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於無眠處尋自得

於無眠處尋自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於無眠處尋自得

山東廣饒縣 / 李業陶

人至老年之後,睡眠不佳的現象較為普遍,於是多數人頻頻求醫問葯,且常常呈現心緒焦慮狀況,我本人也在其列。

睡眠是很重要的休息手段,睡眠質量直接關係到身體健康。為了提高睡眠質量,我曾經嘗試了多種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我的做法大體三種。第一種是根據多年氣功鍛煉的體會,採取放鬆的方法,躺成最舒服的狀態,默念「松靜自然」,從頭部開始,然後上肢、胸部直至腳底依次放鬆,最後想像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松靜縹緲中漸漸入睡。這種方法初期效果還可以,但是如果心靜不下來,往往不能奏效。第二種是聽從醫生和朋友建議,進行自我按摩,睡前按摩百會穴、太陽穴、足三裡穴、湧泉穴,舒服些也累了,從而入睡。如果躺下還不能入睡,我便按摩神闕穴,以肚臍為中心,正反方向交替揉按。第三種做法主要在心煩意亂時使用,乾脆信馬由韁,無論在想什麼事情,徹底放開,乾脆想夠。這時候我往往主動回憶孫女小時候的一些趣事,讓心情變得輕鬆起來,由愜意催生睡意。也有極少實在睡不著的情況,我會服用一點兒幫助入睡的藥物。

睡眠是精神休息帶動身體全面休息,所以精神狀態起非常關鍵的作用。近來讀鄭伯熊《蒙齋筆談》中關於睡眠的一段話,覺得別有意味。

鄭伯熊,字景望,南宋進士。鄭伯熊認為中年之後睡眠時間減少「蓋老人之常態,無足怪也」。他說夜深人靜輾轉不能入睡的時候,既然不是身體有問題,就放平心態,凝神靜氣,從而產生一種不能言說的舒暢。還說,「時聞鼠吃,唧唧有聲,亦是一樂事。當門老僕,鼻息如雷,間亦為囈語,或悲,或喜,或怒,或歌,聽之每啟齒。意其必自以為得,而余不得與也」。這真是於無眠處尋自得,異於常人的獨到感受與見解。

鄭伯熊為官多年,「道義秦城重,聲名冀馬空」,從樂觀對待睡眠的態度上,也可以看出他的素養和心志。鄭伯熊一度免官,住在沒有鄰居的院落三間小房中,依然知足常樂,他在詩中說「人生得意須幾許,一睡稍足無餘情」。他還說自己不是世間享福的人,所以期望不高,能夠保持睡個安穩覺就滿足了。

雖然歷史發展了,但是鄭伯熊對待睡眠的觀念和做法依然值得我們借鑒。

首先中年之後睡眠時間減少是自然規律,不必大驚小怪,一定要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治療。其次做人要心胸開闊,清清白白,不被名利所困,不為報應擔憂,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心態平和,少憂慮、少煩惱,不至於因此影響睡眠。再者要懂得感恩、懂得知足常樂,尤其入睡困難時多想想自己滿意、快樂的事。總之,像鄭伯熊那樣,於無眠處尋自得,保持愉悅心情,有利於睡眠,有利於健康。

於無眠處尋自得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於無眠處尋自得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於無眠處尋自得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轉載、摘錄請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葯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李業陶

本文編輯:秀瀧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於無眠處尋自得

於無眠處尋自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