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民間金融第一股”轉型之痛:典當業務風險高企

7月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兩則法律糾紛,上市公司香溢融通(600830.SH)子公司浙江香溢元泰典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泰典當”)牽涉其中。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上述糾紛背後,元泰典當多年來糾紛不斷。而進一步來看,過去三年時間,香溢融通的總營收已經從2016年頂峰時期的接近20億元下降至2018年的9億元。公司年報示列的過去三年經營目標尚未有一次完成記錄,且實際經營績效大幅落後目標。

2014年,作為中國煙草“直系”的香溢融通預感到了未來風雲變幻的經濟形勢,並適時拋出了所謂“一主兩翼——即典當、擔保、租賃等類金融業務為主,貿易與投資為輔的中期戰略計劃。

然而,在地產調控與外貿趨冷中搖曳的香溢融通,卻不可避免地陷入匍匐之境。

轉型後,十年踏步

香溢融通是2008年自“大紅鷹”更名而來。

公開資料顯示,1993年通過股改上市的香溢融通,已經是資本市場的“老面孔”,上市多年幾經易主。1998年,通過股權轉讓,中國煙草總公司浙江省公司成為公司大股東,自此成為“中煙系”的一員。

彼時,香溢融通還是“大紅鷹”,以實業為主營,即現在業務構成中的貿易業務。2002年,香溢融通初涉保險代理的業務便欲將其列入第二主業,如2002年的年報所陳“以保險代理為突破,運行良好,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保代74.14%的毛利率在公司的幾項業務中近似一枝獨秀。

兩年後,公司涉足典當業務。在2004年的年報中,僅典當業務的營收佔主營業務的利潤比例就高達30%,次年就超過其他所有業務條線,成為其利潤的主要來源。

有業內人士認為,當時江浙地區中小企業眾多,民間借貸需求旺盛,給香溢融通的典當業務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兩個新業務的開展,讓香溢融通嘗到了甜頭。2008年5月,中國煙草總公司浙江公司控股的寧波大紅鷹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將公司名稱變更為香溢融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上市公司名稱亦變更為“香溢融通”。

更名後,香溢融通將業務向囊括典當、融資擔保、融資租賃、融資貿易等業態的類金融靠攏。

然而,在完成更名的第一年,香溢融通的典當業務即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出現下滑,該年典當業務收入為1.10億元,同比“大紅鷹”時期的2007年下滑30%。

而在更名十周年之際,公司2018年典當業務的利息收入僅為1.16億元,十年間近乎原地踏步。

成也典當,敗也典當

過去幾年中,受益於房地產市場景氣,將房地產作為主要典當品的典當行一度是一個低風險、高收益的行業。然而,進入2016年之後,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開始結束單邊上揚,房地產作為抵押品的保值屬性開始逐漸淡化。

根據前瞻網調研報告,2017年全典當行業房地產典當佔比僅為52.28%。針對這一數據,前瞻網認為,房地產典當佔比過半造成行業集中度過高,未來樓市價格波動對典當業的影響值得關注。

在2016年的中期發展戰略優化策略中,香溢融通曾重點提及典當行業的“小額化”與“標準化”。

然而“小額化,標準化”的趨勢並沒有在後續的經營情況上得到體現。根據香溢融通2018年財務報告,按照當物類別區分應收典當款,房地產抵押貸款期末達到6.31億元,佔應收典當總額的78.09%,佔比高出期初7.44個百分點。

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典當業務的風險持續上行。根據香溢融通2018年年報,按照風險特徵區分的可疑貸款期末账面餘額達到5.36億元,佔比貸款類資產總額高達49.18%,且較期初提高3.92個百分點。

2018年年報顯示,香溢融通公司合並財務報表中貸款及墊款账面餘額為10.91億元,相關損失準備為1.13億元,計提損失準備率達10.35%。該項減值準備主要是由典當業務造成,以2018年為例,應收典當款的減值準備為6787.96萬元,佔該年貸款及墊款減值準備的60%。

