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態土地整治中的強村富民路

“以前搬運靠挑、出門靠走、耕田靠牛,村裡根本留不住人。現在可好,山綠了、路通了,農民不出家門也能賺錢了,咱們農村不比城裡差。”丁灣村支書方如意說起村裡的變化,一臉的自豪和感激,“這是黨的政策好,也多虧了國土部門的土地整治項目”。

土地整治項目結合農業產業化

丁灣村隸屬於全省“四化同步”的廣水市楊寨鎮,轄區面積9200畝,總人口2590人。雖有京廣鐵路、107國道穿村而過,但受村內交通、耕作條件等影響,早些年田地拋荒嚴重,村集體經濟低迷蕭條,留守村裡大多是老弱病殘。2013年,一心想回報家鄉的創業能人丁雲林毅然回到丁灣村,注資成立了鑫沄生態農業公司,計劃打造一家集都市休閑、生態旅遊、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

生態土地整治中的強村富民路

鑫沄公司的生態農業發展思路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的大力支持。為了充分發揮土地整治項目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的底盤作用,壯大農業產業化實體經濟,廣水市國土資源局在土地整治項目規劃選址上,按照因地製宜的原則,積極向其靠攏。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13年7月,楊寨鎮“四化同步”示範鄉鎮土地整治項目正式獲批,建設規模1萬畝,總投資2430萬元,其中丁灣村3000畝土地同步納入土地整治範圍。

怎樣向生態整治模式轉型

廣水市國土資源局始終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作為探索新型土地整治的指導思想。在爭取省自然資源廳支持後,該局將丁灣標段按照生態整治模式規劃設計,使項目規劃與鑫沄公司產業發展規劃最大限度融合,確保規劃設計在改善農業經營條件、改善生活環境的同時,將傳統文化、歷史古跡、自然風光、現代文明融入其中。

在項目實施中,廣水市國土資源局充分汲取桃源村生態土地整治試點經驗,對建設材料和施工工藝進行了適當調整。如除主乾道外盡量不做過多的硬化;溝渠採用片石乾砌為主,避免了混凝土對於水體生物棲息與繁殖的影響,有利於自然水體的自我淨化,生態溝渠採用卡扣式生態磚護坡,生態磚孔內撒草籽,增加溝渠景觀綠化功能;在整修塘堰的過程中取消以前的水泥現澆施工,為做到固化而不硬化,以片石、植草磚護砌,使塘堰整修趨近自然,又不失生態環保功能;路線施工過程中沒有全部採用混凝土設計,根據實際情況,除主乾道設計為水泥路面外,修複田間道和新修生產路路面採用了泥結碎石鋪築,田間道土路肩設計了撒播草籽和種植防護林工序,該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混凝土、砂礫石等對農田生態環境的破壞,在保證農產品、肥料運輸外,還為生活在不同生態景觀斑塊內的動植物提供了棲息和通行的走廊,維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平衡。對古村落、歷史文化遺址本著傳統特色深入打造,建設得既接地氣又有韻味。

綜合效益逐步顯現

傳統土地整治項目往往隻注重經濟效益,追求增加耕地面積,強調提高土地資源的承載力,忽略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丁灣生態土地整治試點的實施,共平整土地2600畝,整治塘堰19口,硬化溝渠7000米,新建溢流壩2座、泵站1座,修建田間路線8000米、水泥路2000米,在有效改善耕作條件的同時,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更加凸顯。

丁灣項目的實施,極大地鼓舞了鑫沄公司的發展信心,鑫沄公司先後在該村流轉土地3000畝,從事規模種植、養殖、食品生產、農業休閑觀光等項目,還實施了百畝荷塘、格桑花海、古榴園等項目,年經濟收入300多萬元。

生態休閑農業助推了旅遊業的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現如今,丁灣村每個周末吸引周邊千餘人前來觀賞遊玩,全村已有12戶開辦了農家樂,其中丁灣山莊被省旅遊局評為“五星級農家樂”;71戶群眾投資350萬元,完成了荊楚風格民居改建。全國文明村鎮、隨州旅遊名村、隨州先進基層黨組織……如一張張嶄新的名片裝點著如今的丁灣村。

丁灣生態土地整治的試點成功既讓當地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也贏得了上級長官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為了鞏固生態土地整治試點經驗,支持“四化同步”鄉鎮建設,2016年,省政府批準了楊寨生態土地整治項目。該項目作為全省兩個生態土地整治項目之一,涉及丁灣2000畝,其總體建設方案由省住建廳、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關專家共同編制,在全省土地整治行業尚為首創。目前,該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實施。(圖片來源於湖北日報)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