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再不上市更麻煩!中銀國際證券IPO提速投行業績慘淡

該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逾半壁江山,投行業務卻經營慘淡,2018年上半年甚至出現虧損

《投資時報》研究員 周與琴

“寒門狀元死亡事件”當然是假的,但那些昔日衣冠楚楚年入百萬的券商金領人士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煎熬,卻並非虛構。

自2015年牛市終結以來,中國券商的盈利空間便一再被壓縮。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僅2018年上半年,證券行業131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5.72億元,同比下降11.92%,實現淨利潤328.61億元,同比下降40.53%。

沒有余糧的“地主家”自然不能再故作大方。1月25日,市值近970億元的廣發證券(000776.SZ)公告將通過降薪減支手段增厚近2億元全年淨利潤。

不過,對於耐寒能力較弱且還未上市的中小型券商,這類手法其實於事無補。通過IPO補充資本金才是其當務之急。2018年12月14日,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銀國際證券)趕著券商上市潮的末班車遞交招股書,計劃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本次發行前該公司總股本為25億股,計劃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發行後總股份的25%。

然而分析中銀國際證券的業務結構之後《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該公司經紀業務貢獻了超過五成的營收,但投行業務卻交出慘淡答卷。此外,該公司還存在數位獨立董事在關聯方任職的情況。

無實際控制人

中銀國際證券的前身,為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系由中銀國際控股、中石油、國開投、通用技術、紅塔集團、上海國資共六家企業共同出資,於2002年1月在上海設立。彼時,中銀國際控股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9%。而中銀國際控股又為中國銀行在香港成立的全資子公司。

2017年12月29日,中銀國際證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6月30日,該公司共設有8家分公司,102家證券營業部,2家一級控股子公司和5家二級控股子公司,資產規模合計998.76億元。

據悉,在經歷數次股權轉讓、增資擴股後,目前中銀國際控股的持股比例已下降至37.14%,但仍為中銀國際證券第一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中銀國際證券在招股書中稱其並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該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還包括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600362.SH),持股比例分別為15.92%、10.53%、9.09%和5.26%。

另有幾宗事件不得不提,該公司股東凱瑞富海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凱瑞富海)以及上海祥眾投資合夥企業(下稱上海祥眾)所持股份為質押狀態。其中,凱瑞富海於2015年以7億元將該公司4.99%股權對應的收益權轉讓給交銀國際信託。而這4.99%的股份又在2018年先後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以及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凍結,凍結期限均為三年,最晚的解禁期限為2021年10月11日。此外,上海祥眾也在2015年以5億元作價將其持有的4.1%股權質押給了平安信託。

主營業務“瘸腿”

與一眾同行近似,中銀國際證券的業務結構具有明顯“靠天吃飯”特徵,特別是經紀業務始終佔有較高權重。

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中銀國際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49.48億元、28.30億元、30.68億元和13.5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0.77億元、10.66億元、10.69億元和5.20億元。

可以看出,該公司業績受資本市場影響波動明顯。2015年其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1.91%和113.75%,次年又分別下降42.79%和48.68%。稍堪欣慰的是,2018年上半年該公司上述兩項指標雖然分別同比下降1.14%和7.55%,但仍優於業內平均水準。

中銀國際證券的收入主要來自經紀業務。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分別為31.75億元、14.89億元、14.12億元和7.15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64.17%、52.59%、46.03%和52.78%。

相比之下,該公司投資收益卻出現明顯下滑,報告期內分別為10.33億元、5.71億元、5.27億元和1.3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20.89%、20.19%、17.19%和9.63%。

在競爭最為激烈的投行業務領域,中銀國際證券較業界強者差距明顯,報告期內該項收入分別為3.09億元、6.07億元、4.42億元和3972.08萬元,僅佔公司營業收入的6.24%、21.46%、14.40%和2.93%。

招股書顯示,2017年該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為4.32億元,同比下降26.36%。2018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為4284.25萬元,同比下降70.28%;而投行業務營業利潤甚至為負值,即虧損6278.95萬元。

中銀國際證券的投行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股票、債券等證券的承銷和保薦以及財務顧問。其招股書中表示,2017年及2018上半年,公司債券發行監管趨嚴,定增新規頒布,IPO否決率上升,新三板市場冷淡,導致其投行業務營業收入出現下降。

Wind數據顯示,2018年初至今,中銀國際證券承銷的首發項目僅有兩單,一單為青島港(601298.SH)IPO項目,是與中信證券(600030.SH)和瑞銀證券一起作為聯席主承銷商;另一單為通化金馬(000766.SZ)並購重組項目,但該項目未能通過監管審核。中國證監會去年12月給出的審核意見是:本次交易業績補償承諾的可實現性及標的資產未來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地方政府債項目成為該公司的主要發力點,承銷家數達到424家,在業內排名第五。

獨董在關聯方任職

中銀國際證券的管理層變動較為頻繁。

從2015年至招股書簽署日,該公司共離任了9位董事、4位監事,而高級管理人員離任4位。其中,該公司副執行總裁熊文龍在2018年11月9日宣布離任。

2018年7月31日,中銀國際證券還曾發布公告,原董事長高迎欣因工作變動已於5月底離職,由林景臻接任。後者與中國銀行有極深的淵源——自2004年便在中國銀行任職,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還曾擔任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2018年3月起任中國銀行副行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9月11日中銀國際證券2018年第六次股東大會上,陸肖馬、丁偉、管濤被選舉為獨立董事,而這三位獨董均在該公司關聯方任職。其中,陸肖馬在關聯公司陽光城集團以及河南賽領資本擔任獨立董事、丁偉在招銀網絡科技(深圳)以及招銀雲創(深圳)擔任董事長,管濤則在凱石基金、五礦資本、上海銀行(601229.SH)、中國民生銀行金融控股擔任獨立董事。

根據《證券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監管辦法》規定,在證券公司或其關聯方任職的人員及其近親屬和主要社會關係人員,不得擔任證券公司獨立董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