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熱鬧的暑期實踐背後,大學生們收獲的是什麽?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每到暑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加入社會實踐來充實自己的假期。

從城鎮到鄉村、從學校到社會……大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檢驗校園生活知識的積累,零距離地接觸熱情、真實的社會。他們拿出心靈的相機,調好實踐的焦距,為自己的人生記錄下珍貴的瞬間。然而,熱鬧的社會實踐背後,大學生又收獲了什麽?是一次旅行?是一項任務?還是一次抵達,一次對社會深刻的觀察與思考?學生傾向什麽樣的社會實踐?如何評判社會實踐的效果?這個假期,記者走進火熱的社會實踐隊伍,一探究竟。

記者了解到,今年全省高校大學生千余支實踐隊活躍在鄉村、社區、文化古跡等眾多場所。實踐活動按內容分為幾類:有尋訪紅色印記,走進革命老區弘揚紅船精神;有進農村、社區等基層部門展開志願服務;有發揮專業特長,助力鄉村振興;有探尋非遺傳承之路;還有為山區兒童展開支教等……記者發現,其中尋訪調查類實踐佔了一半,支教實踐佔兩成,技術類實踐佔了兩成,另外還有些文化采風類實踐、職場體驗等。

尋訪紅色印記弘揚紅船精神

今年暑假,來自浙江工商大學的包健斌和他團隊的小夥伴一起赴金華台灣義勇隊紀念館,回顧紅色歷程,瞻仰革命先烈,學習革命精神。剛從金華回來的他回憶起實踐經歷很是激動。他說,在現場,仿佛置身當年的抗日現場,感受到那激情澎湃的歲月,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紅船精神的重要意義。包健斌告訴記者,通過這次實踐尋訪,小分隊全體同學近距離地感受到了紅船精神,感受到了抗日時期兩岸人民共赴國難、同仇敵愾、團結禦侮的寶貴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把紅船精神和學習生活緊密相連,牢記革命傳統,發揚革命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堅持理想,不畏艱難,爭做時代新人。

就在上個月底,浙江工業大學“啟航”暑期實踐隊來到衢州市柯城區進行社會實踐。隊員們向社區居民詳細講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活動中社區改造的內容。在荷西苑社區的第二部門網格裡,“啟航”實踐隊隊員挨家挨戶地敲門告知,在街頭巷尾與居民交流溝通,幫忙清理僵屍車,清理陳年雜物並規整車棚車輛的停放。 “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社區工作的艱辛。巡視居民樓時,社區工作人員當看到樓道下已積灰的雜物,便會不由自主地伸手清理雜物,即使在居民不理解的情況下,工作人員也會反覆地解釋,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紅船精神中‘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種兢兢業業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值得我們去學習並踐行。”這是隊員們實踐下來最大的收獲。

發揮專業特長助力鄉村振興

這個暑假,一群來自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95後”大學生活躍在寧波海曙、寧海、慈溪、余姚等地,投身於美麗鄉村建設的社會實踐。

在寧海縣黃壇鎮盈坑村,學生們教老人學習使用手機微信,對孩子開展安全教育,還指導村民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水源地保護知識……“我們‘村鎮振興’小分隊就是想親身體驗農村生活,為農村農業農民做點實事。”隊長陳敖說。

浙江工商職院大二學生錢威告訴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首先要真正走進鄉村、了解鄉村,未來才能有所作為。“古村之行上了生動的一堂課,在品味歷史遺韻之時,全面了解了鄞江鎮的明日之業。”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實踐隊拜訪“寧波走書傳人“聞海平

烈日下,隊員們行走在田間地頭、河道水渠、街道民舍,設計研發特色農業電商項目,為村莊治理建言獻策,尋訪民間藝人傳習傳統技藝……

在黃壇鎮盈坑村陳敖和同學們發現,這個大山深處的偏僻山村,除了香榧、茶葉、竹筍、紅豆等高山農產品,其實還有“藏寶”無數。村裡的特產——野生黃精更是食用爽口、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這麽多好東西!不借助電商平台行銷真是可惜了。”說乾就乾,隊員們利用所學工業設計專業的優勢,進行特色農業電商的小項目設計與研發,聯合村經濟合作社在淘寶上開設了一家盈坑線上農產館。“雖然現在網頁還在進一步優化,網上平台後期運營和農產物流等問題還待進一步解決,但同學們這種服務農村、創新創業的熱情是值得肯定的。”團隊指導老師、浙江工商職院明智學院黨總支書記陳軍強說。

不僅如此,“村鎮振興”小分隊還對寧波市自去年開始全面推廣的“村民說事”制度具體實施情況進行了調研。“村民說事”制度發源於寧波象山,是一種“以人民為中心”為核心理念,以“說、商、辦、評”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基層治理制度體系,同學們之前主要通過聽老師講授和查閱資料的方式有所知曉,這次通過實地走訪,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們針對該制度深化推廣提出的5條可行性建議得到了村黨支部書記的點讚呢!”

