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安徽衛視2018《家風中華》:青春燃亮,家風傳承

傳媒內參導讀:安徽衛視《家風中華》節目將觸角伸向社會最重要、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從家庭這個小切口入手,從家訓家規中聚焦傳統文化、展示中華家風。

2018年6月29日下午,安徽衛視2018《家風中華》策劃懇談會在北京中國傳媒大學舉行,此次會議以“青春燃亮家風傳承”為主題,安徽衛視將“放寬視野再說家風”。

會議現場,嘉賓們首先對安徽衛視播出的《家風中華》第一季節目給予極大肯定。節目嘉賓上海複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和東至周氏周啟晉先生、周啟群先生分享了參與感受。

錢文忠教授認為一檔好的節目必須要有好的主題,小成本也要有正精力旺盛情懷,安徽衛視《家風中華》積極響應廣電節目須遵循“小大正”的創作原則。

周啟晉先生說,安徽池州東至周氏,“百年書香、富而好禮”一直秉承著“閉門耕讀繼家聲”的優良家風。20世紀下半葉至今,東至周家從官宦、工商轉向文化學術領域,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學術家族,學術大師輩出:如戲曲史專家周志輔、金石學家周季木、翻譯家周煦良、紅學家周紹良,還有史學大師周一良、數學大師周煒良等。

作為社會各界代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陸地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影視戲劇藝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關玲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副研究員冷淞博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藝術研究所所長柴蘆徑教授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紛紛為安徽衛視《家風中華》節目獻計獻策,提供了許多新思路、新創意、新設想。

新華社、經濟日報社等國內知名媒體對策劃會進行了深入採訪。安徽衛視《家風中華》製片人張環、楊濤等欄目組成員就新一季《家風中華》節目創新問題和參會專家學者進行密切交流。

《家風中華》是安徽廣播電視台大型原創演播室文化類節目。《家風中華》(第一季)於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2月6日在安徽衛視晚間黃金檔播出。節目播出後得到市場關注、官方好評。

《家風中華》風氣東方美,用“家”這個最能觸動中國人內心的文化標簽,讓家風走心、暖心,充滿正能量。

中宣部新聞局《新聞閱評》(第506期)刊登專題點評文章《安徽衛視充實中華民族精神寶庫》,充分肯定安徽衛視《家風中華》“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找準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結合點”。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收聽收看日報》(第306期)刊登專題點評文章《安徽衛視“家風中華”賦予家風故事新時代內涵》,充分肯定安徽衛視《家風中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人民日報刊登文章《家風故事代代傳》;光明日報刊登文章《小家風呈現大國風》。《家風中華》在移動客戶端傳播力強,贏得新媒體的青睞。該欄目在2018傳媒內參指尖影響力高峰論壇上,榮獲最具影響力綜藝節目獎(道德類)。可以說,《家風中華》節目開播後,引發了新一輪電視文化傳播在社會主義正確價值觀建構中作用的討論。

數據顯示,安徽衛視《家風中華》單期節目最高收視0.325%,屢次位居省級衛視同時段第3位、第5位。

以小見大:深入透視小家故事,

用文化帶動家風傳承

“一家三代五人從軍”的故事讓觀眾熱血沸騰;“水花兄弟”何衝、何超在賽場上的奮力拚搏扣動著國人的心弦;董家人六十年前的老帳本給觀眾歷史的回味;堆積三百六十多年的“陳草薋”讓每個人歎為觀止。在新鮮出爐的第三期節目中,還有清代著名建築世家“樣式雷”家族規矩為上的匠人精神以及京劇譚家嚴苛、百善孝為先的家風……

內容為王:精心打磨故事

用家風溫暖人心

在這一創作理念下,節目組圍繞每期主題,邀請兩個家庭講述不同故事。第一季12期節目從全國甄選出24組家庭進行節目錄製。

有安徽三代人義務當郵差,有浙江五代人堅守燈塔,有北京七代人規矩傳家,還有四代教育世家陶行知後人,傳承著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雖然這些家庭分布在中國的不同地區,擔負著不同的使命,但他們都默默傳承著一樣崇高的家風文化。“用故事傳播文化,讓家風踐行美德”。

盱衡大局:家風蘊藏千年文明,

教化托舉大國夢想

安徽衛視《家風中華》節目將觸角伸向社會最重要、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從家庭這個小切口入手,從家訓家規中聚焦傳統文化、展示中華家風。

節目組力邀著名學者錢文忠教授擔任文化嘉賓,為觀眾解疑釋惑,現場點評,成為帶領觀眾探尋家風背後文明基因的導師。錢文忠教授在節目中說:“一代人無法形成家風,兩代人也未必能形成家風,而幾代人才能體現家風的傳承”。應該說“家風蘊藏千年文明,教化托舉大國夢想”。

本次策劃會召開為下一步節目錄製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安徽衛視《家風中華》製片人張環表示:要借助學界和傳媒界的力量,在傳播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展家風傳統,講中國故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