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至將至,吃羊肉、包餃子…養生的關鍵時節…

冬至即將到來,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

關於冬至的習俗

你知道多少呢

冬至習俗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開始數"九"。在古代,入九以後,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祭天祭祖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冬至美食

餃子

餃子,相傳是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個好兆頭。

米酒

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薑母鴨

在閩南地區,當地人會在冬至享用薑母鴨。薑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薑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具有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別滋補。

糯糕

我國台灣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

冬季養生

冬至也是「陰氣盛極而衰」,這個時候是養生的關鍵時刻,就意味著身體在未來的一年內的走勢,一天順則一年順。

防寒保暖是關鍵

過了冬至,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要到了。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過後氣溫驟降,特別要主要防病保暖,尤其先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頭戴帽,不易寒

頭部由於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風寒。頭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頭部,戴帽子很重要,並且最好能捂住耳朵。身體很多的熱量都能通過頭部散發出去,帶帽子還能起到一個很好的保暖作用。

保暖先暖腳

寒從腳下起,腳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腳部保暖要有合適的鞋子和襪子。鞋子的尺碼應稍大些,最好墊一雙棉鞋墊,腳放在裡面要有點空間。

其次,鞋底應稍高些,這樣可以起到與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此外,最好每天用溫熱水泡腳,步行半小時以上,並堅持早晚搓揉腳心。

室溫不要太高

冬天氣象乾燥,室內外溫差較大,一出一進很容易受涼。冬天室溫該稍涼一些,溫度保持在18℃-20℃為上一以上一宜。如果能在室內放一盆水,增加一下室內濕度就更好了。

門窗不應太封閉

冬季室內要多通風換氣,在氣象晴朗的時候要及時開窗,以保證空氣清新、氧氣充足。

這幾種疾病高發需注意

心腦血管疾病

一到冬天,患心梗、心絞痛、中風、心肌梗死的病人就會增多。寒冷刺激會使人交感神經異常興奮,造成心臟收縮力增強,導致血壓不穩,引起急性並發病。

建議:高血壓患者在冬天更要堅持服藥,按時監測血壓。老年人最好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物,如果連續幾天都感覺乏力、頭暈、胸部不適,最好及時就醫。

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老人、吸煙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發作慢性支氣管炎,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肺氣腫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誘發哮喘。

建議:按醫囑吃藥,還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另外,還可以通過打流感疫苗來減少慢性支氣管炎的發作次數。

流感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發併發症,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後,容易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可能致死。

建議: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衛生,勤洗手,還要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飲食結構需調整

冬至時節,寒冷已經到來,人體新陳代謝水準相對較低。為達到禦寒保暖的目的,在飲食上應做出以下改變。

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食物攝入

比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

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會變成熱量從體表發散出來,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僅有5%~6%作為熱量散失,脂肪則是4%~5%。

需注意,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質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同時,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兩以下。

飯前喝碗熱粥、熱湯

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慾。尤其是雜糧粥還能幫助補充B族維生素和鉀等多種營養素。

此外,冬季氣候乾燥,更應補充水分,而喝粥也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喝下很多水。除了熱粥,飯前喝碗少油少鹽的熱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多吃深色食物

中醫提倡冬天補腎,而黑色入腎。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藍、紫薯、藍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它能夠預防癌症,增強血管彈性,還可保護視力。

因此,多吃黑色食物對於預防季節多發的心血管疾病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