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修道,有沒有固定的標準可以遵循

道教以道為根本信仰、以道為行持原則、以道為人間教化,不論何年何代,修道者都把一個“道”字作為日常坐臥的真一標準。

奉行歷代祖師的修道慧語,這是入門學道的重要事。道教以皈依道經師三寶為初學道的第一訓誡,意在表明唯有通過修持祖師經典才能得悟大道玄妙。

雖然道經師寶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初入道門者往往沒有明確的分辨意識,不懂得究竟什麽樣的經典和法門更適合自己學習,所以總會出現貪求多、廣、全的大心思。

一旦有了此心,就會很容易迷失在對字面文字的執著中。這樣一來,不僅會錯失經典中要表達的意蘊,更會由此而生起此是彼非的分別心,嚴重者還可能會使人們惑於對錯是非而盲修瞎練,

最終只會對自己的修行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道教歷史源遠流長且包含著非常廣博的內容,這是優勢所在。

但在這片寶藏之中若不能尋覓到合適的通路,也就枉費了歷代仙真的諄諄教誨之心。

從道教歷史上不同學派的興起和更迭的過程,也足以看出人們對道的概念的理解和因修道而衍生處的法門之多雜。

遵其中某一法門而得道成仙者不在少數,但同時又會產生另一個問題,不同年代、不同祖師所傳下的修學心法之間往往會有出入,人們究竟應該遵從哪一位祖師的教誡呢?

不論是世俗之人對祖師對錯的分辯,還是修道者對無上經典的擇選,這二者其實是同質異名的問題,即修道這件事有沒有唯一固定的標準可以遵循?

關於修道有沒有標準,又可以拆分成兩個層面來理解:

其一,具體的修持過程中有沒有固定的標準法則,究竟如何去做、去修才是正確的方法?

其二,教門中經常稱某某人為老修行、修行好,當把“修行”作為一個名詞,去此定義來界定某個人修為的高度時,達到什麽樣的標準和境界才能稱之為“修行”呢?

以上兩個問題雖然具有非常明確的指向性,但卻很難給出具體的答案。

道教把眾生參悟大道的過程稱為修行,很大意義上是在教給人們如何以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世間人生必然要歷經的生老病死、苦樂哀愁等事。

但因為人們各自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人生認知,所以往往很難用某一種固定的標準去作為唯一的修持方法。

也是基於這一點,在數千年的道教歷史上,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修道者往往會參悟出不同的法門作為證道之方。

大道是真一不變的,儘管修道的方法多有不同,但只要能通過此方而接近於恆常大道,那麽這一法門就是值得效法和實踐的。

修行並不會著意於用什麽樣的方法,因為任何方法都只是術,術本身不存在對與錯,隻強調是否與修持者本人相適合。

正如俄國著名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如果非要找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那麽借用托爾斯泰的這句話來說,乃是修行並非把重心放在千萬種解脫不幸生活的方法上,而是著眼於共同的“幸福”的感知。

道教度世,一大意義就在於使人人都能找得到幸福大同所在,這正是道教所追求的有道的理想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子《道德經》向西方傳播的過程中,托爾斯泰是其堅實的信徒之一。

他曾評價老子說“順應自然法則即智慧、即力量、即生命”。臻達於自然,這既是文學家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更是修道者甄選方術法門的唯一標準。

單純對比不同的修行方法並不具備實際意義,只有把方法與自身做比較,從每個人自身的不同狀況出發而選擇合適的修道途徑,這才是基於自然而做出的選擇。

法門不在於多,而在於能擇其一以清靜修持。得清靜心,即為修行的總綱要。

從具體的修行過程中能得到的清靜心,是由內而外反饋出來的一種超然情態,可視作為有修行的象徵。

教門內稱為某位道人為老修行,這不僅僅是一種尊稱,更是對其通過畢生修持而通達清靜無爭境界的讚歎。

即是修行人,乃為心無旁騖者。心不為妄念所動,且能內守真一之靈性。守得住自己的心性,才能複歸於自己的本然,是曰“法自然”也。

道祖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擇一種法門,用一心修持,得一世清寧。修行最忌諱的是貪多而不爛,若在任何法門上都只不過蜻蜓點水,尚未修出正果就早早轉投其他,如此等人便是心性不過關,所以也難以求證種種無上仙道。

修行,既是對一生為道的過程描述,又是對終其一生而得道果的統稱。

雖然人人所行的過程與所得的道果各有千秋,但皆以清靜為心、以無為為用、以自然為本,得此三者之要,便可言得修道之妙。

修行旨在心中無雜,求標準事亦是為雜念也。去雜且去執著心,當如此時,也就不會再去苛求外在的準則了。

(編輯:西銘)

聲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