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基金業協會召開公募基金評價業務座談會

為規範基金評價業務,促進公募基金健康有序發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日前召開基金評價業務座談會,來自海通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上海證券、濟安金信、晨星中國、天相投顧和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10家基金評價機構會員的11名代表參會,會議由協會鄭富仕副會長主持,證監會相關人員出席會議。

會議深入交流了現行公募基金評價機制和體系,並就發揮基金評價業務的重要作用,促進公募基金行業健康、長足發展等相關事項進行了討論。會議提出,自2017年四季度貨幣市場基金監管趨嚴後,短期理財債券基金(指對單筆認申購基金份額採用固定期限鎖定持有的短期理財債券基金)規模增長較快,截至2018年10月底,其規模為6106.96億元。短期理財債券基金的運作機制與貨幣市場基金類似,使用攤余成本法估值核算,以投資銀行存款、同業存單等貨幣市場工具為主,在發展中偏離了債券型基金的產品定位。貨幣市場基金監管趨嚴後,市場及股東方較為關注短期排名及基金規模,導致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將短期理財債券基金作為貨幣市場基金的替代品種,用來擴充管理規模,令短期理財債券基金的規模出現較快增長。《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發布對防控流動性風險及公允計價、嚴格限定使用攤余成本法提出了要求,短期理財債券基金目前正根據有關要求進行規範。

會議提出,管理規模並不是評價投資管理能力的關鍵評價指標,為引導公募基金有效防控業務風險,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更好的發揮機構投資者功能,服務實體經濟,基金評價機構應進一步弱化對公司管理規模的關注,不再公布包含短期理財債券基金規模的排名數據,建立更為科學、全面、合理的基金管理公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投資者及相關方更為理性、客觀的看待規模排名,突出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重要作用。基金管理公司應不再通過各類管道宣傳短期理財債券基金的規模排名及收益率,不斷提升以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

會議認為,公募基金行業應立足服務實體經濟,肩負推動普惠金融的責任與使命,堅守“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資產管理本源,利用專業投資者的能力與視角,投資於真正有價值的優秀企業,努力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長期投資業績,讓投資者獲得與我國經濟發展相一致的長期回報。

(經濟日報 記者:周琳責編:胡達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