與此同時,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的8名師生也在假期走進了安吉縣龍王村,用畫筆為光禿禿的蓄水池披上了“美麗衣裳”。作為此次實踐活動的負責人,中國美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龍翔說,所謂美育,不僅是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還要培養他們對社會的擔當和責任。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展現美院人的風采,為美麗鄉村增色添彩。

探尋非遺傳承感受匠心巨製

就在前幾天,一支由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6名學生組成的“調研硤石燈彩文化,傳承傳播工匠精神”實踐服務團在嘉興海寧開展為期一周的實踐調研活動,探尋硤石燈彩傳承之路。

作為浙江省著名的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硤石燈彩為海寧的三大文化之一,以針刺工藝著稱,在燈彩界富有盛名。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趙昶老師帶領6名同學進行深度的硤石燈彩調文化研,通過參觀當地的博物館文化館,走訪硤石燈彩專業生產公司,拜訪燈彩手工藝人,讓學生感受物華天工,領略匠心巨製,發揚燈彩文化。

浙江財經大學實踐隊探尋硤石彩燈非遺文化

在海寧博物館的燈彩館裡,實踐團成員們欣賞到了耗時600多個工作日手工製成的文輝閣燈彩,並了解了各種形式大小的燈彩,有禮品用的壺瓶燈,以紅樓夢為故事背景的珠簾傘燈,還有觀賞用途的鯉魚躍龍門等。

“硤石燈彩在製作工藝上比其他燈彩要精細很多,觀賞性也更強。點燈之後,硤石燈彩更加美不勝收,歸功於匠人在細節上的用心!”隊員梅一凡說。

帶隊老師趙昶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重要的就是匠人手工藝的傳承,而獲得手工藝人的第一手口述資料,又是深度調研的根本,因此,實踐團最重要的行程就是探訪硤石燈彩的幾位傳承人。

團隊成員郭徐青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靠的都是此般堅守初心的手工藝人,是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是他們孜孜不倦的教誨傳播,是他們日日不知疲的匠心製作,硤石燈彩得以揚名。這樣艱苦堅守的精神,值得當代大學生讚揚學習。這次的參觀看似是以手工藝品為主體,但我們從中汲取到的非遺精神更是讓人難以忘記的。”

暑期,中國計量大學實踐隊也尋訪了桐廬製秤匠人 ——申屠永新。 隊員們表示,通過此次尋訪,被申屠先生的工匠精神所打動。“申屠先生告訴我們,做秤首先要做人,秤象徵著公平公正,做任何一件事情,心中有杆秤才不會失衡。做人也要心中有一杆秤,有一個支點,有一個標準,有擔當,這樣才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同時,擁有很好的心態才能做好每件事情。”

提前感受職場收獲寶貴經驗

當然,暑期社會實踐並不只是到外地進行尋訪調研和志願服務,企業實習也是其中的一類。來自浙江傳媒學院新聞專業的小楊今年暑假並沒有回老家,而是留在杭州的一家媒體實習。

“實習是學以致用,並將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克服再予以進步,實習中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相互學習,相互進步。”這是小楊實習了一個月的體會。 小楊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她們6名實習生5:30就要起床,洗漱吃飯趕地鐵,將近兩個小時的地鐵路程,外加4公里的步行路程。 “每天趕路雖然很累,但是通過實習學到的東西遠比受累多。”實習時,小楊不僅要做編輯的工作,還要出選題採訪,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往往在實踐中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收獲頗豐。

作為暑期“必修課”大學生如何找準定位?

“社會對個人能力的要求絕不只是書本知識。”這是參加社會實踐後大學生們的共同感受。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多數大學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發生了一些變化。從沒去過農村的城市大學生,現在走進了革命老區,感受真正的紅色文化;此前在與人溝通、社會經驗的積累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通過實踐之後,都得到了比較明顯的改觀。

浙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沈國華告訴記者,高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已經走過了30年的歷程,覆蓋面越來越廣,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形式更加多樣。暑期實踐的成果不僅僅體現在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升上,在基層群眾中也有很好的反映。“曾經,我去山區的一個村調研,村裡的宣傳欄裡掛滿了我們大學生暑期支教的照片,村支書指著照片紛紛讚揚這些大學生!”

沈國華說,大學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最終要落實到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在課堂裡讀“有字”之書,還要走向社會讀“無字”之書。開展暑期實踐的初衷就是要讓呆在象牙塔裡的大學生接觸社會,走向社會,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找到差距,明確目標,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據了解,許多高校對學生在假期裡的社會實踐都有具體要求,有些學校還將實踐活動和學分掛上鉤,因此社會實踐已成了大學生在暑假的“必修課”。 浙江工業大學團委副書記金詩南告訴記者,像浙工大就把學生的社會實踐納入了思政課的一個必修環節,只有參加了社會實踐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

金詩南說,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範圍劃得很寬,既可以是組隊進行包括社會調查、專題調研等“項目化”的社會實踐,也可以是志願服務、打工等“體驗式”的社會實踐,還可以是企業走訪實習、研學旅行等“學習型”的社會實踐,對大學生本身來說,選擇實踐活動要與自身的專業特長結合起來,不要盲目選擇活動項目。她也建議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要更“扎實”些。學校也在盡力幫助大學生做一些引導。

浙江工商職院校長姚奇富認為,社會實踐不單純是一項活動,而是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和鞏固理論教學成果的重要環節。把社會實踐更多地融入思政理論課教學,打造“行走的課堂”,也強化了學校思政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道的育人效果。

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吳俏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