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搜索引擎退燒之後,用戶為何會把平台種草奉為圭臬?

這幾天新氧的風波似乎愈演愈烈,本來在15號新京報在文章中指出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而在當日,新氧也發布一則公告,表示已經對涉事機構下架,並對相關事項進行了聲明。

本來這件事似乎應該到此為止,但此事就像是往平靜水面扔入一顆石頭,整個湖面的漣漪都開始回蕩,這之後的幾天裡,對此事分析的文章層出不窮,有的是苦主爆料,有的是職責,也有的表示新氧無辜。

對於這些分析熱議,不管是黑也好還是護也好,除了真正的用戶視角外,也能看到不少公關的影子,是非對錯在這個時間節點討論總有些摸不清的尷尬,不如藉此機會討論下為什麼事情會演變成這樣,從互聯網商業本質的屬性去看現在的平台運營。

自帶系統「BUG」的行業+上市透明後的「放大鏡」

其實早在4月份新氧傳出要上市的時候,翟菜花團隊就分析過對新氧來說,這個「醫美第一股」的名聲也有可能成為日後的災難放大鏡,尤其是醫美這種存在系統「BUG」的行業而言。

先說系統「BUG」,這是一個根植在行業中的風險性因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行業發生風險的可能性與危害程度。

舉個例子,在互聯網後起三巨頭TMD之中,老股民最不看好誰?答案是滴滴,並不是滴滴模式或者前景有什麼不好,單純的就是因為風險太大。

就滴滴而言,本身涉及到的出行領域就存在安全事故的存在,這一點並不會因為滴滴的模式怎樣變能夠製約的,這是一個涉及到普遍的出行交通的問題,並不是一家企業能夠完全根治的,因此想去年滴滴事故頻發,其實這類事件之前在計程車領域就屢見不鮮了,只不過通過滴滴,通過互聯網進一步放大了,對滴滴影響極深。

也就是說滴滴是三者之中最有可能出事故的行業,並且這個事故可能大到威脅到用戶生命安全,這就是最典型的行業的系統「BUG」。

而醫美行業本身就有醫療的屬性,且本身整形就不是一個百分百成功或者滿意的服務,這類行業本身就自帶的風險性對於企業發展而言就是一個難以根除的BUG,就好比去年的美年大健康無證上崗事件的致命影響一般,有關醫療健康的時間很容易一次性把用戶的安全性閥值降到最低。

根據《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統計顯示,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非法醫美已成醫美行業發展最大阻礙。數量眾多的醫美黑診所,再加之用戶端的UGC主導,一旦有比較嚴重的醫美事故,在紅旗原則下,做為平台方的新氧、更美等都難辭其咎。

而上市則會更加放大這一點。

對於互聯網時代下的企業來說,負面信息會在成為上市企業後被無限放大,因為對於上市企業而言,對重大事項必須進行披露,即使是在不了解真實情況下也要如實披露尚不知情。這種信息披露對於任何一個企業都是一次嚴重的考驗,其中蘊藏著許多的商業紅線,一旦處理不慎,可能迎來的就是故事的崩盤。

上市是一把雙刃劍,第一股的同時也意味著置身於行業風向標的首位,一旦真的陷入負面漩渦,也將會是第一個被衝擊的目標。

並且對於新氧這種只有幾個月的新股來說,股民還不至於很有粘性,也因此容易引起股民的恐慌、從眾心理,一拋俱拋。

就在在15日新氧股價跌9.12%,16日下滑2.49%,兩日來整體下滑幅度超過11%。7月12日市值還是16.82億美元但到了16日就縮水至14.91億美元。

那麼為什麼很多平台類企業都會存在很多虛假廣告、留下產生事故的可能呢?

從「賣產品還是賣服務」到「現金流還是廣告流」

這攸關一個企業的命脈,也就是盈利。

雖然我們已經身處互聯網商品經濟時代的時間已經不短,但是很多用戶還沒有將思維從傳統商業轉運站換出來。

傳統商業中,我們最常見的企業經濟形式就是賣產品與賣服務,依託於等價交換的前提下,基於多少經濟換取相應的物品與服務,使我們普遍價值觀中的商品經濟形式,也是我們普遍認為的企業盈利模式,企業不賣東西怎麼掙錢?

但是這一點在互聯網時代下被普遍範圍的打破了,因為大多數互聯網企業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它們確實是在服務於用戶,但是贏利點缺在B端企業身上。

互聯網企業最常見的兩個盈利方式:現金流與信息流廣告。

現金流通常見於一些有實體服務的互聯網企業,就比如說共享單車,當初很多人就不理解為什麼共享單車行業會出現,這些企業靠什麼吃飯。因為每次一塊錢,又經常有很多的免費單、月卡之類的項目,實在很難想像。

的確,只靠這個1塊錢的收入無法承擔起車輛製造、維護以及技術方面得開支,而礙於用戶的價值錨定,這個錢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漲幅。而在這種情況下,共享單車企業能盈利的原因就是在於押金,通過這些押金積累到一起,支出其中一部分去進行投資或者其它盈利活動,類似銀行的機制,就是現金流。

這也是為什麼在頒布共享單車押金必須與銀行進行託管協議之後,共享單車的燒就退了,像酷奇那些第一批被爆出難退押金的企業,現金周轉也經不起全部用戶一同取出,直接壓垮。

而信息流廣告就更為常見,在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信息數量爆炸,我們無時無刻都處於信息的輸入與輸出的區間,而這些輸入進我們視野內的信息,有一部分就是行銷產物,也就是廣告。

