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科醫生提醒:這五種常見的帶娃方式用不得,影響寶寶發育

由於經驗不足,家長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點小錯,或者走些彎路。往往一些常見的做法,實踐後才發現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不但對寶寶沒有任何好處,甚至還讓寶寶遭罪了,嚴重的更會影響寶寶的發育,造成發育遲緩的不良後果。兒科醫生曾表示,想要知道寶寶的發育是否正常,從他們的運動能力上就能知道個大概。而寶寶的運動能力如何,跟家長如何帶娃密不可分。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錯誤的帶娃方式,大家不妨自我比對一下,如果中招了,趕緊改正。如果還沒有,能避免的盡量避免。

一、寶寶不會爬就學走路

很多家長急於求成,總覺得自家寶寶早點會說話,早些會走路倍兒有面子,殊不知很可能造成寶寶感統失調,肢體動作不協調。研究發現,學走路前,寶寶最少應該要保證500小時的爬行時間,才能有益於以後的發育。反之,沒有爬行期的寶寶則會缺乏鍛煉,後期很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現象。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操之過急了,按部就班就好。讓寶寶多爬爬吧,沒啥壞處的。

二、隻給寶寶喝奶粉,不注意輔食的搭配

很多父母錯誤地以為奶粉的營養可以跟母乳媲美,因此特別勤勞的給寶寶喝奶粉,尤其是斷奶後,甚至隻喝奶粉。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寶寶特別容易上火,嚴重的還會影響寶寶發育,造成記憶力減退。可想而知,輔食多麼重要。建議寶媽寶爸們合理搭配輔食,魚肉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十分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三、過早的給小孩把屎把尿

這是很多新手媽媽常犯的錯誤,其實這是不對的,這樣做會傷到寶寶的泌尿排泄系統。而且別看寶寶小,提前訓練這一點也是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心理負擔的。更重要的是,過早的把屎把尿,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可能會使孩子髖骨損傷。其實寶媽寶爸們不用太心急,隨著成長,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時,基本就能控制排尿了。這個時間段再來訓練鍛煉寶寶,效果更加明顯,也會更利於寶寶的發育和成長。

四、會走後還常常使用小推車,缺乏鍛煉

在小區裡常常會看到一些家長推著小車遛孩子,的確是方便又省力。可是天天這麼推著也不是個辦法,小孩子正在發育,適當的鍛煉走走路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總是將他們放在小推車裡,毫無疑問是不行的。隨著成長,有些孩子老是走不快走不穩,這就是運動發育有障礙,小時候老坐小推車的鍋。

五、過分溺愛孩子,事事包辦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總是喜歡把小孩當成少爺小姐來伺候,事事操心,事事包辦,只是孩子沒有足夠的自理意識和能力。上小學後才猛然發現自家孩子的運動能力有所缺陷。大到跑步、跳遠,小到握筆、寫字,總有那麼點不協調。因此,還在過分溺愛孩子的家長們請注意了,放寬心吧,適當的運動、做做家務並不會累著孩子們,反而有利於他們身體的發育以及成長,沒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了不是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