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2型糖尿病?應該如何預防?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葡萄糖水準增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 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一、什麼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葡萄糖水準增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1、糖尿病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

  1. 靜脈血漿葡萄糖水準(mmol/L)
  2. 糖尿病癥狀加隨機血糖 ≥11.1
  3. 空腹血糖(FPG)≥7.0
  4. 餐後2小時血糖 ≥11.1

注意:無糖尿病癥狀(如口乾多飲、多尿、多食及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者,需改天重複檢查才能確診;空腹狀態是指至少8小時內沒有進食熱量;隨機血糖指不考慮上次用餐時間,一天中任意時間的血糖,不能用來診斷。

2008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學會(CDS)組織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20歲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為9.7%,成人糖尿病患者總數達9240萬。

我國目前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1997)的糖尿病病因學分型,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一般認為95%的糖尿病患者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又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通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間,但目前兒童、青少年發生2型糖尿病的概率正在不斷上升。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以胰島素抵抗為主,胰腺β細胞能正常製造胰島素,但發展至一定程度以後使胰腺β細胞受損,最終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且伴有胰島素抵抗。


2、糖尿病典型癥狀:

「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及體重下降。而2型糖尿病患者其癥狀常不典型或並無任何糖尿病癥狀,僅在常規健康檢查、手術前或因其他原因入院檢查中才發現。對於出現糖尿病癥狀或雖無癥狀但體型肥胖、飲食好、血壓高、血脂高、運動少、作息無規律的中老年齡人群應警惕「甜蜜殺手」,注意檢測血糖水準。


二、2型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 慢性癥狀:患者可出現易飢、多食、多尿、煩渴及多飲、乏力、體重減輕,兒童尚可見生長髮育受阻。
  • 急性癥狀:患者可因著涼感冒、情緒激動、勞累、暴飲暴食等應激原因出現酮症酸中毒或非酮性高滲綜合征,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 感染性併發症 患者可因皮膚、泌尿道感染或肺結核就診而發現糖尿病。
  • 大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冠心病、腦卒中、腎動脈硬化、肢體動脈硬化等。
  • 微血管病變 微血管病變主要表現在視網膜、腎臟、神經和心肌組織,引起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糖尿病心肌病等。
  • 神經系統併發症 可累及神經系統任何一部分,可出現神志改變、四肢感覺異常、排汗異常、腹瀉、便秘等。
  • 糖尿病足 輕者表現為足部畸形、皮膚乾燥和發涼;嚴重者可出現足部潰瘍、壞疽。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殘的主要病因。

三、糖尿病的相關檢查

  1. 尿糖:尿糖陽性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但只有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出現尿糖陽性,因此尿糖陰性並不能排除糖尿病。
  2. 血糖:血糖升高既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又是判斷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況的主要指標。診斷糖尿病時必須採集靜脈血測定血糖,平時血糖控制程度可用攜帶型血糖計測定指尖血糖。
  3. 糖耐量試驗(簡稱OGTT):血糖高於正常範圍而未達到診斷糖尿病標準的患者或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需進行此項檢查以篩查糖尿病。
  4. 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近2個月的血糖水準,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的主要檢查指標之一。
  5. C肽釋放試驗:反映基礎和葡萄糖介導的胰島素釋放功能,不受血清中胰島素抵抗和外源性胰島素的干擾。
  6. 尿微量白蛋白:了解有無糖尿病腎病,是判斷腎病嚴重程度的主要指標。
  7. 胰島細胞抗體:幫助糖尿病分型。
  8. 甲狀腺功能檢查: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的血糖升高。
  9. 血酮:判斷糖尿病患者是否有酮症酸中毒。
  10. 肝腎功能:有利於醫師根據臨床癥狀判斷是否有肝腎損傷,以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降糖方案。
  11. 電解質:判斷是否有嚴重的急性代謝紊亂。
  12. 眼底檢查:眼底檢查是明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重要檢查方法。
  13. 心電圖檢查:了解有無心肌肥厚、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14. X光:了解有無伴發肺部感染。
  15. 四肢震動覺:了解周圍神經系統病變情況。
  16. 雙下肢及頸動脈血管多普勒:了解動脈血管有無硬化狹窄。

四、怎樣預防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綜合引起的疾病。環境因素包括老齡、不良生活方式、營養過剩、體力活動不足、子宮內環境以及應激、化學毒物等。當您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時,就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達到預防的目的。具體方式如下:

減重 研究表明,在遺傳和上述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肥胖,特別是中心性肥胖,與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有密切關聯。因此,減重尤其是「瘦肚子」極其關鍵。

  • 合理科學的飲食。
  • 適量有氧運動。
  • 戒煙限酒。
  • 保持心理上的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