在信息被無限增殖、放大、輸入的時間點上,對信息的把握以及運營就成為互聯網商品經濟時代新的巴別塔,各種各樣的平台以及信息類社區就此應運而生。

這些平台同過自己手握的內容去吸引用戶,為用戶進行服務, 再通過手中的這些用戶去進行B端的商業性導流,在如今這個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局面下更加重要,並且向新氧這種垂直於一個領域的內容社區而言,導流的屬性是更為精確地。

從新氧上市的招股書來看,之前就有公開報導提過,新氧收入來源為信息服務和醫美預訂服務。信息服務是指來自醫美機構的廣告收入,2018年該部分收入為4.15億元,佔比62.3%,預訂服務收入為2.02億元,佔比32.7%。

為何有這麼多人在此時將百度與新氧進行比較,原因也是因為於此,二者都是需要這方面的行銷收入,這也就是為什麼百度在被人千夫所指式的謾罵下,搜索欄前幾名依然是廣告的原因,如果百度「砸鍋賣鐵」的AI能夠成功,開拓新的盈利點,那麼這些廣告不說全部消失至少也會比現在收斂很多。相比之下新氧還更好些,因為它的收入組成也有不少的電商部分。

愈發垂直精確下的阿萊悖論:用戶需要一個新的度量衡

一個巴掌拍不響,說完了B端企業再說說C端用戶。

前面也提到現在我們本身就處於信息爆炸時期,便捷與麻煩也在一線之間,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開始變得五花八門,需要用戶有一定的甄別區分能力。

但是我們太「懶」了。

懶人經濟盛行下,能夠讓用戶更方便就是最大的需求,電商可以足不出戶購買商品;外賣也能動動手機解決吃飯問題;計程車更是可以隨時隨地的call來出行車輛;出門甚至錢包都不用帶,一部手機足以。

也就是太便利了也使得如今的很多用戶也太懶了,以前買東西都要貨比三家,恨不得逛完整個市場,現在市場太大了,逛不完,同一方向的信息也太爆炸了,對於很多未知領域,我們常做的就是搜索,也就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不只是百度,搜狗、360等都一樣,搜索引擎時代中,用戶甄選信息的主要途徑就是搜索,畢竟只需幾分鐘想要了解的東西就能有個大概的認知,而這一點也愈演愈烈,逐漸到不只是知識類、需求類,甚至是醫療類也會去搜索。

而隨著一起起事故發生之後,用戶對於搜索引擎的信任感將至冰點,也進而開始尋找新的信息「度量衡」,社區種草就成了第二選擇。

依託於各個專業性的社區建設,用戶自發的分享UGC與官方PGC支撐,使得有同樣需求的用戶聚集,形成一個個垂直的社區,在其中進行垂直信息的分享交流,這是很多垂直平台形成的雛形。

這種社區信息的分發這其實就抓住了用戶對於期望值的考究。

1952年,法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莫裡斯·阿萊斯作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對100人測試所設計的賭局:

賭局A:100%的機會得到100萬元。賭局B: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89%的機會得到100萬元,1%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實驗結果:絕大多數人選擇A而不是B。即賭局A的期望值(100萬元)雖然小於賭局B的期望值(139萬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於B的效用值。

然後阿萊使用新賭局對這些人繼續進行測試,賭局C:11%的機會得到100萬元,89%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賭局D: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90%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實驗結果:絕大多數人選擇D而非C。即賭局C的期望值(11萬元)小於賭局D的期望值(50萬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於D的效用值。

這也就是著名的阿萊悖論,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人們在面對確定性事件與期望值選擇的原因。

對於各種未知的信息而言,用戶很難通過自己去甄別,也無法實現確定性原則,但在較為垂直精確的社區中,用戶看到的是其他用戶的分享,這就使得其在決策過程中會導向期望值選擇,這種紅人背書的種草行為更容易滿足用戶的期望。

那麼既然在阿萊悖論下,垂直社區平台開始成為用戶甄別信息的新「度量衡」,那麼為什麼滴滴、新氧這些平台類企業為什麼不能加重審核門檻、監督門檻?

原因我想更多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就好比當初天貓的出現,就是因為淘寶本身假貨縱橫,馬雲花了太多的精力與資金也沒有整治完畢,只能另起爐灶。

而換成其他平台類企業也是一樣,以現在的技術來說,監督與審核更多的還是需要依靠人力,而每個人可以監督審核的內容範圍是有限的,會隨著信息的變多而遞增,也因此人工成本極高,想要全面的實現精準細緻監督並不現實。

所以對於如今的用戶而言,在譴責這些的平台不作為的同時,也應該逐漸提升自身的甄別信息能力,尤其是醫美、醫療這些有關健康的領域,要更為慎重的增加自己的決策時間與決策力度,不能一味地去依賴平台。

市場需要新的度量衡,也需要能正確使用這些信息的用戶,搜索引擎退燒之後,垂直社區平台也應該更加謹慎自省,努力成為市場新的圭和臬,不要步上前人後塵。

2016年,2017年年度十大科技自媒體優秀作者。互聯網風雲榜已入駐百度百家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雪球、搜狐IT、天天快報、新浪看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UC大魚號、天極自媒體、創業家、億邦號、金評媒、艾瑞網、驅動中國、品途商業評論等專欄作者,各大專欄平台粉絲覆蓋量超100萬。文章轉載商務合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