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融業開放“新11條”來了,銀行證券保險業都有大舉措!

金融業對外開放進程再次按下“加速鍵”。

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11條最新的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更大程度、更大便利地歡迎外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

最新的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涵蓋信用評級、理財公司、養老金管理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等金融機構類別,以及涉及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和準入門檻、縮短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過渡期時間等方面。

先看具體的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

1、允許外資機構在華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時,可以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評級。

2、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

3、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

4、允許境外金融機構投資設立、參股養老金管理公司。

5、支持外資全資設立或參股貨幣經紀公司。

6、人身險外資股比限制從51%提高至100%的過渡期,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

7、取消境內保險公司合計持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於75%的規定,允許境外投資者持有股份超過25%。

8、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

9、將原定於2021年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

10、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

11、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1條具體舉措此前官方也在多個場合透露過大概方向,因此,此次正式對外公布並未超出市場預期,均屬按照既定計劃地穩步推進。

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初在出席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發表特別致辭時就透露,要將原來規定2021年取消外資壽險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以及將原定於2021年取消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等措施。此外,今年5、6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在公開場合就具體透露過下一步銀行保險業、證券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

李克強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致力於發展更高水準的開放型經濟。我們將深化製造業開放,深化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開放,穩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自主降低關稅總水準,完善對外開放法律法規體系,更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中國對外商投資的開放度、透明度、可預期性會越來越高,整體投資環境會越來越好。

業內分析指出,金融業對外開放利於增加有效金融供給,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並促進制度規則的建立健全,完善金融制度供給。金融業開放的深化,將對國際資本產生持續而強勁的吸引力,促進跨境資金的持續淨流入。

證券公司等三類機構外資股比限制提前一年鬆綁

“將原定於2021年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這一舉措同樣與李克強在本月初公布的內容一脈相承。

證監會表示,提前於2020年內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是證監會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符合資本市場和行業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客觀要求,體現了我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近年來,證監會加快推進資本市場高水準對外開放。2018年中國宣布將合資證券、基金管理和期貨公司的外資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目前,外資股比放寬至51%的政策已落實落地,證監會於2018年發布實施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和《外商投資期貨公司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已先後核準設立4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

不少外資機構對加大對華投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發展表達了積極的意願,開放政策效果和各方反應良好,為加快推進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對外開放創造了有利條件。其中,3家外資控股券商,分別是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其中瑞銀證券以瑞銀集團增持方式成為外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為核準新設券商。

今年4月15日晚間,方正證券通過公告表示,在當天召開的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同意瑞信方正與瑞士信貸簽署增資相關協議,瑞士信貸銀行預計增資6.28億元,增資完成後持股比例由33%提高到51%,瑞信方正有望成為第四家外資控股合資券商。

外資券商通過合資企業在中國開展證券業務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我國首家合資券商中金公司於1995年設立,目前我國的合資證券公司共有12家,包括中金公司、瑞銀證券、高盛高華、德邦證券、中德證券、瑞信方正、摩根士丹利華鑫、東方花旗、華菁證券、申港證券、東亞前海、匯豐前海等。

證監會表示,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國證券、基金和期貨行業已取得長足進步,通過擴大行業開放,鼓勵良性競爭,持續增強實力,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和營商環境,促進行業服務水準實現躍升,以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滿足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快完善配套安排,扎實做好上述開放措施的落實落地,提升開放環境下的監管能力,有效防範風險,確保開放工作有序穩步推進。

債券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外資機構承銷資質迎“升級”

去年以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駛入快車道,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多個子領域在對外開放方面“全面開花”。目前,我國在外資金融機構市場準入、股東資質、業務範圍、牌照數量、持股比例等多方面持續“鬆綁”,努力構建內外資公平一致的市場環境。

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一直走在前面,本次公布的11條最新開放舉措中,就有3條涉及債券市場:

1、允許外資機構在華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時,可以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評級。

信用評級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此前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信用評級業務對外開放方面步伐較快。今年初,國際三大評級公司之一的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已獲準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包含金融機構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結構化產品以及境外主體債券在內的全部類別信用評級業務。相比之下,目前交易所債券市場的信用評級業務尚未有外資信用評級機構正式參與。

