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祛除「 濕熱 」的良藥《二妙丸》,可惜無人會用!

大家好,我是中醫劉醫生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劑中藥古方,二妙丸,這個藥方相信聽過的朋友,不是特別多,但是,它卻是祛除濕熱的,一個良方,話不多說咱們來看個案例。

濕熱身痛與類風濕關節炎

張某,女,53歲,廣東人,2016年7月24日初診。患者15年前患類風濕關節炎,身體關節疼痛,查類風濕因子、紅細胞沉降率與抗O均高。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與雷公藤製劑,效果不理想,指標也未完全正常。察雙手指關節已經變形,右手指關節如雞爪樣,身體酸脹疼痛,四肢關節疼痛,晚上尤劇,舌苔黃膩,小便黃,大便稀溏,食慾尚可。

處方:蒼朮,黃柏,忍冬藤,絡石藤,青風藤,海風藤,乳香,沒藥,薑黃,黃芪,當歸,雞血藤,蜈蚣,蘄蛇。1劑。

為水丸,每天2次,每次9g,飯後開水送服。

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由蒼朮、黃柏兩味葯構成。本方以黃柏為君葯,苦以燥濕,寒以勝熱,善祛下焦濕熱;以蒼朮為臣葯,苦以燥濕,溫以健脾,使濕去而邪不再生。二葯合用,可標本兼治,使濕去熱清,諸症悉除。

各個地方的自然特點不同,所患疾病的特點各有不同。生活在南方的人,南方因為氣象炎熱且多雨水,濕氣瀰漫。所以,容易感受濕熱邪氣,濕邪性質黏膩重著,為陰邪,善於侵襲人體下部,所以感染濕邪容易在人體下部出現病變,而且遷延難愈,治療起來難度大。

接下來跟大家說一下二至丸跟二妙丸(二妙散)

二至丸

為補陰助陽葯,這類成藥具有滋補陰液、補腎填精、溫補真陽的作用。此處方來源於明代名醫王肯堂撰寫的《證治準繩》,由女貞子、旱蓮草兩味中藥組方。

由於夏至採收旱蓮草,冬至採收女貞子,故名「二至丸」,具有補肝腎,養陰血的功效。

方中女貞子為主葯,補腎滋陰,養肝明目,輔以旱蓮草助主葯養陰益腎,並增加涼血止血之功,對肝腎陰虛所致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口苦舌乾,吐血衄血,鬚髮早白等症有較好治療作用,對神經衰弱、失眠、心悸亦有較好的療效,還可用於尿血、便血及崩漏等症。

二妙丸(二妙散)

為清熱燥濕類成藥,處方源自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中的二妙散,由黃柏、蒼朮兩味中藥組成,這兩味葯有一「清」一「燥」之妙,故名「二妙」,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適用於濕熱下注所致的足膝紅腫熱痛,下肢丹毒,白帶,陰囊濕疹,膁瘡等症。

方中黃柏性味苦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輔以性味苦溫的蒼朮以增強燥濕之功,兩葯合用而功效倍增。

加味化裁

加牛膝名為三妙丸,用於治療腰膝關節疼痛;加薏苡仁、牛膝名為四妙丸,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兩足麻木、下肢痿軟、筋骨疼痛、足脛濕疹癢痛等症。

小結一下

看完上面的案例,還有二至丸跟二妙散的區別,相信大家對這味祛除濕熱的良藥,有了一定的了解,正如《醫方考》說:二妙散「此方用蒼朮以燥濕,黃柏以祛熱,又黃柏有從治之妙,蒼朮有健脾之功,一正一奇,奇正之道也。」但是,在最後,還是再次提醒大家,用藥需辨證切記私自亂用。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劉醫生,個人微信:housheng68 有問必答!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