台型電商,幫助入駐商家完成與消費者的交易,從中收取傭金和廣告費。隻不過,阿里以實物商品為主,美團點評則以非實物服務為主。

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財報,2018年1-3月阿里巴巴實現收入619.32億元,老冀簡單粗暴地將其除以3然後乘以4,折算成2018年1-4月的收入為825.76億元。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大約為4500億美元。

同樣是2018年1-4月,美團點評的收入為158.24億元,大致相當於阿里巴巴的19.2%。由此,如果按照與阿里巴巴同樣的PS計算的話,美團點評的市值應該為864億美元。當然,由於美團點評還不具備與阿里巴巴相當的領先優勢和平台地位,一般情況下估值需要打個折扣。即便如此,美團點評上市之後,其市值仍然有很大可能超過小米(目前在530億美元左右)。

看完老冀的分析,大家也就明白為什麽小米在招股說明書當中,一定要把自己定義成“互聯網公司”了。問題是自己定義沒用,還得說服資本市場接受才行。在這裡,再心疼雷軍一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