不過,2018年9月4日,央行和證監會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8)第14號》,明確人民銀行、證監會、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將協同債券市場評級機構業務資質的審核或注冊程序,對於已經在銀行間或交易所債券市場開展評級業務的評級機構,將設立綠色通道實現評級業務資質互認。這一規定實質上是對外資評級機構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掃清了一大制度障礙,此次宣布外資可以對兩大債券市場的所有種類債券開展評級業務,則是正式明確外資可進入交易所市場。

央行有關負責人稱,信用評級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引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在中國開展評級業務,有利於滿足國際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也有利於促進中國評級行業評級質量改善,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規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2、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

在交易商協會的承銷商分層管理體系中,承銷商被分為兩大類:主承銷商和承銷商,主承銷商又進一步被分為A類和B類。

目前,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摩根大通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在內的6家外資銀行取得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B類主承銷和承銷業務資格,其中,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目前唯一兩家獲得B類主承銷資格的外資行。

2017年6月,交易商協會放開外資行申請B類主承銷商資格的申請。在此之前,獲得債券承銷資質的外資行只有承銷商資格,並無主承銷商資格。對境內金融機構來說,有承銷商資格的多是城商行和財務公司。

對外資行來說,B類主承與承銷商資格有何不同?北京一外資行人士曾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目前,對外資行來說,主要是按照債券類型進行區分。如果是承銷熊貓債,擁有B類主承資格的外資行可聯合一個擁有A類主承資格的境內銀行聯合主承;但如果是承銷境內企業的債券,即便該外資行擁有B類主承資格,也只能擔任承銷商而不是主承。

“目前,如果是承銷境內企業的債券,6家外資行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只能作承銷商,而不是主承銷商。”上述外資行人士說。

也就是說,此次允許外資機構獲得銀行間債券市場A類主承銷牌照,對外資行來說,則可以主承銷商的身份承銷境內企業的債券,與境內承銷商在同一水準線上參與競爭。而在過去,外資行參與銀行間市場債券承銷業務,熊貓債是他們的主要業務目標,今後其業務範圍可以進一步擴展至債務融資工具全部品種。

此外,央行相關負責人還透露,考慮到外資銀行境內外母子公司業務聯動的特點,將進一步在規則層面加大對外資銀行境外母公司的考察力度。該舉措正在履行相關程序,近期將正式對市場發布。

3、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

今年5月,央行會同外匯管理局起草的《關於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通知》解決了同一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不同渠道投資的債券過戶、資金劃轉和重複備案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境外投資者入市投資的便利性。《通知》將於近期發布實施。

此外,外匯局方面近日透露,下一步將改革QFII和RQFII,擴大投資範圍,研究適度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管理。

前期試點允許外資設立合資控股理財公司

在本次公布的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舉措中,有兩條與理財公司相關:

1、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

2、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

前不久,銀保監會就特別“點名”歡迎財富管理、養老保險、健康保險等六類具有特色和專長的外資機構進入中國。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稱,引進在財富管理等方面具有專長和國際影響力的外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銀行理財子公司,有利於引入國際上資產管理行業先進成熟的投資理念、經營策略、激勵機制和合規風控體系,進一步豐富金融產品供給,激發市場競爭活力,促進我國銀行理財業務健康有序發展。

“我國資管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巨大,現有資管機構難以完全滿足快速增長的多元化市場需求。包括理財子公司在內的中資銀行和保險公司資管機構,與國際先進資管機構相比,多數成立時間較短、經驗較少。”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稱,目前,中資銀行、保險公司與外資先進資管機構以業務合作為主,允許合資成立外資控股理財公司,有利於引進國際先進的資管實踐和專業經驗,促進資管業及資本市場穩健發展,有利於發揮中外資資產管理機構各自優勢,進一步豐富市場主體和業務產品,滿足投資者多元化服務需求。

