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國藩的兩個兒子和父親一樣科舉艱難,但別業有成

曾國藩一生有三個兒子,長子曾紀第二歲夭折;只有次子曾紀澤,三子曾紀鴻長大成人。過去重男輕女,不能不說曾國藩對這兩個兒子寄予了極高的期望,可是他們的成長之路也是一波三折,讓曾國藩喜憂參半。

清沿明製,參加科舉考試依然是天下讀書人走上仕途的“華山一條路 ”,曾國藩的兩個兒子也概莫能外。鹹豐八年(1858)秋闈,曾紀澤第一次參加鄉試未能中舉,不過曾紀澤依然“照常讀書,不作悻悻之態”,這讓曾國藩很欣慰。之後曾紀澤又先後參加了兩次鄉試,依然名落孫山。於是,曾紀澤便從此絕意科考,曾國藩也不做勉強。

同治九年(1870),曾紀澤援例以二品蔭生補入戶部員外郎職。蔭生也就是憑借代上余蔭取得監生資格,只須經過一次考試就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職,曾紀澤授官就屬於這種情形,是沾了其父親曾國藩的光兒。

不過曾紀澤讀聖賢書不行,其他學問卻有大長。他研究心經史,喜讀古詩文辭,兼通小學,旁涉篆刻丹青、音律騎射,簡直就是一個通才。曾國藩曾經誇讚他的書法“字勢流美,天骨開張”。最可貴的是曾紀澤對於天文算學等自然科學十分感興趣,並且有了一定的造詣。

曾紀澤學習天文,從中國古籍中的天文誌入手,並且能夠對西方的天文學知識有所了解和運用。在算學上解除了西方幾何學,並且寫了《幾何原本序》。

曾紀澤對近代科技也興趣十足,像他的父親一樣希望利用西方的堅船利炮技術來靖內患,抵禦外侮。他在江南製造局和一些洋務專家交往,和很多外國人士成了很好的朋友,例如英國人馬格裡。曾紀澤學習英語的水準也很高,後來作為英法兩國公使,兼任出使駐俄大臣。作為與俄方談判伊犁問題的中方代表,改訂了之前崇厚與俄國簽訂的條約,這件事是他外交史上比較重要的事件。

曾紀鴻比曾紀澤小九歲,出生於公元1848年,同治元年(1862),他剛剛十五歲的時候就在湘鄉縣試中獲取頭名,入了縣學,可是以後的闈場卻一敗塗地,同治三年、六年、九年三度科考均告失敗。紀鴻被挑取謄錄副貢生特賞舉人,也是曾國藩蔭封所致。特賞舉人有了參加會試的資格,光緒二年,紀鴻雖然名落孫山,但得選兵部武選司郎中,總算有了一個官職。

紀鴻與兄長同樣受到曾國藩的家教,為學注重實用,兄長紀澤對他的影響也很大,便著意算學。曾國藩去世,紀鴻與兄長扶柩歸鄉,暫居長沙洪家井宅邸,聯絡一些數學愛好者,共同研討切磋,刊行了《白芙堂算學叢刊》,作了《對數詳解》、《栗布演草》,《圓率考真圖解》等均收入該叢刊。令人驚歎的是,紀鴻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數百位。

不過,曾紀鴻身體一直羸弱,咯血症多年,又致力於自然科學研究,用腦傷身以成痼疾,於光緒七年病逝,年僅三十四歲。

曾紀澤、曾紀鴻兄弟二人命運何其相似,他們同樣是科舉路上的敗將,因為父親的恩澤得入仕途,可是擺脫了科舉的束縛,兩個人在其他領域的學問卻被激發出來,並且小有成就,也很值得現代學子們深思。成功的路不只一條,但無論走在哪條路上,要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和辛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