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喜歡」3類人,若身體3處有異常,血壓已超標,儘早檢查

高血壓,意思就是血壓比較高。

高血壓一直被認為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其實,在人們生活水準升高的同時,高血壓也在慢慢向年輕人轉移。

首先,血壓多高是高血壓?

血壓正常值:低壓<85,高壓<130;

血壓臨界點:低壓90~94,高壓140~149;

確診高血壓:低壓≥90,高壓≥140。

但為什麼有的患者高壓升高了,低壓卻正常或者偏低?

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

是因為大量的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在動脈血管壁沉積,逐漸形成的小米粥樣的斑塊。

斑塊一旦形成,就會降低血管的彈性。

當心臟向血管射血時,血管不能及時擴張,導致血管壁的承受壓力變大,導致血壓升高。

同樣的,也因為血管的彈性降低,血管也不能及時收縮,導致血壓正常或者偏低。

高血壓喜歡這3類人,要警惕

第1類、生活方式不健康

比如吸煙、酗酒等習慣。

都會使原本比較光滑的血管壁受到破壞,血管受到損傷,那些脂類物質就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加速血管硬化。

第2類、中老年人

血管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斷老化。

動脈內層及中層的血管膜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厚、硬化,導致血管內膜不光滑,如果有脂類物質沉積,就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

第3類、有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疾病的人

代謝疾病患者血液中的脂類物質比較多,更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若身體3處有異常,血壓已超標,儘早檢查

第1處、頭部

頭痛:血壓升高,血液流速增加,使神經中樞受到壓迫,引起頭痛。

第2處、消化器官

噁心、嘔吐:血壓的波動,會影響到消化系統,引起消化紊亂,導致胃部不適,出現噁心、嘔吐的癥狀。

第3處、心臟

心悸:正常情況下,心跳速度為每分鐘70下左右,血壓升高,會使心臟壓力增大,不斷泵血,引起心悸。

血壓高,除藥物治療外,飲食上得注意「1少、3多」

「1少」

第1少、鹽分

食鹽的成分中,包括鈉離子。

如果長期飲食高鹽分,鈉離子就無法及時排出,出現體內鈉離子瀦留,影響其與鈣離子的交換。

使血管平滑肌中鈣離子的含量增多,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

有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多吃2g鹽分,血壓會上升1~2毫米/汞柱。

建議,每人每天鹽分的攝入量不超過6g,包括味精、醬油、速食麵、火腿腸等中的隱形鹽分。

「3多」

第1多、補充抗氧化劑

血管老化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重要因素。

血管為器官輸送養分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自由基,它就像一片片鋒利的「小刀」,不斷傷害著血管內皮,加快血液內栓子的形成,還會使血管壁越來越薄弱。而血壓高的人,薄弱血管就更容易受到衝擊,從而誘發腦梗、心梗,或腎栓塞等。

而抗氧化劑,可以抑製並消滅自由基的活性,減慢血管老化速度、保持血管彈性。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玲瓏懷菊、綠茶不僅富含抗氧化劑,還富含茶多酚。以玲瓏懷菊為主,每天6朵烹茶、煮粥有利於輔助降低血壓,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幾率。

第2多、多清淡

高血壓有「富貴病」之稱。

飲食過於油膩,容易使血液的脂質含量過高,使心臟的供血壓力增加,引起高血壓。

建議,飲食注意清淡一些,常吃水果蔬菜,減少油脂攝入量,減輕心臟的負擔,有助於血壓穩定。

第3多、喝水

水是「天然的稀釋劑」。

早起一杯溫水:稀釋早起時粘稠的血液,有助於血壓的穩定。

飯後一杯溫水:減少油脂在血管中的沉澱,有助於血液正常流通。

運動後一杯溫水:及時補充水分,平穩血壓。

睡前一杯溫水:避免水分大量的流失,100ml即可。

注意這3點,改變生活方式,有助於血壓平穩

第1點、動作要慢

動作放慢,有助於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早上起床要慢,尤其是高血壓患者,猛然起身易發生供血不足、眩暈等。

排便時要慢,腹部用力,腹壓升高,使血壓也隨之升高,易誘發腦血管疾病。

第2點、情緒要穩

研究顯示,激動暴躁等情緒,會使血壓驟升30毫米/汞柱左右。

因此,情緒穩定有助於平穩血壓。

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深呼吸、每天堅持做3件自己高興的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都是穩定血壓的方法。

第3點、常測血壓

經常測量血壓,監測血壓的波動。

早上的6~8點之間、下午的16~18點之間,是血壓中的2個高峰期,這個時候測量的血壓值,比較準確。

注意事項:

1、測量前休息5分鐘,在放鬆、安靜的狀態下測量血壓。

2、在每天同一時間測量血壓。

3、測量時要避免緊張、激動等情緒,避免因為血壓數值波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