資管新規的頒布,標誌著我國資管行業進入新紀元。央行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局長陶玲今日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19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指出,從實踐看,外資資管機構往往管理規範,資產持有平均周期長,客戶服務理念也比較先進。引入外資資管機構,既可以為不同需求提供更多的產品供給,也可以增加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提升資本市場投資行為的理性。國內各類資管機構,也能夠對標國際水準,取長補短,提升管理能力,促進業務升級。

此外,銀保監會方面透露,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前期可采取試點方式,優先支持國外市場公認的成熟穩健財富管理機構進入,既可全部募集人民幣資金,也可募集部分外幣長期資金。在試點過程中,銀保監會將更加注重監管的專業性、審慎性、穩定性,更加注重事中事後監管,通過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等方式引導機構合規穩健發展,並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適時研究擴大試點範圍。

保險份量重,11條開放舉措4條與保險業有關

保險業對外開放實則是本輪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頭戲”,11條最新金融業對外開放舉措中,有4條涉及保險行業就足見其份量。這既有涉及外資準入門檻的放寬,也有縮短持股比例限制過渡期、允許專業外資保險機構進入國內市場等方方面面。

具體情況如下:

1、允許境外金融機構投資設立、參股養老金管理公司。

目前,我國養老金管理市場以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基金管理為主,規模和增長有限。而國內養老金管理公司還處於試點階段,試點采取成熟一家、批準一家方式,只有1家由建行設立的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允許外資設立養老金管理公司,有利於增加主體類型,增強市場活力,引入成熟養老金管理經驗,提升養老金投資管理水準。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采取成熟一家、批準一家方式,會同相關部委共同做好養老金管理公司許可準入工作。

2、人身險外資股比限制從51%提高至100%的過渡期,由原定2021年提前到2020年。

這是李克強7月初在2019年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特別致辭時公布的舉措。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稱,取消外資壽險公司股比限制,有利於吸引更多優質外資保險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引入更加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更加多元化的壽險產品,增強壽險市場活力,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服務。

3、取消境內保險公司合計持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於75%的規定,允許境外投資者持有股份超過25%。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稱,放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有利於吸收借鑒境外優秀保險機構的經驗做法,激發國內保險資產管理市場活力,促進提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能力,更好服務於保險資產的保值增值。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抓緊修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落實開放措施。

4、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

實際上,目前大部分《財富》世界500強的外國保險公司都已進入中國,在中國保險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為具有經營特色和專長但經營年限不足的外國保險公司來華創造了條件,有利於進一步豐富保險市場主體和保險專業服務,促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據悉,銀保監會將立即啟動相關法規修改,完成後即付諸實施。

金融業開放同時,監管強度需進一步增強

在強調金融業擴大開放的同時,監管能力和強度也要進一步增強。

國家外匯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近日也提出,我國金融服務業在擴大雙向開放的同時,也要加強有效的金融監管,強調金融必須持牌經營,金融牌照必須有國界,在國外獲得金融牌照但未在中國拿到牌照的金融機構,是不能給中國居民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

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各部門在提出金融開放方案的同時,必須要有明確的監管職責分工、風險承擔、數據獲取等內容。但從目前看,這方面是缺失的。

“大家開放的積極性都非常高,但監管分工、風險分擔機制等相對缺失。當前金融對外開放的發展有點類似於互聯網金融發展初期的情形,各個方面都在喊叫著要發展互聯網金融,但是對如何監管、如何風險防控卻談的比較少,以至於最後出現了金融亂象。”孫天琦稱,功能監管要真正落地,不能說金融牌照不是我發的就不歸我管,出現問題以後部委之間、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相互推諉,最終導致風險越來越大。

郭樹清近期也強調,金融管理部門今後將更加注重專業性、審慎性、穩定性,建立和完善以資本、償付能力、流動性、資產分類、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市場聲譽、合規記錄、過往業績等為主要內容的全面風險監管體系。同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行為監管,通過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等手段揭示風險,發現問題,采取措施予以糾正。對於嚴重違法違規、不審慎經營的機構,將依法予以嚴懲直至市場退出。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