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財看見|中國第一大稅種改革!對誰影響最大?

今年5月1日起,國家圍繞增值稅推出了一批減稅政策。作為我國第一大稅種,增值稅的改革對各行各業發展都具有很大影響,增值稅到底是怎樣一個稅種?增值稅是如何徵收的,你了解嗎?

據了解,增值稅最早於1954年在法國實行,九十年代諸多發展中國家開始效仿發達國家的增值稅制度。各國普遍先局限在方便核算的製造業開始徵收增值稅,再向其他行業推廣。增值稅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第一大稅種。2017年,我國增值稅收入達5.6兆,佔稅收比重的39%

增值稅是如何徵收的?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增值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因此採用稅款抵扣的辦法

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售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舉個簡單的例子,企業購買木材然後加工成桌椅出售,買木材的價格為100萬,假如稅率為11%,那麽就會有增值稅進項稅額11萬(100萬*11%),木材加工成桌椅賣掉的價格為200萬,增值稅稅率為17%,那麽就會有增值稅銷項稅額34萬(200*17%),企業最終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就是23萬元(34萬-11萬)。

我國於1984年正式建立增值稅這一法定稅種。2012年,上海率先實施營改增試點。2016年5月,營改增試點全面推行。截至目前,我國增值稅稅率經歷了4次調整。

營改增試點前,增值稅有17%和13%兩檔稅率,其中17%為正常普通企業適用的稅率,而13%為優惠稅率,比如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糧食、自來水、煤氣等,還有跟農業有關的農藥、化肥等等,都適用13%的稅率。

營改增改革後,增值稅迎來了稅率變革,2017年稅率從此前的四檔降至三擋,同時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原適用於17%增值稅稅率的製造業,11%稅率的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稅率,分別下調1個百分點。目前增值稅三檔稅率分別為6%、10%和16%。

6月以來,增值稅減稅效果已開始體現,國內增值稅當月稅收收入從今年前5個月的雙位數增長放緩至6-8月的個位數增長,其中8月國內增值稅當月同比更是僅增長2%,創過去1年來新低。據分析測算,將17%、11%兩檔稅率降低到16%、10%,這部分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現有增值稅體系下,製造業、銷售或進口貨物(除農產品等特殊貨物外)適用稅率為16%;交通運輸業、基礎電信服務、建築業、不動產業適用稅率為10%;金融業、鑒證谘詢等現代服務業、餐飲、酒店、旅遊等適用稅率為6%。

中金公司匯算數據顯示,16%這檔稅率對應的行業貢獻了50%的增值稅份額,10%這檔稅率貢獻了31%的份額,6%這檔稅率貢獻了19%的份額

近期,官方頻頻表態將繼續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政策。專家分析認為,未來增值稅可以朝著三檔並兩檔的方向,一檔基本稅率,一檔優惠稅率。華創證券建議三檔並兩檔的方案是,取消10%並入6%這檔稅率,或者在這麽做的同時,將16%降至15%,這兩種方案對應減稅規模分別為2852億元和4539億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