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注意事項|夏季艾灸5大忌諱,你知道哪些?

艾灸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在艾灸時總是犯一些忌諱。

在艾灸界,有句話叫:「灸不得法,不如不灸」。施灸不當,不但影響效果,嚴重時還會傷身!

正值夏季,著裝輕便,艾灸起來特別方便,大傢夥兒的艾灸熱情也持續高漲。所以,小編有必要跟大家聊聊夏季艾灸的忌諱,希望大家避免,免得做「無用功」。

忌諱1:不挑時間(傷脾胃、傷陰)

艾灸最好選擇在陽氣相對比較旺盛的時候,因為這樣可以疊加「天之陽」和「地之陽」的效果,事半功倍。建議在上午10點-下午4點之間艾灸,這個時間段最適宜。

此外,艾灸能行氣活血,而吃完飯之後,人體氣血大部分集中在胃裡幫助食物消化,此時艾灸其他部位會影響胃部氣血的供給,不僅艾灸效果不明顯,還會影響腸胃對食物的消化,久之易誘發胃腸疾病。所以,即便你再想艾灸,也不要在飯後一小時內進行。


其次,無論如何請在晚上11點前灸完,並且盡量少取穴,艾灸結束後,可以加灸一些滋陰穴位,如三陰交、湧泉

忌諱2:艾灸時間過長

很多朋友認為艾灸時間越長越好,並且,持這種觀點的朋友不在少數。

《靈樞·經水》記載:「灸而過此者,得惡火則骨枯脈遙」。就是說,如果不能把握好施灸的限度,不但不會取得良效,反而易造成「惡火」等不良反應。

因為人體是一個陰陽平衡的整體,偶爾艾灸時間過長倒也問題不大,但如果長期如此,就會導致陽氣過盛,陽氣過盛便是火,容易傷及經絡和元氣。

尤其對於剛剛接觸艾灸的朋友來說,切忌一上來就艾灸很長時間,那樣身體多半受不了,正確的做法應是循序漸進、穩紮穩打,讓身體不斷適應艾灸帶來的好處,然後再慢慢延長艾灸時間。

忌諱3:灸後不封穴(外邪入體)

我們都知道,艾灸過後穴位處於開放狀態,經絡也變得通暢,此時如果不及時封穴,就會導致風寒濕等外邪入侵,並順著經絡入侵,透達機體,所以艾灸過後必須封穴。

其實,夏季封穴也很重要!因為艾灸的熱力效應,毛孔張到最大,而夏季濕氣重,加上著裝寬鬆透氣,濕氣極易入體,與暑邪相互勾搭,形成暑濕,最常見的就是引起暑濕感冒,出現發熱、頭昏頭痛、身體倦怠、無汗、口渴心煩、脘腹脹痛、胸悶、噁心嘔吐等癥狀。

所以,夏季艾灸過後一定要封穴,只要輕輕拍打穴位周邊,然後用衣物遮住穴位,就能達到封穴的效果。封好後再灸另外一個穴位。

忌諱4:灸後立即洗澡(濕邪入體)

夏季氣象炎熱,加上艾灸房間相對密閉,所以艾灸過後最易出現一種情況:出汗較多。一些朋友覺得汗液黏黏的,渾身不舒服,常常急於洗澡,並且認為只要洗熱水澡,就沒有關係。

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

因為艾灸過後,熱力讓身體毛孔張到最大,此時洗澡,最易造成濕邪入體,好比把全身的大門給打開了,歡迎濕邪進去。熱水也是濕邪呀!

所以,儘管你沒有進入空調間,也沒有吹風,避免了寒邪和風邪,但是濕邪你是妥妥地避免不了。而六淫之中,濕邪最難祛除!相當於這次艾灸就白做了!

所以,建議大家艾灸結束後,至少要過3個小時才能洗澡,並且為了增加艾灸效果,可以在艾灸前喝點兒熱水,以便更好地幫助毒素隨汗液排出。汗液黏黏的,不舒服,這些都不重要,這是在給身體排毒呀!

忌諱5:艾灸時斷時續

有些朋友容易上火,於是不敢艾灸,怕越灸火越大。

其實,《黃帝內經》裡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

就是說,「寒為熱病之因」,在很多時候,身體之所以表現出熱症,是因為體內寒邪過盛!體內寒氣過重,就會把熱排斥在外,而火性炎上,就會出現上火癥狀。即,體寒是上火的根源!

而艾灸具備雙向調節的功能,可以通調身體的虛實寒熱。

即便體質偏熱的人,也可以艾灸,《類經》中說:「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起窗,如揭起被,皆謂之發」,就是說,艾火施灸可以擴張血管、加速血流、宣通腠理,從而達到散熱退熱、驅邪外出的目的,古人將之稱為「火有拔山之力,開門驅邪之功」。

當然,相比於一般灸友,陰虛之人艾灸需要小心控制灸量,時間適量短一些,感覺適應了,可以逐漸延長時間,然後每次都要灸下半身腿部滋陰穴位(如三陰交、太溪、湧泉等),引火歸元,就不容易上火了!


▌圖片: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供交流學習使用,非商業目的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0755-23607246告知刪除

▌注意: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