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才能念念慈悲

文/清虛道人

一提起勸善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會想到《太上感應篇》。這部經典其實並無閱讀難度,其表達的善惡報應思想以及提出功過格的善惡計量方式也都簡單易行。但正是面對這樣一部易讀的經典,總是會激發我去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我們道教所進行的勸善究竟是指什麽?難道也如其他宗教所提出的內容一樣,脫離不開禮義廉恥、忠孝仁義?如果真是如此,這豈不是與老君所言“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相背離?

如果這個疑問不能解決,那麽所有的勸善恐怕只能流於形式和表面化,甚至會變成隨波逐流。道教所提倡的勸善,一定是在道教教義的背景下產生的度人行為。否則。勸善就背離了一個宗教信仰的本真,失去了其教化的意義。

不管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是還是否,接下來就要思考我們的勸善應該怎麽勸?我們的善行應該怎麽做?畢竟,勸善不是停留在口頭或者書面上的勸導,不是我們每個人說一點兒好聽話、喊幾句大家都愛聽的口號就可以的。

所謂善,一定是對自己、對他人、對整個社會能夠起到實際作用的行為,是真正的公益。善,不僅僅代表著好,更應該是一種使動的用法,意在使我們每一個個人都能更好。

正如當初天師設立二十四治,教徒以五鬥米入教。此時收米五鬥,並不是要用積少成多的方式聚集錢糧,而是希望能夠以人人奉獻一點愛的精神去幫助真正的困難者。因此,要做勸善,就必須要去計劃善行的方式,以具體的功行來體現善的實際含義。

如果可以解決如何勸善、行善這個問題,那麽第三個問題就要涉及到勸善的目的究竟是什麽,即最初的發心如何。雖然我們都明白,勸善的初心是希望這個世界可以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善行而變得更加美好,那麽這樣一份美好是不是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呢?

即道教在倡導的“善”究竟是什麽,達到了什麽樣的標準或者境界才是勸善想要實現的目標呢?如果不能把初心和目標這兩個極為重要的問題解釋明白,那麽所有的勸善行為都有可能會變成一場嘩眾取寵的表演。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建立起來。勸善是心底之愛的萌升,而並非是一種道德綁架。正如很多愛狗人士高速上強行逼停合法運狗車,以自己的愛心綁架他人的行為,這還是善嗎?

很顯然,此種行為結果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更違背了道教慈愛、平等的宗教信仰。我們希望每一個修持者都能有慈悲的信念,但慈悲不是逼出來的,而是從內心生發的對待這個五色世界的態度。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才有了念念慈悲。

關於這幾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繁雜的思考是多餘的,正如太上所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認為只要按照祖師經典中寫明白的內容去一條條做,自然就能得到該有的果報和感應。

誠然,這樣去做是最不會出現偏差的。但此時存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即祖師留下來的勸善經典儘管看起來寫得面面俱到,可因為時代在不斷地變化發展,沒有人可以把未來會出現的事物提前預知。此時,再死守著經典中的教條,就會顯得有些頑固不化。

重陽祖師言:“若不窮書之本意,隻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垮訝才俊。無益於修行,有傷於神氣。雖多看書,與道何益。既得書意,可深藏之。”勸善作為獨特的修行方式,所遵循的道理也是相通的。

我一直關注某位法師的微信公眾號。有一天他發了一篇文章寫道,有信眾問他抽煙算不算犯戒。他回答說,在先人留下來的戒律中並沒有禁止抽煙這一條,所以嚴格來說抽煙不算是犯戒。

看到這裡我先是一驚,心中暗想這樣的回答方式或許有欠考量。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這位法師解釋說,但在清靜地抽煙還是有損自我形象和大眾信仰的。雖然戒律中沒有明確的規定,但不抽煙這一點還是應該算作自我戒律去遵守的。

看到這裡,我很為這位法師的回答點讚。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從經文中找到明確的答案後才能去肯定或否定某一件事物,而是我們在讀經的時候要明白祖師寫下字字珠璣的原意何在。

正如你若要問在網絡遊戲中殺害了對方這算不算是殺生,恐怕在經文中並不能夠找到令人滿意的回答。然而若再細讀經文,就會發現祖師其實早就留下這樣的字句:“春行殺伐,夏誅諸命,秋則見惡不改,冬則開掘地世故,離他人骨肉,好殺惡生,自重輕人,欺孤凌寡,敗他成己,危他取安。”

凡事講究舉一反三,講究推己及人。祖師雖然沒有明言我們當下社會中存在的種種惡行,卻用相類似的行為告訴我們,一切的惡行皆起於相同的惡念,唯有從念頭上禁絕了種種不善之心,勸善才有了根基。我們讀的是古人留下的勸善經典,但在勸善之心和勸善行動上卻沒有時代上的差別。

善即是好的意思,勸善是在告誡人們要努力去做好事,去做有益於他人的事情,同時還要使自我能夠從善行中獲得內心上的增進。《赤松子·中誡經》中提到“尊敬天地、三光,不犯禁忌。孝愛父母,和順兄弟,憐湣孤獨,救接貧病,敬重師長、古來聖賢、鄉裡老人。教示不違,卑謙恭敬”。

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行為。在做這些事情的,我們不會因為對父母的孝養而去奢求他們的養老錢財,也不會因為對兒孫的慈愛而去奢求他們的無私奉養。

真正的善行應該是發自於內心最深處的純真之愛,就像是父母與女兒之間的無私且不計較,唯有如此,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善的付出。從最平凡的小事中磨練心性,更能為自己換來修行上的精進。

若隻懂得以付出換得索取,這是把善行當成了一種交易去做。這種行為與心態本身就是一種惡,所以經中也有雲“夫人之心,擬行善,善雖未成而善神已應矣;心起惡,惡雖未萌,凶神已知。”當惡心一生,再光鮮亮麗的善行都會變成惡的先兆。

《道德經》中有言“善之與惡,相去若何”,又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若不明察秋毫,我們的善行就會成為惡念的代名詞。行善之人通過自己的行動在為他人提供幫助的同時,其內心是感到富足的。

善念、善行所能夠造成的影響像是一盞明燈,它永遠都可以照亮迷茫的內心方向。即便是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語言環境、不同的文化習俗中,仍然有一點是相通的,那便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是柔軟的,都是充滿了愛和慈悲的。

勸善的意義在於,不論你是何種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時間處所,任何一人只要心能起於善,就可以為我們周邊的任何人給予一些力所能及幫助。這樣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你我的善心可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時候,再微小的力量都可以匯成大海,讓苦難不再縈繞彼此心頭。

(編輯:柯恩)

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清虛道人,騰訊道學專欄作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