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七成房顫有誘發因素,生活中這4件小事風險最高,趕緊改過來!

超七成房顫有誘發因素

飲酒、攝入咖啡因、缺乏運動和睡眠不足位列前四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發表在《心律》雜誌上的一項針對房顫患者的調查發現,房顫的主要誘發因素是一些容易糾正的生活方式,糾正這些危險因素則可預防和減少房顫發作。

研究者對1295名房顫患者進行了誘因調查,這些誘因由房顫患者審查委員會確定,共11個潛在觸發因素。74%的人報告房顫由相關因素誘發,最常見的是飲酒(35%)、攝入咖啡因(28%)、缺乏運動(23%)和睡眠不足(21%)。

飲酒沒有安全閾值,少量飲酒也能誘發房顫

早在1978年,美國的研究者Ettinger就發現周末或假期大量飲酒會導致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顫風險顯著升高,稱為「假期心臟綜合征」。之後進行的一些研究提示,飲酒和房顫存在線性關係,大量酒精會產生心肌毒性,同時可導致心律失常,誘發房顫。

201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適量飲酒,也會導致房顫發生。與不飲酒者相比,每天攝入酒精10毫升,可使房顫的相對風險增加8%;每天攝入酒精20毫升和50毫升,房顫的相對風險分別增加17%和47%。哥本哈根城市心臟研究也顯示,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升高房顫風險。飲酒量與房顫風險之間似乎呈線性相關,飲酒沒有安全閾值。

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劉興鵬認為,飲酒誘發房顫存在如下特點:

1. 性別差異。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在攝入較低劑量酒精時就已經面臨房顫危險的增加。

2. 與飲酒的種類相關。從高到低為烈酒、葡萄酒、啤酒,啤酒與房顫風險無顯著相關性。

3. 飲酒誘發房顫,與量無關。每日酒精攝入量增加10克,房顫的風險就會升高1.08倍。

4. 對於陣發性房顫患者,飲酒可致房顫發作。

5. 對於房顫消融術後患者,飲酒使複發率顯著增加。

咖啡因使心臟病加重和加速

除了酒精對心臟不利,過量喝咖啡也會引起房顫。咖啡對於身體是好是壞,一直都備受爭議,美國咖啡協會發言人喬·德魯羅說:「咖啡還被證明可以降低患某些疾病的風險,包括2型糖尿病、肝病、結直腸癌、阿爾茨海默病、皮膚癌等。」

但美國心臟協會文斯·布法裡諾博士說:「如果你有心臟病,你就應該限制咖啡和咖啡因的攝入量。咖啡因使心臟病加重和加速」。

荷蘭的研究者讓30個成年人連續2周每天喝1升咖啡,結果發現,飲用咖啡者體內的高半胱氨酸含量平均增加了10%。而高半胱氨酸血症可能增加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

而且,對於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果大量攝入咖啡因,相當一部分人會有明顯的房顫癥狀,如心慌、早搏等。

美國「每日健康」網站總結了房顫患者的7個隱藏風險,其中一個就是攝入咖啡因會引發房顫。過多的咖啡因會成為房顫的誘發因素,造成不規則心跳的頻繁發作。同樣的後果也顯現在咖啡因藥丸、能量飲料和其他含有咖啡因的物質中。

高強度的運動易誘發房顫

運動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然而過量運動卻會誘發房顫。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介紹,一些研究發現,專業運動員比普通人群更易出現心律失常,其中以房顫最為常見。

長期大量的耐力運動,如馬拉松長跑、越野滑雪和自行車運動會使心房壓力緩慢增加,逐漸出現心房擴張,而且運動後一些炎症因子水準升高,可導致心房纖維化。

除了心房結構的變化,長期的耐力訓練會使自主神經系統的活性發生改變,容易誘發房顫發作。還有研究證實,高強度運動與低強度運動帶來的心血管益處相似,抑或更少,長期的高強度運動會增加房顫、冠狀動脈疾病、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風險。

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建議:有氧運動要做到「一三五七」,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天至少一次,連續運動3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保證五天,運動時心率大概是170減年齡,推薦每天快步走6000~10000步,每分鐘走100步,如果身體能耐受,還可以走得更快。

適合進行的有氧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運動等。如果沒有固定時間進行運動,那就利用工作間隙或其他碎片時間,盡量站立、步行,減少久坐、使用電梯及以車代步的情況,讓運動時刻融入工作和生活。

睡眠不足與房顫發病率密切相關

另外,對房顫的誘發起重要作用的就是睡眠不足。如果你是一個常熬夜的加班族,或者是患有失眠的不眠族,就要格外小心了。睡眠時間短、低質量的睡眠與房顫發病率密切相關。

美國新罕布希爾州達特茅斯學院希區柯克醫療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在6年間調查了18755名年齡在60~76歲美國男性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發現了1468名睡眠中伴發房顫的病例。研究者指出,在睡眠時間段或出現呼吸暫停者中,經常會出現心律失常的癥狀,而房顫就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

房顫被稱為「21世紀的心血管流行病」,在全球的發病率不斷升高。然而,在臨床實踐或指南中房顫預防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馬長生教授等曾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發表過一篇綜述文章,他認為,如強調整體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選擇,加上危險因素更好地控制,相當高比例的房顫是可以預防的。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 編輯 || 燕聲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