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國藩兩次會考名落孫山 不得不借路費回家

1835年,是道光十五年,全國學子迎來一場三年一度的會試,紛紛進京。來自湖南長沙府湘鄉縣的考生曾國藩,也在進京的隊伍之列。

嚴格地說來,曾國藩是上一年的冬天就動身進京了,為來年的會試做準備。曾國藩出身耕讀家庭,家裡有幾十畝薄田,比其他農民家庭寬裕多了,所以這次進京,家裡給足了盤纏。

到了北京,曾國藩沒有住在旅館,而是住進了長沙會館。

會館出現於明清時期。當時,在科舉制度的帶動下,全國學風很濃,每到會試之年,全國各地的學子就雲集於京城。由於大部分學子的家庭環境都不太好,人在異鄉為異客,難免會遇到受人欺負的事情。後來,由各地在京城經商、做官的人牽頭,籌措資金,置辦房產,提供給來京參考、謀事的同鄉居住。

“親不親,故鄉人。”當同鄉來居住時,會館收費比較便宜。當同鄉遇到困難時,會館還會積極協調解決。因此,會館成為進京參考學子們的首選。

曾國藩住進長沙會館後,複習功課,勤奮學習。1835年3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日子,會試如期進行。曾國藩考試完畢,感覺還不錯。但是過了一段時間,考試成績出來了,曾國藩竟然名落孫山,落榜了。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殘酷的。曾國藩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如果是以往,曾國藩就要收拾行李回家,等待3年後卷土重來,參加下一次會試。可這一次,曾國藩沒有回去。因為他的運氣實在太好——第二年,即1036年,是皇太后60大壽。按照慣例,這一年要增加一次鄉試和會試,即“恩科”。

於是,曾國藩就留在北京,繼續複習功課,等待第二年的恩科會試。

然而,在經過長達一年的複習後,曾國藩參加1836年3月舉行的會試,依然沒有考上。

這次打擊對曾國藩來說就太大了。因為如果要再次參加會試,就得再等3年。人生在世,有幾個3年時光可以虛擲?曾國藩灰溜溜地回到會館,準備回家,發現遇到新問題:沒路費了。

曾國藩當年赴京參加會試,家裡準備了不少錢,足夠他在北京生活一段時間,還能夠回家。可是,誰也沒有預料到,他這次在北京住了一年多時間,就算再節衣縮食,也禁不住這麽長時間的折騰啊。

身上沒錢,怎麽回家呢?曾國藩情急之際,想到一個人。此人叫易作梅,是江蘇睢寧的知縣,也是長沙府湘鄉縣人,與曾國藩父親的關係極好。於是,曾國藩輾轉來到睢寧,找到了易作梅。

易作梅也是一個牛人,他發現曾國藩談吐不凡,料到日後必成大器,沒等他開口,主動借了100兩銀子給他。100兩銀子,現在說來輕鬆,其實對於易作梅來說相當於一筆巨款。因為作為一名七品知縣,易作梅一年的俸祿只有45兩銀子。易作梅一次性就借給曾國藩兩年多的俸祿,夠豪氣的。

“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曾國藩揣著這100兩銀子,底氣十足。他沒有按照原計劃回家,而是遊覽了一趟六朝古都南京。

28年後,當曾國藩率領湘軍把太平天國緊緊圍困在南京時,誰也沒有想到,曾國藩對南京熟悉得了如指掌。

【參考資料:《曾國藩傳》《清史稿》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