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哈利·波特》:兒童向童話IP的全年齡向奇幻漂流

林品

由英國作家J.K.羅琳創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可謂世界圖書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自從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於1997年問世以來,在過去二十餘年的時間裡,《哈利·波特》系列已被翻譯為超過70種文字,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超過5億冊,堪稱近些年來傳播範圍最廣、商業成就最高的文學作品。

而在《哈利·波特》系列被引進到中國之後,它也取得了驚人的商業成功,其簡體中文版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可以說是一部暢銷且長銷的頂級流行讀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哈利·波特》在英語世界的接受狀況相比,《哈利·波特》在中國社會的接受狀況,還是體現出一些差異性的特徵。

二者最顯著的差異在於,《哈利·波特》英文版自問世以來,就同時覆蓋了青少年閱聽人和成年閱聽人;而《哈利·波特》簡體中文版的接受,則是體現出較為明顯的代際斷裂:在所謂的“80後”、“90後”、“00後”群體當中,《哈利·波特》激起了聲勢浩大的流行文化浪潮,但在出生於1980年之前的代際群體當中,它卻未曾贏得多少讀者的歡迎。

根據筆者在Potterhead、活力吧、人文社哈迷群、北京魁地奇俱樂部、哈迷有求必應屋、SOHO魔法部等哈迷社群中發放的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在中國當前的活躍“哈迷”中,“80後”佔14.32%,“90後”佔67.19%,“00後”佔17.71%,“10後”佔0.26%,而70後僅佔0.52%;其中,94.1%的活躍哈迷,是在自己未滿18周歲的時候喜歡上這個故事的。

而根據“開卷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觀測系統”與今日頭條讀書頻道及算數中心在2016年底聯合發布的“讀者畫像”報告,中國目前已有規模龐大的成年哈迷群體;但在年齡超過18周歲的哈迷當中,出生於1985年之前的哈迷僅佔4.4%。這樣的顯著差異,讓《哈利·波特》的接受狀況成為了當代中國審美代溝的一個典型案例。

在中國的語境中,無論是圖書經銷商,還是文學評論家,似乎都傾向於將《哈利·波特》歸類為“童話”。而在中國當代的主流文學批評話語與公眾常識系統當中,“童話”是“兒童文學”最主要、最典型的一門文類。

但需要指出的是,基於這種文類定位的文學評論,往往無法充分地解釋西方學者在他們的社會情境中提出的這個問題:“為什麽這部關於青春期男生的書籍會對成年人具有如此強烈的吸引力?”

它也很難有效地回應這樣兩種面對文學現場自說自話但彼此之間又構成背反的批評:一方面,不少根本不屑於閱讀《哈利·波特》的文化精英,挾著精英主義者對暢銷讀物慣有的輕蔑態度,指斥成年人對於《哈利·波特》的追捧乃是一種“愚昧的文化潮流”;另一方面,不少持有保守主義觀念的兒童教育工作者又認為,《哈利·波特》“充滿仇恨、暴力、死亡、鬼怪”,有太多“不適合兒童的內容”,他們甚至還因此要求相關的管理者將《哈利·波特》從學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下架”。

在這樣兩種批評的擠壓之下,《哈利·波特》似乎處在了一個頗為尷尬的位置:它應當被成年人拋棄,又必須被阻隔在兒童的閱讀視野之外。然而,正是這部無家可歸的孤兒式的《哈利·波特》,卻在當今這個文字閱讀日漸衰微的年代裡,激起了歐美社會兒童和成人共同的閱讀狂熱,成為一部“既屬於兒童,也屬於成人的系列讀物”[6]。這種吊詭的文學現象,恐怕無法僅僅從兒童本位的評論角度來加以解讀。

中國主流評論者對《哈利·波特》的“兒童文學”定位,既是出於既存學科建制所導致的思維慣性,也是基於《哈利·波特》在中國社會的特定接受狀況:在《哈利·波特》傳入中國的最初幾年,也就是在“80後”群體離開校園、步入社會之前的那幾年,這套系列小說的讀者確實主要集中在學生群體。但在筆者看來,如果我們參照歐美的情況,那麽,《哈利·波特》在中國的接受狀況,與其說是源於《哈利·波特》的兒童文學特性,毋寧說是顯影了中國社會不同代際之間的審美代溝與文化斷裂。

按照筆者的觀點,我們與其沿用老舊的文學分類慣例,將它視作一篇“童話”,不如將這套無論是篇幅長度還是內容深度都遠遠超出傳統“兒童文學”範疇的七部曲系列,視作一套“全年齡向”的“奇幻文學”(fantasy literature)作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