截至2018年末披露或有進展的訴訟案件中,涉及典當子公司追償訴訟案件達到五起,訴訟(仲裁)涉及金額達到8190.62萬元,且均集中於浙江香溢元泰典當一家子公司。

除了風控之外,“源頭活水”亦是金融業務的生命線。

而根據年報,香溢融通規模最大的典當子公司元泰典當總資產和淨資產分別為4.62億元與4.52億元,資產負債率僅為2.057%。作為對比,前瞻網調研的2017年典當行資產負債率為7.4%。

雖然典當行業人士一再呼籲,允許典當業務適度提升金融杠杆,但目前類金融業務風險管理標準化仍亟待破題,外加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監管層對涉及類金融企業的融資監管仍在持續收緊。

2013年6月,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防範外部風險傳染的通知》,正式明確銀行業禁止向典當行以及非融資性擔保機構提供授信;2017年,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嚴禁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用於類金融業務;去年,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前述三類機構管理意見,禁止其向未經批準機構或社會公眾融資。

2017年1月,香溢融通控股子公司上海香溢典當曾借助溫州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分期掛牌“香溢融通資產支持收益權產品”進行融資,總規模一度達1.2億元。2017年年報公司對典當行業的規劃亦出現“發揮杠杆作用”的字樣。

但根據2018年香溢融通年報,上海香溢典當截至2018年6月30日實際融資餘額已經低至零。

在融資能力受限的情況下,香溢融通過去兩個財年及2019年一季度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持續處於淨流出的狀態,三個報告期分別為淨流出0.76億元、1.20億元和1.08億元,現金及等價物較2016年年底淨減少1.64億元。

經營目標腰斬

在典當受製於淨資產規模的前提下,另外兩項類金融業務成為了香溢融通的重點培植方向。

記者發現,2015年年報中,香溢融通在對經濟形勢的預判下,對原本的三項金融業務發展模式進行了措辭上的微調:其將一年前描述典當的措辭“做大做強”改為“做穩”,將融資貿易從“做大做好”改為“做實”。

而儘管積極應對,但香溢融通對形勢變化的預估顯然不夠保守。2016~2018年公司制定的總營收目標分別為20億元、15億元和15億元,實際完成營業收入則為20.97億元、11.20億元和9.08億元,淨利潤則分別為1.33億元、0.83億元和0.31億元。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香溢融通在2018年年報中稱,是受涉及訴訟的大額貿易業務和融資租賃業務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影響。年報顯示,租賃業務的營業收入下降了19.95%。

香溢融通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也在加強對不良資產清收的力度,2019年會做專做細融資租賃業務。”

有業內人士認為,類金融業務收益確實較高,但是其風險也較高,極其考驗類金融企業管理者的風險識別能力與現金流管理能力。

根據年報披露,香溢融通期末訴訟債權餘額合計7.5472億元,而對應期末減值準備餘額1.6749億元,覆蓋訴訟債權餘額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而披露的訴訟債權細節觀之,截至2018年底已經披露的訴訟債權餘額為4.97億元。其中涉及未結訴訟中,尤數兩家“ST股”海潤光伏與北訊集團最為“扎眼”。

根據公告披露,香溢融通租賃子公司分別於2015年以及2018年2月為海潤光伏子公司奧特斯維、北訊集團子公司北訊電信(珠海)提供融資租賃服務,並分別於2018年5月、2018年8月對上述業務采取清償違約與凍結資產。

從業務時間點上看,海潤光伏較早出現經營困境,所在行業產能過剩信號明顯;而北訊電信在借助對齊星鐵塔借殼完成上市後即出現實控人大比例股權質押以及臨時調集募集資金账戶資金用於補充流動性的公告,公司亦存在高應收、高預付、高存貨等典型的財務頑疾。

對此,香溢融通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是業務過程中可能會面對的金融風險。並稱,公司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類金融業務風險管理制度。

事實上,上述訴訟所涉的應收款項僅僅是冰山一角,根據年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香溢融通公司合並財務報表中應收款項的账面餘額合計為8.17億元,壞账準備合計為8178.44萬元。

香溢融通並未單獨披露融資租賃業務的計提壞账準備,不過,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融資租賃根據不同的行業,逾期率有所不同,一般逾期率在5%以內。

事實上,據年報所述,2018年下半年起,香溢融通已經暫停了部分貿易業務,2019年公司設定經營目標從15億元“攔腰”斬至4.75億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