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有“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那紐約倫敦呢?

前段時間,一篇《海澱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網上大火,作者栩栩如生地介紹了北京的一個獨特的圈子。

一時間連強大的海澱媽媽都“虎軀一震”,明明是擁有社會資源很多的一群人,在教育面前如履薄冰,殫精竭慮。無論社會報導如何呼籲“拒絕教育焦慮”,但現實卻總會比我們的想象得要刺激得多。正如誰能想到,今年美國名校招生中竟然爆出“驚天大醜聞”,劇情那麽俗套,手段也並無什麽技術含量。

原來在教育這方面,競爭的節奏已經如此之快,讓人大跌眼鏡。

1

美國“上東區”,拚個頭破血流之地

正如那篇文章中提到的,每個地區都有一個“上東區”。那在美國上東區的媽媽們是一種怎樣的存在?薇妮斯蒂·馬丁(Wednesday Martin)曾寫了一本書Primates of Park Avenue,生動地展示了這個地區的教育情況。

身為耶魯人類學博士的她和丈夫一起帶著孩子搬到上東區時,孩子剛剛2歲多,但是上東區的媽媽們認為,“如果進不了最好的幼兒園,那孩子就上不了哈佛”。之後她的“教育攻堅戰”足足打了六年。

在美國富裕指數最高的一個地區,作者遇到了一群Glam SAHMs,指代光鮮亮麗的全職媽媽們(glamorous stay-at-home-moms)。她們大多30多歲,擁有名牌大學的高學歷,丈夫也多是富有、有權勢之人,其中許多人經營對衝基金或私人股權基金。

這些媽媽焦急地、有時甚至是無情地帶著孩子走進社會競爭和學校錄取這兩種高風險的遊戲。從物色公寓、購買學區房、給孩子申請私立校開始,其緊張激烈程度令人怎舌。

這些孩子平日出入有司機、保姆陪同,還會搭乘直升機去度假。兩歲大的孩子,必須上“正確”的音樂課程。到了三歲的時候,就得請家教,準備幼兒園的入學考與面試。到了四歲,不會遊戲的孩子得請遊戲顧問。

作者還寫到:“上東區的生活自成一格……不是你在那裡生了孩子,就自然能融入,得不斷修練才行。”由此,作者展開了一系列的神奇的經歷,包括專門去買一個鉑金包。

2

階層分明的英國,一開口就輸掉了

英國,作為一個階層分明的社會,其頂級階層的教育更是觸目驚心。要說明的是,在英國有錢人並不等於精英上層社會,需要看家世背景以及口音。哪怕是貝克漢一家,也得努力朝著貴族靠近,搬到皇家肯辛頓-切爾西區,同時修煉自己的口音,聽起來posh一些。

英國的私立學校提倡的“精英教育”理念,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澱,成為英國的獨特優勢。為了把孩子送進好學校,家長們有多拚呢?2017年,《獨立報》曾經刊登的一篇文章報導稱:至少1/4的英國家長為了孩子上學而搬家。這個比例之高得令人震驚。

2017年《旗幟晚報》公布的數據顯示,倫敦地區內被英國教育標準局(Ofsted)評選為“卓越/Outstanding”的小學,學區內房價比全區均價高出8萬鎊。然而,頂尖私下的名額少之又少,除了出類拔萃的成績、卓越不凡的素質、良好的家世,還要在出生時就得排隊。

除了這些,英國家長為了孩子在私校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也是非常拚了。今年4月,《泰晤士報》曾報導稱,一家英國校外輔導機構推出了針對家長的每小時40英鎊的私教服務,培訓他們更好地輔導孩子完成作業。家長輔導作業,竟然也得請老師培訓,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據BBC報導,英國是在家教方面花費最多的國家之一,其校內科目私人家教的營收規模在2016年達到了20億英鎊。

3

天空之城,精英化穩固的社會有多可怕

去年,有一部名為《天空之城》的韓劇,隱射出韓國教育中令人震顫的一面:生活在“天空之城”的精英階層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幾乎付出一切,互相攀比、勾心鬥角。雖然電視劇有虛構誇張和劇情化的成分,但是真實的社會也平淡不到哪裡去。

在一本全面介紹韓國的圖書《太極虎韓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群“江南媽媽”。首爾的江南地區,是韓國著名的富人區,這裡有不少收費頗高的課外補習學校。典型的“江南媽媽”因強迫孩子們參加補習班到深夜而聞名,不管年齡大小都要上各種補習班。

事實上,韓國社會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非常精英化的社會,從三所頂尖名校畢業的學生,佔據了社會精英的一大部分。這迫使人們努力使自己高人一等,繼而造成在競爭上的惡性循環。

每年,韓國大學入學考試前後,都會有高中生自殺。韓國是全球自殺率第二高的國家。有人認為,這或許源於“韓國人總想向別人展現自己最完美的形象。”而教育作為“贏得面子”的重要方式,其品牌價值成為上流社會的敲門磚。

過度而競爭背後,是日漸畸形的觀念。電視劇的大火,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傳達了人們所見到的真實景象,教育成了個人競爭的重地,以壓倒一切的態勢刺痛著人們的神經。

4

這背後,或許重點已經不在孩子身上了

社會學家伊麗莎白·霍爾科特(Elizabeth Halkett)在其2017年出版的著作中,研究了美國社會地位的變化標誌。名校教育在這一點上被看作了一種奢侈品,它反映了一定水準的地位和文化資本。

在過去,有錢人用大家可見的奢侈品來炫耀自己的地位,也就是所謂的“炫耀性消費”。但時代已經改變了,霍爾科特認為,全球化和技術進步使這些商品更容易為普通美國人所接受,削弱了它們作為地位象徵的吸引力。

富人越來越多地把錢花在“不可見的、昂貴的商品和服務”上,這讓他們獲得社會資本,並用來培養孩子。在這些商品中,最重要的是教育。

不管是“上東區”的名媛,還是“江南區”的媽媽,其實將子女的教育看作是社會資本的一部分,這也促使著自身不斷追求看起來是完美人生的動力,她們不斷push自己,同時提早為孩子做各種準備。但在有些時候,重點已經不在孩子身上了,當重點偏離的時候,比影視劇還誇張的劇情便上演。

即便是有這樣的社會資本,然後呢?就能代表人生所有的幸福嗎?前段時間,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更新到了63歲的一年。這部每隔7年對特定的幾個孩子進行的訪談式紀錄片,剛開始意在講述不同階層之間顯著的成長差異。

然而,當紀錄片一直拍到了這些人63歲的時候會發現,比起階層這個命題,被討論更多的卻是“人生”這個主題,它比任何一個具體的階層都更顯迷人。當伴隨著主人公到年邁之時,你會發現什麽呢?

階級固然重要,它會影響人的教育機會和眼界。但是,階級並不會限制每個人追求幸福的自由。一些出身並不是很好的人,依舊能從其他領域獲得愛與動力,在人生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可能,過得還算幸福,並且踏踏實實地度過普通人生的每一天。誰都不能質疑和否認這樣的人生。

最後,用北大北大教授渠敬東的一番觀點作結:

“當每個人在每一刻都勝出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注定失敗了。”

“如果只為了‘贏’來確定教育目標、任何時候的成績名次都會是你的‘癮’,那就像吸大麻一樣,最後的結果就是年輕人過早地夭折。”

“我們千萬不要讓孩子過早地進入成人的狀態,用每時每刻的競爭和焦慮不安的心理來扼殺教育,扼殺我們的未來。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周成剛在路上”編整,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