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慈善信息將實現全國“一網可查”

進一步規範互聯網慈善募捐,通過“慈善中國”備案;社會工作專業化,150所高校開展了碩士教育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副司長孟志強介紹,2018年,網民點擊、關注和參與慈善超過84.6億人次,一些基金會的網絡募捐已佔捐贈總收入的80%以上。同時,民政部聯合有關部門在慈善組織認定登記、公開募捐管理、互聯網公開募捐平台等方面頒布了14項配套政策措施。另外,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賈維周介紹,截至2019年5月底,全國支出低保資金627.7億元。

民政部昨日舉行2019年度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副司長孟志強介紹,2018年,網民點擊、關注和參與慈善超過84.6億人次。“可以說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網絡慈善的引領者。”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一級巡視員李波表示,為進一步規範互聯網慈善募捐,民政部指導慈善組織將開展的所有公開募捐活動都通過“慈善中國”進行網上備案;同時,優化辦事服務流程,推動實現慈善信息全國“一網可查”。

現狀

去年超過84.6億人次“關注”網絡慈善

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網民點擊、關注和參與慈善超過84.6億人次,一些基金會的網絡募捐已經佔到捐贈總收入的80%以上,其中,2018年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組織開展的“99公益日”活動,總共募款14.14億元,支持了5498個公益慈善項目。“可以說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網絡慈善的引領者。”孟志強表示。

作為我國慈善領域的首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慈善法》實施已近3年。孟志強介紹,信息公開方面,已建立慈善組織年度工作報告制度,將慈善組織和慈善信託的年度工作情況主動向社會公布。

網絡募捐加強信息公開也得到進一步加強。民政部組織建設了全國慈善信息統一平台“慈善中國”,通過網絡對慈善組織開展的公開募捐活動進行備案;同時指定20家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進一步規範慈善組織的網絡募捐行為。

相關配套措施方面,民政部聯合有關部門在慈善組織認定登記、公開募捐管理、慈善信託管理、慈善活動支出、互聯網公開募捐平台等方面頒布了14項配套政策措施。同時,與40個部門聯合簽署了慈善捐贈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

監管

推動實現慈善信息“一網可查”

李波強調,互聯網慈善作為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為進一步規範互聯網慈善,民政部頒布了相關政策法規文件,逐步建立健全規範和引導互聯網慈善特別是網絡募捐的制度和機制,為互聯網慈善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一是加強慈善組織公開募捐備案管理服務。按照《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的規定,民政部指導慈善組織將開展的所有公開募捐活動都通過“慈善中國”進行網上備案,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加強對互聯網募捐信息平台的監管。按照《慈善法》規定,民政部先後公開遴選了兩批共20家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為所有慈善組織發布募捐信息提供服務。為加強對平台的事中事後監管,按照平台基本管理行業標準,民政部進行不定期巡檢,並在年中、年末開展考核。

三是為慈善組織信息公開創造有利條件。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成立後,對“慈善中國”全國慈善信息平台進行了迭代升級,開發了移動端頁面,優化辦事服務流程,推動實現慈善信息全國“一網可查”。

四是加強慈善領域捐贈信用管理。通過慈善領域數據信息的歸集、交換、共享,實施大數據治理。依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對違法違規慈善組織實行“黑名單”管理。同時開展了慈善捐助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延展

互聯網平台應加強行業自律

2016年8月31日,民政部發布首批13家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目前,民政部共指定互聯網募捐信息平台20家。

從“羅爾事件”到“德雲社演員眾籌”,近年來民眾通過互聯網進行個人籌款,從而引發的爭議事件頻發。此前記者從民政部獲得回應稱,個人求助不屬於慈善募捐,不在民政部法定監管職責範圍內,但由於影響到慈善領域秩序規範,下一步,民政部將引導平台修訂自律公約,針對群眾關切持續完善自律機制,也將動員其他平台加入自律。

2017年7月,民政部公布了兩項互聯網募捐信息平台的行業標準,明確指出個人為解決自己或者家庭困難,提出發布求助信息時,平台應有序引導個人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對接,並加強審查甄別、設置救助上限、強化信息公開和使用反饋,做好風險防範提示和責任追溯。

2018年10月,愛心籌、輕鬆籌、水滴籌3家平台聯合簽署發布“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台自律倡議書及自律公約”,提出將健全事前審查、提款公示、在線舉報等功能,建立求助人“黑名單”,強化信用約束,提升公開透明,歡迎社會監督。

互聯網慈善平台一方面是申請流程上的完善,讓參與者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比如增加聲明簽字、責任自擔、權利知情等簽署環節,給參與者以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健全信息公開的發現機制。此外,應當建立相關應急預案,一旦涉及違法問題即對責任人進行追究。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賈西津

焦點1

4400萬城鄉低保對象支出資金627.7億元

昨天的發布會上,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賈維周介紹,截至2019年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400萬人,支出低保資金627.7億元。

據介紹,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方面,中央巡視組指出的具體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部黨組確定的整改任務完成過半,其余也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並持續推進。

全國22個脫貧攻堅任務重的省份,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截至2019年5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400萬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940.7萬人,農村低保對象3459.3萬人,支出低保資金627.7億元。

特困人員方面,截至2019年3月底,全國共有478.2萬人。其中農村特困人員449.6萬人,城市特困人員28.6萬人,支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86.1億元。

焦點2

348所高校開設社工專業本科

目前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專業教育、職業水準評價、專業培訓等方式,建立了一支120餘萬人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這個數字較黨的十八大前翻了近四番,為社會建設事業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孟志強表示。

社會工作是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主要針對社會成員的心理和社會功能失調問題,通過一系列專業的工作,幫助服務對象修複社會功能、增強生活信心、提升發展能力。

在專業教育方面,目前,有82所高校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專科、348所高校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本科、150所高校開展了社會工作專業碩士教育。

在職業水準評價方面,建立了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納入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19年度累計有33.2萬人取得了助理社會工作師證書,10.7萬人取得了社會工作師證書。

焦點3

注冊志願者全國超過1.2億人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司長賈曉九介紹,目前全國注冊志願者超過1.2億人,依法登記的志願服務組織已有1.2萬家,發布志願服務項目超過253萬個。

配套政策制定方面,賈曉九介紹,目前民政部正在抓緊制定《志願服務記錄與證明出具辦法》。《志願服務基本術語》已經形成送審稿,《志願服務組織基本規範》已經征求社會意見。

志願服務範圍不斷拓展,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發展減災救災、禁毒戒毒、消防、助殘等領域志願服務。截至2019年7月28日,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匯集的志願服務時間已經累計超過14億小時。

地方志願服務立法工作方面,目前天津、遼寧、浙江、河南、寧夏已經新頒布了地方志願服務法規,《上海市志願服務條例修正案(草案)》已經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安徽省已經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新京報記者 馬瑾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