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冬至,最全的冬至養生攻略,太珍貴了!值得收藏群發~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製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為農曆十一月中,「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氣象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所以晝最短,夜最長。


冬至時刻

2018年12月22日 06:22

農曆十一月十六 星期六


冬至三候

蚯蚓結:冬至之日「蚯蚓結」,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麋角解:冬至後五日「麋角解」,鹿屬陽,山獸,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麋屬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水泉動:再五日「水泉動」,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冬至習俗

廣告

盛夏水果牛油果/西柚

順豐大當家

¥39.90

冬至為何「大如年」?

冬至節氣是計算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古人認為,冬至過後,白晝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長,是個吉祥的日子,值得慶賀。因此冬至又稱「冬節」「交冬」「賀冬」「亞歲」「一陽節」和「消寒節」等。

冬至「數九」

冬至日也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氣象。古代先民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后,春天便翩然而至。

關於「數九」,廣泛流傳的《九九歌》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吃什麼?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南人在冬至時喜吃大蔥炒豆腐。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此外,我國各地還有很多饒有興趣的風俗。

在福建,冬至流行「搓丸」、「貼丸」、「饋丸」,丸子的顏色有紅有白,有的被捏成小巧玲瓏的玩具,如做成豬頭、豬腳,還有荔枝、桃、香蕉,象徵興旺吉祥。

在杭州,人們把冬至吃剩的魚頭和魚尾放在米缸裡過夜,隔天再取出來吃,說是「吃剩有餘」。

在江蘇,人們非常重視冬至,前一夜稱「節夜」,也稱「除夜」,製糕以祭祖,並饋贈親友,設席宴飲,稱之「節酒」,也稱「分冬酒」。有的人家以黃酒加糖漿製成冬陽酒。

在廣東,人們冬至一般祭祖,還要到墳墓前掛紙,俗稱「掛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魚肉臘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在冬至這天,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豬、牛、羊等象徵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南方吃什麼?

糍粑

製作前將糯米洗凈,放入飯甑蒸熟後,趁熱迅速倒進石臼,兩人或三人手握大木錘,不斷使勁地捶搗,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轉,使之搗捶受力均勻。捶至粘糊、綿韌狀,趁熱快速用手捏出小塊狀,放入早已準備好的豆砂糖粉中隨心翻弄幾下,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撲鼻,味道極佳。

甜丸

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湯,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農家主婦紛紛舂糯米粉(今多為機械輾製),有的互通有無,饋贈親友。

湯圓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燒臘

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餘,準備一些臘肉臘腸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


北方吃什麼?

彩色餃子

紅蘿蔔、一小把菠菜,一般大小的紫甘藍四分之一就足夠了。按照一般餃子的做法,即可成型。

水晶餃子

兩種粉拌一起,用剛燒開的開水拌入,一開始用筷子攪幾下,,之後用手揉搓成團即可。肉末中加調味料拌勻,取一份,先用手捏邊緣薄,中間厚的樣子。再用擀麵杖擀成餃子皮樣,放入餡和油鍋中。

翡翠餃子

製作餃子餡,將韭菜切碎,加入炒熟的雞蛋,蝦皮,糖鹽味精,香油,稻米油攪拌均勻。菠菜燙熟,加水放料理機中打碎,過濾出汁。一半麵粉加菠菜汁和成綠色的面,一半麵粉加清水和成白色的面。包餃子,將餡放在麵皮上對摺,兩手的拇指食指往中間擠。


吃餃子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葯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冬至養生

冬至是人體機能變化最劇烈的一個節氣,也是疾病最易加重的一個節氣。

氣象寒冷,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需特別提高警惕,注意防寒保暖,合理飲食起居,戒煙少酒,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境,適當禦寒鍛煉。如有頭暈目眩、手指發麻、動作不便、說話含糊不清,須及早就醫。


冬令進補人群

1、體質虛弱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心臟病、風濕等)的老人

2、公司文員、中高級管理人員等長期處於高壓下的亞健康人群

3、因外科手術、產後以及大病、重病後的虛弱人群

4、月經不調、手腳冰涼的女性

5、癌症康復期的病人


冬至進補四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嚴冬多吃狗肉有好處。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切忌吃狗肉後喝茶。

二忌虛實不分。中醫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同時應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的補法。

三忌慕名進補。雞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雞湯(包括燉雞湯和下藥材熬的雞湯)營養豐富,但膽道疾病患者、膽囊炎和膽結石症常發作者、腎功能不全者都不宜喝雞湯。

四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合理進補水果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除了飲食進補還有從吃水果來補。每天能吃點水果不僅能滋陰養肺、潤喉去燥,還能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會使人清爽舒適。

甘蔗:冬後,很多人常感到皮膚乾燥、頭暈嗜睡,反應能力降低,這時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甘蔗了。

柚子:柚子香味讓女性年輕6歲——每位女性都希望自己年輕漂亮,身上有適當的柚子香味就是一個不錯的妙招!

梨:冬天人們易出現咽乾鼻燥、唇乾口渴、咳嗽無痰、皮膚乾澀等現象,素有「百果之宗」的梨對此症有獨特療效。

奇異果:早晨吃奇異果治便秘——秋冬季是便秘的多發季節。中醫臨床上總是建議得了便秘的人採取食療的方法,不僅效果好,而且沒有副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