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涼時節養生,要防「寒涼之氣」,提防胃病找上你


每逢秋涼時節,一些原來患有胃病尤其是胃潰瘍病的人常易複發,嚴重者還會引起胃出血、胃穿孔。這是因為入秋以後,特別是在深秋時節,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血液中的化學成分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因此,氣象轉涼後需預防胃病複發。其要點如下


01 平心靜氣


「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深秋更是草枯葉落,花木凋零,很多人常因此產生淒涼,垂暮之感,憂鬱、煩躁等情緒,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影響胃病的康復。

02 飲食調養


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為宣,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使胃中經常有食物中和胃酸。同時,還應注意進食時細嚼慢咽,以利於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


03 加強鍛煉


金秋時節,是體育鍛煉的大好時光,參加體育鍛煉,有利於改善胃腸道血液循環,增強人體素質,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少發病的機會。胃病患者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


04 防寒保暖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要隨氣候的變化,適時增加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止腹部著涼。


05 避免刺激


臨床實踐證明,某些中西藥物的刺激,可使潰瘍面擴大,病情加重。因此,應禁服強的松、地塞米松、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防風、威靈仙等對胃黏膜有強烈刺激性的藥物。如因病需要服用這些藥物時,應飯後服用,或同時加用治療胃病的藥物,如雷米替丁、甲氰咪胍等。


06 經常揉腹


《黃帝內經》記載:「腹部按揉,保秋時節,養生一訣。」我國唐代名醫、百歲老人孫思邈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症。

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老年人尤其需要

方法是選擇夜間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洗清雙手,取仰臥位,雙膝微曲,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恆,會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

作者:祝建材(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講師)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受益,請動一動你美麗的小手給小編打賞哦

謝過啦麽麽噠(づ ̄ 3 ̄)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