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汕頭在鹹豐時還不是城市,西方為何要求清朝開放汕頭?

廣東省汕頭市名氣非常大,面積卻很小,只有2064平方公里。汕頭被揭陽與潮州兩個地級市“擠”在海邊,還被汕頭灣隔成兩半。實際上,在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之前,是沒有汕頭這座城市的。

汕頭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於韓江西岸,蓮花山以東的平原海邊,自古就是廣東與福建之間的商貿要道之一。汕頭這座城市歷史不長,但汕頭港卻是嶺南重要的港口,東北方向是福建,遠隔大海是東南亞,堪稱是南部海域的“丁字路口”。潮州府原來有個樟林港(今汕頭市澄海區沿海北部),只是位置相對汕頭港有些偏北,不如汕頭港直對大海。久之,樟林港的繁榮漸成歷史,汕頭港取而代之。

粵海關看到有利可圖,就打算在汕頭港附近的媽嶼島設立常關收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媽嶼島的常關設立,同時又是潮州府海關的總口。府的海關總口,就相當於現在地級市的海關。

其實,覺得汕頭港有利可圖的不止清朝,歐洲殖民者也看到了這一點。粵海關圖的是汕頭的錢,這本是合法行為,而英國人、法國人圖的卻是非法買賣——販賣人口去歐洲控制的海外殖民地當勞力,從中掙取黑錢。從粵海關前後在汕頭港設關來的幾年時間裡,被歐洲人掠到海外的清朝人就多達4萬人。

歐洲人通過汕頭港非法買賣人口,大賺特賺黑心錢,犯下了很多罪惡。不過,歐洲殖民者不會有道德上的半點自責,他們只相信權,不相信公理。但有一個問題,汕頭港不是正式的開埠港,他們在這裡畢竟沒有合法身份,乾的也是偷偷摸摸的勾當。

怎麽辦?很簡單,教清廷懂規矩。1858年5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長驅直入,把清廷嚇個半死。鹹豐帝也知道英、法不會滅掉清朝,無非是多“放點血”而已。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6月,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成了英、法鬼子的饕餮大餐。條約中規定,包括潮州港在內的10處港口成為所謂的對外通商口岸。潮州港,指的就是現在的汕頭。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主犯是英、法二國,其實還有兩個“從犯”,就是美國與沙俄。英、法衝鋒在前,美、俄支援在後。咱們所熟知的《天津條約》,實際上是清朝分別與英、法、美、俄簽訂的,是四份《天津條約》。除了清俄條約沒有涉及潮州港,英、法、美三國的條約中都要求清廷開放潮州港。美國要求清廷先同意美國在潮州港開埠,在美國的逼迫下,清廷最終同意。公元1860年1月1日,汕頭正式開埠,並設立了潮海關。

汕頭開埠,對粵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雖然開埠本意,是為了方便列強在華掠奪利益。潮汕地區的人本來就擅長經商,富有冒險精神,只是以前沒有一個與外界聯繫的通道。汕頭開埠,潮汕地區與西方國家(包括西方國家控制的海外殖民地)之間的聯繫,就有了一個相對暢通的渠道。

大量潮汕人通過汕頭遠渡重洋,去東南亞、去美洲、去非洲。現在在國外的潮汕人多達1500萬,也有說已超過兩千萬的。現在有一個說法,說世界上有兩個潮汕,一個在國內,一個在海外。在海外的潮汕人經得起風浪、撐得起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